• 9

中興醫院姚文傑醫師 看診經驗

補充:
我覺得各位網友很理性,很棒,會覺得只有單一說法是否真能相信我說的?
這是我在po文前沒有想過的,但我覺得各位網友會這樣想是正常的,因為內容也真的蠻扯的......
甚至整個事件發生後,我們還會檢討自己,到底是我們哪裡錯了嗎? 但如今看到有些網友不太相信我說的,我就知道,這整件內容真的很扯,扯到你們會質疑,這也代表這位醫師態度真的太誇張了。
〔全程其他病患也有聽到,護士會請三位病患先入座等候,然後用門簾拉著。〕

然後再補充,
有人會疑惑是否我們問題太多? 或者沒有先想要問甚麼?

1.我媽媽一開始只有敘述他哪裡疼痛。( 這邊應該不算耽誤醫生時間吧? )

然後真正問醫師的第一句話,是問:「請問是哪裡發炎?」
姚文傑醫師:「跟你說也聽不懂」(小小聲地說,並面帶微笑)

2. 我跟我媽的個性就是很怕醫生覺得我們煩,因此會事先在家演練對話,甚至醫師講過的重點我都會回家記在本子上,以免到時候忘了,又再打擾一次醫師。

連X光我們都有設想過 如何問醫師。
假設醫師沒有針對X光做回應,我想了一個句子:「請問那個X光可以跟我們報告一下嗎?」
我媽說不好,要說:「請問X光有沒有異狀?」 這樣比較好(雖然我不知道差在哪裡 )

總總的設想,還是換來這位醫師的不屑。

3. 總而言之,就算真的檢查不出甚麼,我們當然也不能勉強醫師硬要掰一個名詞給我啊,
如果他有一句: 要再觀察 ,這不就好了嗎? 怎麼會是都不講話呢?

反正整個過程應該不超過5分鐘(我們沒有問幾句話),時間長短不是重點,而是有沒有解決我們的疑惑、能否治療我們。
如果今天只有2分鐘,但是是確實的,這也很棒啊!
而且醫師一直不願意說X光,是我再次詢問,他才開金口說 :「有一點骨刺啦」
所以這是 .......不能說的秘密?

以下是內文:
-------------------------------------------------------------------------------------------------------------------------------
想要治療我媽媽的腰痛與腳痛,打聽到板橋中興醫院的骨科很厲害,姚文傑醫師是骨科名醫,
雖然這家網路評價有好有壞,但想說去試試看才知道。
於是跟我媽在某週六一大早搭車前往掛號,並等了快3小時半才輪到我們。

一開始的確像網路上說的,醫師笑笑的,語氣也很溫柔,讓我感到很專業,覺得這位醫師就是希望,能夠治療好我媽的痛,等多久也值得!
然後醫師聽著我媽講病狀,隨後按一按疼痛部位,並且說了一句"發炎了","記得不要彎腰、不要搬重物",然後打個針,並開藥,好像就要結束了。

這時我媽開口詢問一句,醫師態度漸漸改變...
我媽問:「請問是哪裡發炎?」
姚文傑醫師:「跟你說也聽不懂」(小小聲地說,並面帶微笑)

.....無言了一陣子.....

接著我媽問:「請問剛才照的X光有沒有異狀?」
醫師整個一秒變臉,跟剛剛溫柔客氣的他截然不同......

醫師看著遠方,不理我們,尷尬了5秒後,護士在一旁說到就是發炎啦~
然後醫師又對我們說,你們耳朵沒有帶出來?
我媽回應:「沒有啦! 只是想看一下X光...」 (被醫師打斷)
姚文傑醫師:「你想看X光的話,你可以帶回家24小時慢慢看」
護士在一旁補充:「X光COPY一份200元,需要嗎」

於是我在旁就說:「醫師你完全沒有提到X光,所以我們才會詢問,怎麼會說我們耳朵沒帶呢 ? 我們只是想了解X光有看出甚麼異狀嗎? 」
姚文傑醫師:「是有一點異狀啦 年紀大總會退化,有一點骨刺啦 但也不太是因為骨刺所以造成疼痛,不是A影響B、B影響C」(這時候才說出來)

真的很奇怪...一開始這樣說不就好了嗎? 為何要我逼問,他才想講? 他先前明明甚麼都沒說,還在那邊態度差勁
而且現在不是看診時間嗎? 甚麼叫做X光我們帶回家24小時慢慢看,那請問,問診時間是甚麼意思的? 我們甚麼疑問都不能提出來嗎?
他說我們耳朵沒帶出來,那這位醫師的醫術與醫德有記得帶出來嗎?

※ 想要打出來在網路上,是想把我們親身體驗的事情分享給大家,
希望此時此刻受骨頭疼痛而折騰的你們可以仔細斟酌
2020-05-18 12:09 發佈
你等了三個半小時才看診
醫生看了三個半小時還不能下班

看名醫的下場就是這樣
雙方無法有交集
1.不要祟尚“名醫”,名醫也是人不是神,看久了看多了病人也會累、不耐煩。
時代變了,現在的醫生、老師、警察、官員都只是職業,不要對他們有以前職德的期待,他們就只是個職業。當然不是“每一個”名醫都這樣,但是很多都是。
2.如果真的要看所謂的名醫也可以,那一定要有認識的人介紹,一看到醫生就說我是某某某介紹的,那這樣醫生的態度才會好,這叫人脈,現代社會很吃裙帶關係這東西,看檯面上的政客就知道了。
自費得到待遇不一樣 甚至免排隊
辣個不能提到的市長說過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大四剛當見習醫師時,初次穿上醫師袍。要去看病人之前,都會先問護士姐姐,打聽一下病人來自哪裡?做什麼工作?有那些主要親屬?那時候,看到的每位病人都是一個完整的病人,有七情六慾,是家中的一員,是社會中的一分子。我不但看到病人,也看到床邊的家屬。

後來醫術日益精進,擠身名醫之列,看到轉診紀錄,瞄一眼抽血數據,系列心電圖逐張看過去,床上的病人都沒有看到,已脫口而出:「急性心肌炎」。有好幾年的時間,我只看到「器官」,沒看到「人」;只看到「病」,沒看到「病人」;更不用說是旁邊的家屬。

直到最近才又重新看到「病人」了。「病人」不再只是數據、超音波、病理報告的組合;而是一個有喜怒哀樂,在家庭、在社會中牽扯不清的一個人。

-----------

對你們來說等了來回車程+3個小時多的等待時間 才看了幾分鐘就出來感覺cp值很低

但對醫生來說 他要看30~50個病人, 每個病人能多節約1分鐘,

就可以挖出30~50分鐘, 多幫助6~10組病人減輕痛苦

----------

醫生可能幫你們解脫生理上的病痛 但沒辦法撥出時間幫你們解說更仔細的病情

你們自己看這醫生旁邊都還有專屬的護理師當助理了

表示病人的數量多到一個月多花8~10萬的人事成本來增加看病效率都划算了

不然就是花更多錢住貴族病院 那醫療品質一定可以再往上提升的
若樓主敘述為事實,此醫生的素養很差。
有做影像檢查,醫生都應該看一下。

前提是「樓主敘述為事實」,或許樓主已占用太久看診時間?
看醫生前,先寫好要問的事項,這樣彼此都省時間。
拉拉1234 wrote:
想要治療我媽媽的腰痛(恕刪)

卡位看會不會被吉
單方面的論述,我覺得看看就好
很多時候,病人真的也自己論述不清楚,還質疑東質疑西的,也是很不尊重醫生。
我自己去看病,病況都先想仔細想好記好,問診時說明清楚,醫生也都會認真回覆,沒遇過那種不說的。
拉拉1234 wrote:
想要治療我媽媽的腰痛...(恕刪)

要檢討這位無法視病如親的醫生,先打到衛生局推薦這位大醫生!
看醫生 要有醫生緣
就是要有機緣
找個能溝通的醫生
比名醫好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