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個人不專業復健心得分享

以下文章曾回覆至別的網友的文章後面,特把它獨立出來,希望能讓更多網友看見!
我在2015年中,右肩窩上臂酸痛,右手掌指麻木,至台中榮總檢查頸椎第5-6,6-7節突出,先做電療,拉脖子,復健做了12次後,沒感到進展就停了。
2015年12月酸麻難耐,改至復健診所繼續電療,拉脖子,外加治療師徒手,剛開始除星期6日,每天去,至2016年9月底,總共複診20次,共120次復健,後來也懶了,就讓他麻麻的。
後來想乾脆自己來,最初用毛巾,類似毛巾操,雙手抓兩頭,毛巾抵後脖子,用力拉,拉到左手中指關節痛(因左手平常少出力),後來改買3公分寬,2倍身高長的棉質織帶(好像書包背帶),外加日型鐵環調整長度,作成圓圈型,躺在床上,一端套在後脖子上,一端用單腳跟蹬,若用腳底中心蹬,久了會足底筋膜炎!拉脖子位置6-7節,5-6節,4-5節,漸漸由下往上再重複動作,最重要織帶長短,力道控制要適當,否則出問題就糟了!有聽治療師說頸椎亂推拿按摩,力道不當,結果頸椎斷裂,發生悲劇!
我怕打針,更別說開刀,所以就自己死馬當活馬醫!拉了大約3個月,酸麻漸漸不見了,如今坐在電腦前太久,還是會肩窩酸酸的,就再拉一下,手指麻則完全沒了。共花了不到200元材料和運費。以上純屬個人不專業的復健心得分享!請勿模仿,否則後果自負!
2018-07-31 22:3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神經 復健心
承上篇再加個復健心得,晚上睡覺買低的枕頭,加工剖半成長條狀,如大毛巾捲成如瑞士捲蛋糕狀,墊在後脖子與頭凹處,後腦勺幾乎碰到床,在電腦前儘量端正坐姿收下巴,因老花眼,就將螢幕靠近眼睛,而不是脖子往前伸,造成脖子曲線變直,加上前一篇的復健,如此不知不覺,忽然某一天驚覺肩窩上臂酸痛好很多了,再某一天忽然驚覺手掌與手指不麻了,我知道我抓對了適合我的症狀的復健方式,今年農曆春節2017年1月底就快樂過新年了!以上復健心得分享!
抱歉!不太會上傳照片,更不會畫示意圖,但我已儘量將細節寫上了,請詳細閱讀後儘量發揮想像力!
就像我也是在復健診所拉脖子復健時,讓我聯想到陶瓷手拉胚的拉瓶頸動作,及研究頸椎間盤突出的X光照片,及醫師強調的正常頸椎的弧線應有漂亮的前凸C型曲線,我很天兵的試圖由後脖子往前壓,將椎間盤突出物壓回,順便拉出曲線。目前只要不要在電腦前太久,狀況幾乎全沒了。現在就是不知如何知道,現在的頸椎情況?總不能去醫院裝痠痛照X光吧!
本人幾年前有梨狀肌症侯群,因從網路上學的梨狀肌拉筋法,只一個動作,不誇張的早上拉下午就好了!很想好東西與大家分享,但也是怕模仿者錯誤動作出狀況,所以強調勿模仿!或者力道由小開始慢慢增加,復健診所拉脖子重量也是慢慢增加的。希望 先生緣,主人福(台諺語)!祝頸椎間盤突出者早日康復,免受挨刀之苦!
qawsed333
qawsed333 樓主

然後十指環抱患側腳的大腿,將患側腳往胸口儘量拉近,時間不用太久,用意是平衡兩側,舒緩筋絡。一天多作幾次,尤其是急性期,有藥到病除之感。以上是我的心得。

2023-09-01 4:33
qawsed333
qawsed333 樓主

錯字已更正

2023-09-01 5:22
試著上傳照片,圖一枕頭圓筒狀已睡成扁的了,3公分寬棉質織帶4碼(公尺)長,超過2倍身高,沒屋頂的賣家以公尺為購買單位。靠近枕頭端套在後脖子上,下端用單腳"跟"蹬。圖二曰型鐵環調整長度。就如此



真厲害!找出這影片,How To Restore Your Healthy Neck Curve(如何恢復健康的頸部曲線)可惜英文聽不懂!
類似動作,我在#1內文有提及,"最初用毛巾,類似毛巾操,雙手抓兩頭,毛巾抵後脖子,用力拉,拉到左手中指關節痛(因左手平常少出力)"
因為需用力拉且須持久,而毛巾會滑手,更加需用力抓緊,致手筋有受傷感覺,故而放棄改採棉質織帶用單腳"跟"蹬,但是不像影片中腦袋前後晃動,而是靜止的,縮下巴,脖子感覺往頭頂上挺, 保持如此姿勢,時間不定,儘量久,有時甚至小睡了一下。
慶幸至今2018/07/31有一年半了,肩不酸,手不麻,我想應該沒問題了!若有同樣毛病者何妨試試!也許有效!
以上,個人不專業復健心得分享!
qawsed333
qawsed333 樓主

後腦勺是儘量貼近床。當然是後面的脖子頂著織帶的地方,儘量的往織帶頂。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是頸椎間盤突出,我就把你壓回去。曾經見過一篇研究或報導忘了,突出會復原的。

2023-09-01 5:11
qawsed333
qawsed333 樓主

我想2017年至今2023年都沒症狀,我頸椎間盤大慨復原了。不過最近腰方肌也有些問題,整天長時間在電腦前難免罷!每篇回覆不得超過100字的規定,鍵盤敲的真有些累!

2023-09-01 5:14
距離上次發言2年3個月,距離脫離酸麻3年9個月,感覺一切正常,偶而肩頸酸就再拉一下,手掌指麻則從此沒發生了!
抱歉!很久才來此報到一次!有些網友喜歡用私人訊息發問,私訊回覆則別的網友看不到,同時本篇討論則永遠沉底,無法浮出水面!久而久之就少來了!還請網友少用私訊,多用回覆發言,幫忙將此篇置頂,最少也能常浮出水面,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本人不求名不求利,也沒要推銷什麼,純粹經驗分享!以下是網友問題的回覆:

請問你的腳跟位置在哪?
腳掌(腳底板)最前方是腳趾,最後方(腳踝下方)應該就是腳跟(腳後跟)吧?

要在頸椎正上方 應該很難吧?
在肚子上方?大腿上方?
這關鍵點你沒說清楚
頸椎位置6-7節,5-6節,4-5節,漸漸由下往上再重複動作,你也可以6.5-7.5>6-7節,5.5-6.5>5-6節,4.5-5.5>4-5節,漸漸由下往上再重複動作,沒必要精準吧!看過陶瓷手拉胚的拉瓶頸動作影片嗎?手是由下往上,再由上往下,重複動作!只是我們動作不是滑動,而是停頓的。至於要問我停頓多久?那就看你高興了!

還有 腳怎麼蹬?
往上 往腳底斜幾度?
先找根長繩子躺下,調整長度,試試怎樣對頸部的受力最好?幾度就不知道了!
你好,看到你PO過頸椎椎間盤的文章,因為我也有相同問題,可否詢問你的經驗
醫生是看我的核磁共振說頸椎4-5節壓迫到神經,但我自己感覺就偶爾手會痠,其他感覺都還好,所以一直猶豫是否要開刀,不知道你的情況是否跟我一樣,那你是如何決定不開刀的呢

回想當初肩頸上臂痠痛的程度,是去復健無法趴著熱敷電療,必須坐著,否則痠痛難耐,手指麻是整天麻麻的!最慘是同時去看牙醫,不能動不敢動的慘況!不過復健對肩頸上臂痠還是有減輕,但是對手指麻似乎沒幫助!
你自己感覺就偶爾手會痠,其他感覺都還好,以我經驗對比,似乎輕微許多!你還有核磁共振,我在中榮就只X光就復健了!醫師也沒建議開刀!以上供你參考
我有一台L320,我是用來做塑身,也會拿來做穴位保健,它也有復健功能,我爸媽都會拿來使用,
還不錯,就可以不用一直跑診所了,它是種電療,貼片貼在身上那種,年長的人也可以使用,這種電療儀器
是可以自己在家使用的,很方便
Chen155
我也受梨狀肌之苦 可以傳梨狀肌的影片給我嗎?謝謝感恩
2023-08-06 01:10
梨狀肌症候群伸展,網路上很多,我只用一招,也是幾乎每篇的必備招 。
採取平躺後,將患側的腳放在健側腳的膝蓋上,然後十指環抱健側腳的大腿,將健側腳往胸口儘量拉近,健側腳是彎曲或挺直向上隨意,即可感覺患側腳牽拉到梨狀肌的繃緊感。時間愈久愈好,但是肥胖腹部有泳圈的會辛苦些,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下再來。
但是記得將結束前,反向操作,也就是將健側的腳放在患側腳的膝蓋上,然後十指環抱患側腳的大腿,將患側腳往胸口儘量拉近,時間不用太久,用意是平衡兩側梨狀肌,舒緩筋絡。一天多作幾次,尤其是急性期,有藥到病除之感。以上是我的心得。
Chen155
你好 想請問你在用腳跟蹬的時後 縮下巴 靜止不動後腦勺一樣是緊貼床嗎?脖子感覺是往頭頂上挺的,指的是後面脖子還是前面的脖子往頭頂上頂 不好意思看的不是很懂 可說的更明白嗎 謝謝 感恩
2023-08-05 01:39
1:後腦勺是儘量貼近床面。
2:當然是後面的脖子頂著織帶的地方,儘量的往織帶頂。
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是頸椎間盤突出,我就把你壓回去。曾經見過一篇研究或報導忘了,突出是可復原的。
我想2017年至今2023年都沒症狀,我頸椎間盤大慨復原了。
不過最近腰方肌也有些問題,古稀入耄,整天長時間在電腦前難免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