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從小開始因為常常莫名其妙的被父母電線、皮帶的鞭打,還有言語暴力,導致往後的人生都處在焦慮和恐懼中⋯
因此後來的人生在面對人群時總是會表現的恐懼、焦慮,很多事情的學習能力都很差,求學期間可說是處在被霸凌很慘的狀況⋯
而我目前35歲了,大概在四年前開始去身心科就診,吃藥直到這兩年才對於焦慮、恐懼有所紓緩⋯
但是過去的那些不好的記憶全部回到腦中,讓我感到無比的憤怒⋯⋯
我曾經問過身心科醫生,有做過價格昂貴的心理諮商治療⋯
但是我發現心理諮商治療頂多也只是讓我知道問題是從何時開始,卻無法改變目前令我難過的狀況⋯
(狀況就是我還是恐懼人群、但是又羨慕別人可以打成一片)
因此後來我提出我的問題點時,身心科的醫生回覆是,看我是否還要做心理諮商治療⋯
只是心理諮商治療對我來說效果有限,而且價格昂貴⋯
因此現在正處在憂鬱情緒下⋯
我有嘗試跟身旁的人尋求協助講解狀況,但是身旁的人都只是講風涼話或是”何不食肉糜”之類的話⋯
請問我還有什麼選擇能夠改變現況?
(1)當有不好的記憶出現時 ,盡力讓自己轉換環境與注意力,跳出當下 ,例如做自己喜歡的事。
(2)想一想 ,如你是個旁觀者 ,你會如何安撫這個可憐的孩子 ,然後你試著安撫自己 。
前面有些情況我沒有表達完整,像是在就學時期遭遇的霸凌,其中以全班排擠式的霸凌最令我恐懼⋯
(當時我也只是極度內向的人)
這類罷凌其實並不罕見,只是重點是,在我當時回家後,面對的就是父母帶來的恐懼⋯⋯
那是真的是沒有地方讓我宣洩情緒、壓力⋯⋯
而現在即使我有嘗試參與團體活動、社團活動⋯
我的內心仍然不斷的吸收、放大任何別人帶給我的孤立感,儘管我知道那是無心的,別人並非刻意如此⋯
但是我卻沒辦法改變自己心裡的念頭,無法記得團體的快樂,只會吸收孤立無助感⋯⋯
最後承受不住自己累積的孤立感而離開團體、社團⋯⋯
這是一種惡性循環,而很多問題得靠自己面對,我卻是害怕一個人在團體內孤獨的感覺⋯⋯
所以我真的沒有能力改變這個問題⋯⋯
自殺需要勇氣,我目前還沒有這個勇氣,也許哪一天真的能做到也說不定⋯⋯
當你與人接觸時出現焦慮,緊張,恐懼,害怕,不安的情緒,以及羨慕朋友間的友好關係。
這些是因為過去的你從未體會,也曾未擁有過原本屬於你的良好關係。
反而我看見你,願意給自己機會與人互動,願意嘗試把心中感受與他人分享。 這是很好的改變,也是很大的挑戰。
把你『過去從父母互動中所學的經驗』套用在新環境中,且嚴厲要求自己,不會感到焦慮和恐懼,這是不可能的挑戰。
試想嬰兒都需要不斷練習移動雙腳,才學會爬行。
那為何要放棄自己原有的本能呢?
為何要讓自己達不到目標,陷入憂鬱呢?
建議你持續接受心理治療
治療師是最了解你,畢竟網路上所能提供的有限。
你有經濟上考量,可跟治療師討論,看看他能否幫你轉介其他治療師。或者到各大醫院掛身心科,醫院有健保給付,相對比較便宜。
PS: 每位治療師的治療方式與風格不同,或許治療師的目標是協助你找到問題根源,讓你覺得困惑,面臨不知應對的窘境。
個人建議你:
1. 當過往的回憶湧現時,先試著轉移注意力,做其他事情。
集中回憶你的過往事件(如:每日1小時集中回憶,剩下時間不回憶)
結束後,並告訴自己『謝謝你過去的照顧,讓我保持警戒,遠離危險。』
2. 保持你良好優點:持續與人接觸,並嘗試練習表達想法,感受。練習分目標,階段性嘗試。
例如:你在網路上表達想法和感受,是很棒的開始。從網路開始練習,依序到真實朋友,或治療師。
3. 宣洩情緒管道:運動/畫畫,或者你自己從事的興趣。
4. 持續服藥藥物,搭配心理治療(正念減壓/放鬆呼吸治療)。當你能自主性降低焦慮感時,可與醫師討論,逐步減藥事宜。
porsche wrote:
小弟我從小開始因為常常莫名其妙的被父母電線、皮帶的鞭打,還有言語暴力,導致往後的人生都處在焦慮和恐懼中⋯
因此後來的人生在面對人群時總是會表現的恐懼、焦慮,很多事情的學習能力都很差,求學期間可說是處在被霸凌很慘的狀況⋯
而我目前35歲了,大概在四年前開始去身心科就診,吃藥直到這兩年才對於焦慮、恐懼有所紓緩⋯
但是過去的那些不好的記憶全部回到腦中,讓我感到無比的憤怒⋯⋯
我曾經問過身心科醫生,有做過價格昂貴的心理諮商治療⋯
但是我發現心理諮商治療頂多也只是讓我知道問題是從何時開始,卻無法改變目前令我難過的狀況⋯
(狀況就是我還是恐懼人群、但是又羨慕別人可以打成一片)
因此後來我提出我的問題點時,身心科的醫生回覆是,看我是否還要做心理諮商治療⋯
只是心理諮商治療對我來說效果有限,而且價格昂貴⋯
因此現在正處在憂鬱情緒下⋯
我有嘗試跟身旁的人尋求協助講解狀況,但是身旁的人都只是講風涼話或是”何不食肉糜”之類的話⋯
請問我還有什麼選擇能夠改變現況?
我建議「念經」可以讓自己平靜下來
當然,不清楚您是否有宗教信仰?或是信奉哪一種宗教?
我是念「金剛經」
或許這樣單調、重複的儀式,讓我可以從現實中稍稍的抽離
每天上班前,我都會唸過一遍
不過,我並沒有什麼憂鬱症狀或是人群恐懼.....,所以不知道這樣的建議能否幫得上忙?
不過,身邊的朋友如果遇上困難
不管是生命上的、職場上的.....倘若他們願意去做(照我說的做)後來都有很大的改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