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小型賣場很方便,就常去買東西,但是我買了幾個月的豆干、蘭花干,都發現成份有寫矽樹酯這個東西,查了衛生署公告,只知以前麥當勞的薯條也有用,有消泡用途。但為什麼賣場為什麼也要這樣作呢?而且很多都沒標示,像香菇也是,很多都變黑有味道了,還是拿出來賣,很多生鮮區商品上面也沒標示任何製造日期和過期日,有的有貼但絕對看不懂,只貼一張什麼履歷貼紙。
1. 兩樣都是食品添加物, 少吃或完全避開就好, 不值得去研究(或自己google).2. 賣場或超市的生鮮食物/農產品除了看外觀,顏色,味道等, 通常還可以參考上面標的"太陽日", 譬如以下分別是去年12月26日買的大頭菜和今年1月8日買的A菜, 都是購買當天出貨/上架的新鮮貨:從1/1起算, 12/26正好是第360天從1/1起算, 1/8正好是第008天儘量選擇有落實標示太陽日的賣場或超市, 如果食物沒有標相關製造/有效日期或太陽日, 通常就跳過了~~
其實是豆漿裡面有皂素在煮豆漿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泡泡第二高蛋白質物質攪動過程與空氣結合也容易起泡沫這是介面活性劑的原理但是加工成豆乾的過程中為了縮短時間不可能等泡泡自己慢慢消掉所以會加消泡劑 (矽樹脂)來減少豆漿的泡泡這是加工處理中其中的一種作法一般來說也可以加入油脂來消泡但是效果沒這麼好一般家庭可以自己撈泡泡啊但工廠無法一直撈泡泡所以才有的折衷辦法假如不喜歡就建議不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