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的從事冷氣業,目前33歲,大約從事冷氣業九年,常常要上上下下鷹架和鋁梯
最近感覺右腳的膝蓋只要稍微一個角度會感覺有針在關節裡面刺一下,或者走路也會感覺膝蓋關節裡面有卡一個東西
請問有大大可以分享經驗或者這是什麼問題?
謝謝
https://www.ttv.com.tw/lohas/green21981.htm
大部份情況不是十字韌帶損傷引起而是單純退化。較常見是膝關節疼痛,上下樓梯不舒服,還伴有聲音。髕骨是位於膝關節前方一塊可移動的骨頭,其作用猶如槓桿的支點,讓大腿股四頭肌活動起來更有效率。隨著行走、跑步時,膝關節的彎曲伸直,髕骨會由下往上做C字形移動。肢體不斷重複性的動作,強迫髕骨反覆上下磨動。如果再加上股四頭肌之間肌力不平衡,亦即讓髕骨在不當的軌跡上滑行,更加速髕骨軟骨產生磨損、破裂等傷害。
護膝可讓髕骨在正常的軌跡上滑行,目前用的兩個德國廠牌都是Size 4,第一個是Genumedi(簡稱medi),杏一有在賣;第二個是Bauerfeind(保爾範)基本款,維康門市有在賣,比第一個貴很多。運動打球時用Genumedi,如果用Bauerfeind(保爾範)會感到容易鬆脫。在家看電腦或開車等靜態要彎腳時用Bauerfeind(保爾範) ,如果用Genumedi會感到太緊不舒服。購買時可當埸試戴選擇SIZE,不要買有開孔的要買整個膝蓋能包覆的那種。護膝在戴上時兩手要抓住左右兩邊護條施力,脫卸時要跟脫內衣一樣的翻面脫下。
另外,游泳時蛙式是重複彎曲動作易傷膝,不適合膝蓋退化者。又運動後冰敷膝蓋,可以保護膝蓋、縮短肌肉恢復期,降低運動後的不適感。可使用專門冰敷膝蓋的冰敷袋,上對岸最大購物網站搜尋「膝蓋冰敷」可以買得到。
以下是網路搜尋到的,提供參考。
一、 前一晚睡覺因身體長時間平躺少動、血流緩慢,膝蓋發炎的內側皺襞會更腫脹,半夜上廁所及早上起床前要做暖身動作,就是躺著時膝蓋小角度彎曲不要超過50度 (腳伸直是0度)再伸直,重複多次,改善血液循環就能順暢自如。起床時側身放下腳坐好腳伸直再彎曲,身體微微往前手掌置於膝蓋上再慢慢站起來,就不會夾到內側皺襞而發炎(超過50度內側皺襞會被膝蓋骨夾擊)。
二、 大腿外側肌力較強壯,內側較弱以致於髕骨外翻;故要強化內側肌力使得髕骨在正確位置不要外翻。
(一) 要加強大腿內側的訓練,大腿間夾球出力往內夾,每天共兩三百下,很快就改善膝蓋疼痛了。我是用小孩用的玩具籃球,體積比標準籃球小且較有彈性。
(二) 腳掌運動:躺下或坐在椅子上兩腳伸直,腳尖朝上對準膝蓋。緊繃大腿肌肉,把腳儘量轉向外側保持十秒鐘;緊繃大腿肌肉,把腳儘量轉向內側保持十秒鐘。重複多次。
(三) 直抬腿運動:平躺先將腳背用力翹往身體面,然後膝蓋伸直並抬高到90度,用力讓膝蓋伸直維持5秒鐘再放鬆緩緩放下(可綁沙包)。
(四) 鍛鍊腿後腱:不僅要鍛鍊四頭肌,也別忽略大腿後面的腿後腱,以確實強化膝蓋。這兩部分的肌肉需保持平衡。如果只強化某一方,則膝關節仍將承受負擔。腹部朝下躺平,下巴觸地。在腳踝處繫重物(可綁沙包),彎曲膝蓋,緩慢地將小腿抬離地面6~12吋,再緩慢地降下,當尚未接觸地面時停止。記得緩慢及平穩地重複每個步驟。
(五)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668270「內外雙管齊下 改善髕骨關節疼痛」,依照文中做動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