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治療紀錄】住院進行慢性鼻竇炎內視鏡手術、鼻息肉切除,自費使用鼻竇切削管刀及可吸收式鼻止血棉條。
住院進行鼻竇炎手術之前,先來前情提要一下。
「為什麼我的鼻竇炎需要開刀?」
懷孕後期疑似反覆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竇炎,
在診所跟醫院吃了幾個療程的抗生素都壓不下來,
後來照過X光之後發現我鼻內有鼻息肉,
息肉跟膿把主要的通道阻塞,已經無法自行或靠藥物代謝,
而且我的鼻竇、腮竇,甚至額竇都有膿了,
因此醫生建議我進行內視鏡開刀,其實就是清創手術,
把鼻竇內的髒東西都清乾淨。
(詳細治療情形可以見上集: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ingyibox/post/1368544686)
5月中去看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鴻穎醫師的門診,
(醫生是Jessie推薦的,細心耐心的好醫生,大推!)
就已經約好7月初要進行手術,
會拖那麼久主要是上課期間有孩子的接送問題,
因此安排在暑假的剛開始,孩子比較找得到人照顧。
約好手術時間之後林醫師開了藥給我,
主要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口服藥跟鼻噴劑,當作保養用,
居家照護還要天天洗鼻子,
本來以為就這樣撐到7月初再去開刀就好,
誰知道6月底被孩子傳染感冒,一感冒鼻竇炎症狀就會加重,
所以林醫師又開了抗生素給我,讓我吃到開刀前一天。
在門診跟林醫師約開刀的時候我有先詢問自費衛材的問題,
這很重要,一定要詢問醫師建議自費的項目、金額,
才能去請教自己的保險業務員是否能夠給付。
我的醫療保險保額並沒有很高,都是比較基本的項目,
所以我得知道大概自費的項目及金額,
才能確定開完刀我自己需不需要再掏腰包付費。
鼻竇炎內視鏡手術需要自費的衛材主要有兩個:
1.鼻竇切削管刀
2.鼻部止血棉條
鼻竇切削管刀的英文是Microdebrider,
有人稱為微形吸絞器,也叫動力旋轉刀。
美敦力Medtronic的鼻竇切削管刀有分角度,
用幾支、用哪幾個角度,端視個人鼻竇的結構跟鼻竇炎的嚴重性,
我用的是0度跟90度的刀,
自費金額一支6千多,一支9千多,所以鼻竇切削管刀約自費1萬6。
(各家醫院的訂價不太一樣,建議先詢問醫生,
就算醫生不記得病患端要付的金額,他們也可以幫忙先詢問院方)
914:「林醫師,如果不用自費的鼻竇切削管刀可以嗎?」
林醫師:「當然可以啊!」
914:「那不用跟用了自費的鼻竇切削管刀有甚麼差別呢?
那刀很貴耶,如果沒保險真的負擔很大。」
林醫師:「這好比說你掃地,
不用自費鼻竇切削管刀就像你用鑷子一個一個撿地上的垃圾,
自費鼻竇切削管刀就像是你拿吸塵器,你覺得哪個比較乾淨?」
而鼻部止血棉條的部分,
爬文時看到大家的分享都是說術後回診拿出鼻內的止血棉條時最痛,
是痛到無法忍受會大叫直接噴淚的那種,
也是整個手術過程中最不適的。
幸好醫學越來越進步,現在已經有自費的可吸收棉條,
有人稱為可吸收式鼻用敷料,
它的主要成分是聚合氯基甲酸乙酯(約占2~4%),
其他則都為空氣(約佔98~96%),
主要的訴求是不用移除,
棉條的大部分組織都會被自體吸收,可免除疼痛,避免二度創傷。
NasoPore在放入鼻腔12小時內提供壓縮止血功能,
並於48小時後隨著傷口癒合,開始逐漸碎化,
敷料將轉變為很小的碎塊後以自然的方式由鼻子排出。
(資料來源:http://iface4ever.pixnet.net/blog/post/86147828)
棉條自費約NT.3,500。
2016/7/3(日)住院
安排開刀時間的時候我就先預約單人房,
我雖然是在板橋院區看診,但開刀跟住院都在三重院區。
7/2住院的前一天醫院打來通知有排到單人房,
並說明住院的相關細節。
開刀的前一天必須先住院,還有一些檢查要完成。
下午三點鐘,林老師陪我到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辦理住院,
我先到護理部填寫住院表格。
然後量血壓、抽血。
三重院區的單人病房有兩種,
自費NT.2,500的頭等病房跟自費NT.3,000的特等病房,
我本來是希望頭等病房就好,
因為我的保險給付病房一天剛好是NT.2,500,
但當天都被預約滿了,所以就安排我到超大間的三千元特等病房。
窗戶看出去就是醫院對面的三重體育場,View還不錯。
才在病房休息沒多久,就有工作人員來帶我去做檢查。
我陸續做了心電圖跟X光,
因為當天是星期天沒有門診,所以檢查都不用排隊,很快就完成。
做完檢查其實就沒事了,
接下來就是等晚上12點開始禁食,然後明天一早開刀。
我不想待在醫院裡,就跑去護理站請假叫林老師帶我出門吃晚餐,
Google說附近有家今大滷肉飯很有名,
不管外頭還下著大雨我們背著嬰兒就衝了。
2016/7/4(一)開刀
早上6點半就醒了,其實應該說整晚都沒甚麼睡吧!
8點,醫師助理請我換上手術服並說明開刀過程,
簡單的說明麻醉、開刀的方式,還有確認自費的衛材,
我要自費的部分就是兩支鼻竇切削管刀、可吸收式的鼻部止血棉條,
還有單人房費用。
(兩支鼻竇切削管刀16,000+鼻止血棉條3,500+單人病房3,000元/天)
醫師助理:「有麻醉其實開刀不太會痛啦,
開完刀很不舒服的人也不多,
但是因為是用插管麻醉,所以最痛的應該是你的喉嚨。」
我算是很能忍痛的人,所以當下聽到只有喉嚨會不舒服不以為意,
沒想到開完刀麻醉漸退,最令人抓狂的真的是喉嚨痛。
9點多,志工媽媽推輪椅來帶我進手術室,
離開之前他請我去上廁所,並要求我把身上所有的東西都卸除,
包括內褲,除了手術衣之外甚麼配件都不能有。
我以為是直接進手術室,沒想到是被推進手術室外的房間等待,
呆坐了約10分鐘,麻醉科醫師來跟我解釋麻醉方式。
我主要的麻醉方式是插管深層麻醉,但會先用吸入式的讓我睡著。
除了嘴巴有插管,眼睛也被黏貼起來,
準備工作都完成之後我就被包覆的只剩下要動手術的鼻部。
當我進入深層麻醉,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內視鏡鼻竇炎手術了。
內視鏡進入我的鼻竇之後,裡面的狀況都會被放大到電腦螢幕上,
從螢幕上可以清楚的看出我鼻竇內發炎、阻塞的情形,
林醫師就是根據畫面上看到的幫我一一清除膿液。
聽說以前開鼻竇炎手術是要把牙齦翻開去清創的,想起來就覺得可怕,
幸好現在有內視鏡手術,開完刀鼻外部不會有傷口,復原速度更快了。
林醫師就是邊看著螢幕,
邊用鼻竇切削管刀幫我絞下發炎組織,
並抽吸切割下的組織及血液。
這組鼻竇切削管刀除了可以幫助醫師更精確的的清創之外,
它切割精準、及時抽吸的特性可減少對正常黏膜的傷害,
讓鼻竇內部復原更快。
(部分文字來源:https://goo.gl/qdwb9J)
白話一點說,
就是鼻竇切削管刀進去鼻竇內把發炎的組織、膿液通通絞爛,
然後一邊絞一邊吸,髒東西在被刀絞的同時也被管吸出來了。
我本來想看看鼻息肉長甚麼樣子,以為會被切下來之類的,
Jessie:「息肉在手術的時候通通被一起絞爛吸走了啦!」
10點半進手術室開始動刀,我以為大約中午就可以結束,
沒想到我從恢復室醒來已經下午3點多了。
不是小手術嗎?也要搞那麼久?醫生實在是太辛苦了啊!
(不過其實除了鼻竇炎手術,這次還處理了另一個問題,
等我再發篇專文說明吧,內容實在太多了啊!)
麻醉退了,我在恢復室醒來,稍微休息一下之後就回到病房。
鼻部我真的沒有覺得特別不適或疼痛,
包著紗布是怕還會有一些內部的血液從鼻孔流出來。
術後鼻竇(眼窩下位置)的感覺比較像是腫脹,
但沒甚麼痛覺,本來我以為可能是麻藥還沒完全退,
後來發現這個部分的疼痛真的還好,是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
不過我還是有持續冰敷。
手術完比較不舒服的有:
1.眼睛周圍因為手術時黏貼,抹上眼藥膏超油,油到我都要睜不開了。
2.喉嚨爆痛!!痛到不好吞口水不能講話,一開口整個聲音都是啞的,
而且喉嚨一直有痰,痰液多到我覺得喉嚨都黏住了。
晚上9點半林醫師來巡房,檢查了我的喉嚨,也給了止痛藥,
吃完藥整個人生龍活虎起來,應該是喉嚨比較不痛了。
2016/7/5(二)出院
在醫院裡是真的無法好好休息的,
因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護理師來關心,
量血壓、看傷口、給藥...等。
早上9點醫師助理巡房,
也是媽媽的他關切我的爆炸奶,並幫我到產科借了擠奶器,
好久沒擠奶的我一早就產出兩瓶,真的很感謝他的幫忙。
近中午,我到林醫師的門診看傷口,術後的狀況還不錯,
林醫師體諒我家裡小孩多待醫院不方便,
特准我可以提早一天出院回家。
(一般來說鼻竇炎手術都是住院3天,第4天出院)
吃飽飯,我下樓去急診處批價繳費辦出院。
因為之後要請領兩家醫療保險給付,所以有幾點要注意:
1.除了收據正本還要申請收據副本,一份NT.12。
2.自費的衛材為免保險公司駁回,最好直接申請衛材明細,
新北聯合醫院的衛材明細申請後3個工作天才能領取,一份NT.65。
3.因為術後還要回診好幾次,所以診斷證明等回診時再申請即可。
我一直以為手術完就沒事了,鼻竇炎治療告一段落,
但林醫師告訴我,術後的密切回診跟手術一樣重要,
術後六週內纖毛的擺動會停止,
因此鼻子會暫時失去過濾、清理的功能,
這時的鼻竇非常敏感必須遠離二手菸、灰塵,尤其必須避免感冒,
因為一感冒很容易引起鼻竇發炎,
又之前發炎的組織較容易產生疤痕,
如果沒有持續回診關注,有的人會因為疤痕再度阻塞鼻竇通道,
然後就又鼻竇炎而不自知了。
(所以很多人說鼻竇炎手術後還是會復發,是不是因為術後照顧不周?)
手術完並不代表療程結束,
後來還有好幾次必須的術後回診,以及林醫師特別交代的注意事項,
所以才會有落落長的第三集啊!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