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上次右手上腕長了皮蛇,範圍大約比一個手掌小一點點,後來去看醫生吃了藥就好了..
後來(三四個月後)又在右大腿長了皮蛇,爬了文說長第二次可能是...癌症或免役力很不好了!!
一開始不知道右大腿那個是,只看到比十元硬弊再大一點的白色"水泡+膿",老爸用針燒一燒刺破擠出一堆膿,
自己拿了黑黑圓圓的藥布就貼上去了...=.=
1.隔了三個月再長算第二次嗎??還是算第一次沒治好??
2.老爸非常不喜歡看醫生,也常覺得我們大驚小怪,大家可以給個怎麼處理的意見嗎??(明天會先試著跟老爸說嚴重性)
請各位有經驗的再幫忙回答!
此病痊癒後一般不易再復發,但需注意的是,對於患有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免疫功能低下之病人,帶狀 犂 疹有時會廣泛的侵犯,可擴散至全身各器官,少數病人會出現如肺炎、腦炎、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處理上要更加小心。
就中醫的觀點,認為本病是由於肝氣鬱結、脾失健運、心火旺盛而造成血熱,外受毒邪侵襲,以致溫熱火毒蘊積肌膚而成。其治療先以「清熱利濕解毒、化瘀通絡理氣」為主。內服可選用龍膽瀉肝湯、荊防敗毒散、柴胡清肝湯、仙方活命飲等方加減;也可將中藥金銀花、板藍根、地蜈蚣及甘草各一兩,用 10碗水煎煮,當茶飲用,亦可達到清熱解毒及對抗病毒之功效。
外治藥方可選用:
• 「苦參百部湯」:
組成:苦參、百部、黃柏、川連。
作法:將上述藥物加水 1500C.C.煮沸15分鐘,趁熱薰洗患處,早晚各一次。
• 「二黃散」:
組成:黃柏、黃連、甘草各約 15克,冰片3克,研成細末。
作法:先洗淨患部,常規消毒後將藥撲塗於患處,每日約 5~10次。
• 將中藥寒水石及綠豆共研成粉末狀,塗於患處,可減輕疼痛及灼熱感。
除了上述的中藥治療外,還可配合針灸、推拿等輔助療法,以加速病情之痊癒。因針灸須由醫師來操作,故一般家庭可用推拿、點按穴位的方法代替,也可將原子筆筆心拿掉,用原子筆筆頭來刺激穴道,以有酸脹感為宜,不宜太過刺激,發疹的部位則不宜點按,以免將水泡弄破而傷口感染。
按摩穴道:風池、曲池、足三里、中脘、腎俞、身柱等穴,可治療帶狀 犂 疹;若有三叉神經痛的患者,可延著神經分部經絡的穴位做按揉,以紓解疼痛: 1.以眉毛正中上一寸的陽白穴,往頭頂的方向以拇指及時指指腹輕輕按揉。2.眼睛下方經臉頰至上顎,以按揉四白、巨*、地倉、下關等穴為重點,進行指壓。3.下顎以大迎穴為中心,做按摩及指壓即可,再由翳風穴至天鼎穴的路線,做按摩指壓,效果會更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