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下午買了幾根香蕉...注意看外皮沒有黑斑點, 按起來還是硬的, 表示還要放幾天...下圖是剛拍的不是前天買時拍的.週一下午用手一摸, 怎麼軟掉了...只放了2天, 外皮仍然沒有黑斑點, 一剝開居然糖化了!!!根本不敢吃...催熟劑泡太多了 ?前陣子新聞有報鳳梨有打催熟劑, 結果一票人說沒這回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ccRojHIhu0這些年食安問題連環爆, 個人覺得覺得沒太多改善, 商人還是照樣幹, 法律無感...真無奈這些生意很好的水果攤也不開發票...讓你退都沒得退...這樣的政府管理真讓人無感...
現在商業化催熟大多是用益收,分解後會產生乙烯,乙烯是植物氣態賀爾蒙,會使有後熟性質的水果後熟,乙烯濃度越高,後熟速率越快,但乙烯對人體並沒有直接作用(對多數動物也沒有用,乙烯受體大多只有植物有)而且香蕉本身就算沒噴益收,擺在室溫下也會漸漸後熟,因為香蕉的細胞自己會產生乙烯,商業化催熟只是讓整批香蕉能熟的比較均勻,上架的時間能拿捏比較精準~如果不想讓香蕉太早熟爛,要把香蕉放在陰涼通風處,放在塑膠袋裡會讓乙烯濃度越來越高...香蕉也會因此更快熟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