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去照大腸鏡了!

這幾個月下來大便不是很正常
常拉肚子,大便有變細的現象
一天上大號的次數多達7次,而且偶爾會出現透明黏液
去看西醫說一定要照大腸鏡
看中醫吃了2個多月的藥也沒好轉

身邊的朋友已經有人中大獎了,最嚴重的那位朋友是大腸癌第3期才去照大腸鏡發現
自己的表弟是第2期,我問他為什麼腰間掛一個屎袋,他說因為腫瘤長在直腸

這幾個月下來一直天人交戰呀,到底要不要去照大腸鏡啊?
鴕鳥心態一直告訴自己不會那麼倒楣的,沒事的....
過一陣子就會好轉,可能只是腸胃炎罷了

這五個多月下來一直懷疑自己中大獎而心神不寧,吃不多睡不好一直很焦慮
結果體重掉了6公斤左右(呵...不用吃減肥藥就可以瘦身不知道該不該高興?)

就在上星期一的早上大便開始變得細細扁扁的,我就很擔心了
在一次跟朋友聊天當中,他強烈建議我去照大腸鏡

他說如果你肚子裡真的有腫瘤,為什麼不讓牠提早見光死呢?
為什麼還要隱藏保護牠,慢慢把牠養大來危害你的生命呢?
惡性腫瘤是個忘恩負義的髒東西,你把牠養大了,牠不會感謝你,反而會要你的命!
聽完他的話,我決定去照大腸鏡了!

清腸的瀉藥有夠鹹,有夠難喝,才幾口就喝不下去了,突然想到護士曾經說加入黑松沙士(無加鹽那種)
會蠻好喝的,就去超商買了瓶沙士,再把瀉藥加進去果然變好喝了

昨天已經喝完護士給的瀉藥,今早已經拉得差不多了,腸子應該清乾淨了
到了診所還多等了近一個小時才輪到我

在我之前有一位阿伯大約60幾歲,出來沒多久護士就說要開轉診單,請他家屬去辦理
我聽見他家屬跟護士的對話內容,是要轉長庚醫院,護士說腫瘤比較大顆必需動手術之類的

我心想該不會我也會收到轉診單吧!?(呸..呸..呸...烏鴉嘴)
當護士叫到我時心跳瞬間加快了,進了內視鏡室,換上開檔褲,上床側躺等醫生進來
護士幫我打了針之後,我就開始昏昏沉沉,後來有聽見醫生與護士的交談聲,但聽不清楚說些什麼
感覺屁股有東西在抽拉之後就睡著了

護士叫醒我時,檢查已經做完了,護士說如果頭不暈了就可以下床了
我下了床換回褲子,坐在椅子上等報告
當護士叫我進去聽報告時,我緊張死了,該不會真的有腫瘤吧

一進到診間醫生很詳細為我解說細節,說有發現2顆瘜肉,已經切除,最大顆也不過米粒大而已
要送化驗看是良性或惡性,但醫生說瘜肉體積那麼小九成是良性
還好有提早發現,否則越養越大就有可能癌化變腫瘤!

我聽完後壓在心中裡的整顆石頭瞬間消失了
走出了診所,就趕緊去餵飽已經餓到不行的肚子了

健康真的是無價之寶,大家記得要定期健康檢查,才能健康長長久久!
2014-05-16 12:5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大腸鏡

齊天峰 wrote:
一進到診間醫生很詳細為我解說細節,說有發現2顆瘜肉,已經切除,最大顆也不過米粒大而已
要送化驗看是良性或惡性,但醫生說瘜肉體積那麼小九成是良性
還好有提早發現,否則越養越大就有可能癌化變腫瘤!

我聽完後壓在心中裡的整顆石頭瞬間消失了
走出了診所,就趕緊去餵飽已經餓到不行的肚子了

健康真的是無價之寶,大家記得要定期健康檢查,才能健康長長久久!



你的保健觀念錯誤,並不是健檢就能保證一個人的健康,

今年切掉瘜肉,明年就有可能再長回來,

反而要去注意自己的體質,

你有沒有想過為何好好的大腸裡會有瘜肉出現,

是甚麼因素導致瘜肉增生? 要如何真正杜絕瘜肉出現的體質呢?

定期大腸癌篩檢可以挽救你的生命

台北榮民總醫院
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 主治醫師 / 王煥昇

如果你接到家人打來的這通電話,可能會非常驚慌。因為他就像你一般身體健康,但是現在這個訊息則令你害怕。 他說:「醫師發現我的大腸裡長了一顆大息肉。醫師說可能是癌症。」他又說:「你也應該去看醫師,因為大腸息肉病人的親屬,也有較大的危險和機會產生大腸息肉,甚至於大腸癌。」

在這種情況下,你最好接受他的建議。大腸癌通常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目前在台灣已經位居癌症死亡率的第三名。但是大腸癌如果能在早期診斷出來,通常是可以治癒的。所以知道大腸癌的危險因子是自我保護的第一步。

什麼是大腸癌?

大腸癌就是從大腸長出的癌症。大腸屬於消化道的後面部份,包括結腸和直腸,負責貯存排泄物,直到排泄物排出體外。結腸大約有一百二十公分到一百八十公分的長度,分四部份。一是升結腸,在腹腔右側;二是橫結腸,從腹腔右側橫跨到左側,連接到第三部份就是左側的降結腸;第四部份因為形狀呈乙狀彎曲連接到直腸,所以稱為乙狀結腸。直腸則約有二十公分到二十五公分,連接到最後的肛門。

在台灣,每年大約有5472人發生大腸癌〈衛生署86年統計資料〉,有3376人因大腸癌死亡〈衛生署89年統計資料〉。要減少大腸癌的發生並減少大腸癌造成的死亡,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大腸息肉轉變成癌症前發現並切除,和早期診斷大腸癌並手術治療。

問題出在那裡?

大腸的良性息肉相當常見,我們相信超過六十歲的人,至少有一半的人大腸內生長著某種息肉。雖然,大部份的大腸息肉是無害的,經常在作大腸癌篩檢時、或是檢查其它疾病時才發現。但是,有些息肉具有惡化成癌症的潛在能力,所以當醫師發現息肉時,要將息肉切除。

大腸癌的發生是因為大腸的細胞(通常是息肉內的細胞),發生不正常的變化而且增殖失去控制。癌細胞也能經由血液循環散布到身體的其它部份,這種情況稱為轉移。大部份的大腸癌歸屬腺癌類,是從結腸或直腸的腺體細胞轉變的。大腸癌和其它癌症比較,生長的速度較慢,早期也幾乎沒有任何徵狀,所以應該積極主動的接受大腸癌篩檢,而不是等待發生徵狀時才尋求檢查治療。

大腸癌的危險因子

1.年齡:

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大腸癌病人,年齡大於五十歲。

2.飲食:

大腸癌的發生似乎和高熱量、高脂肪、及低纖維飲食有關。

3.息肉:

如果你的體質容易產生某類息肉,便有較高的危險性發生大腸癌。

4.家族病史:

家人罹患大腸癌是重要的危險因子。大約百分之十的大腸癌病人,已有親屬罹患大腸癌。

5.個人病史:

研究顯示卵巢、子宮、或乳房癌症的女性,發生大腸癌的機會增加。而大腸癌病人更要預防第二次罹患大腸癌。

6.身體活動量小的人:

適當運動量的人發生大腸癌的危險性較低。

7.飲酒和吸煙:

吸煙可能會增加產生大腸癌的危險,規律地飲酒(特別是啤酒)顯示會加重危險性。

8.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腸炎,增加危險性。

大腸癌的徵狀

沒有大腸癌的徵狀不代表沒有大腸癌或息肉。實際上,很多人在大腸癌相當嚴重的時候,才出現徵狀。可能的徵狀包括:

1.排便出血

2.排便習慣改變

3.像鉛筆般細的糞便

4.腹痛或絞痛

5.不明原因的持續想排便

6.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

7.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篩檢和診斷

大部份的大腸癌是從息肉演變的。篩檢重要的便是,發現癌變前的息肉,及早切除比較簡單。另外,篩檢可早期診斷大腸癌,及早治療大腸癌的效果最好。所以,不要等有徵狀再尋求檢查。請考慮定期的篩檢,趁早發現還未產生徵狀的大腸息肉或大腸癌。

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式

手術切除的範圍,包括腫瘤、腫瘤所在的一段大腸、鄰近的血管和淋巴組織,以達到完全清除癌組織的目標。然後再將其餘正常的大腸連接起來,恢復排便功能。在某些病情之下,要為病人建立暫時性的或永久性的人工肛門,讓身體產生的糞便排出體外。在過去永久性的人工肛門,曾經是直腸癌手術必然的結果。現在因技術的不斷進步,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五的直腸癌病人,需要永久性的人工肛門。

化學或放射線治療則作為輔助性治療。對於癌細胞已經侵入淋巴結的病人,運用化學或放射線治療,可以降低部份手術病人癌復發的危險,改善手術存活率。

接受結腸直腸癌治療之後,不代表從此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你屬於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必須接受定期的追蹤與檢查,例如大腸鏡,抽血檢驗,胸部X光,和超音波檢查等等。

大腸癌的預防

目前為止,雖然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預防大腸癌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朝降低危險因子努力。請檢視自己是否有本文所提到的危險因子;如果有,請立刻找大腸直腸外科專科醫師詢問,進行篩檢。因為只有及早篩檢發現問題,才能在問題惡化前妥善治療。如果你的年齡已經超過五十歲,但是沒有其它的大腸癌危險因子和徵狀,我建議每五年進行一次乙狀結腸纖維鏡或是大腸鏡檢查。千萬不要因恐懼或怕羞而妨礙你的生命。此外請告訴朋友和家人篩檢的重要性和好處。特別是如果你已經確定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的話,一定要告訴其它家族成員,因為他們也成為大腸癌的高危險群。
stanphill wrote:
你的保健觀念錯誤,並...(恕刪)


醫生有跟我說過會長出瘜肉必需兩年就定期去照一次大腸鏡
一發現瘜肉馬上切除

大腸癌腫瘤幾乎都是由瘜肉演變而來,而大腸瘜肉演變成癌腫瘤所需時間較長
如果不在它小瘜肉就切除,把它養大變腫瘤就麻煩了

至於為什麼會有長瘜肉的體質,除了遺傳就是飲食了(相關資訊網路很多)

現在市面上所販售的食品,有幾樣是天然的?幾乎都添加人工香料與色素

食安問題如此嚴重,政府坐視不管,我們老百姓只能靠自己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就算體質再好每天接觸這些食品難保腸胃不出問題

有句話說:一天一根烤香腸 很快你就上天堂

體質再好每天接觸毒素,年紀大了,抵抗力下降了,難保癌症不會找上你!
我去年照大腸鏡之前, 也曾經有段時間跟你有類似的症狀, 也是一直擔心是不是癌症的徵兆, 後來發現這跟


壓力還有作息蠻相關的, 版主的工作壓力是不是過大呢? 是否有規律運動呢?


所幸我大腸鏡出來也是很正常, 連息肉都沒有, 也很久沒有頻廁跟異常的排便情形...
kenliu1975 wrote:
我去年照大腸鏡之前,...(恕刪)

你比我幸運多了,大腸很乾淨 恭喜你

我平常就是沒什麼運動,又愛吃油炸的食物
曾經吃完雞排就上床睡覺,隔天一早想大號卻大不出來,很痛苦,肚子脹得難受
但我還是沒有很在意

幾個月前得知表弟罹患大腸癌第2期去醫院看他
他勸我一定要定期去照大腸鏡,但我就是鴕鳥心態一直不敢去

他已經便秘很久了,常買瀉藥解決,後來在公司的健康檢查告知醫生便秘的症狀
醫生安排他照大腸鏡,才發現腫瘤已經癌化第2期
醫生說再晚點來,癌細胞就開始擴散了,到時會更麻煩

他紅著雙眼躺在病床上跟我說,他現在才知道定期健康檢查的重要

唉....如果他能早一點發現情況會更樂觀了!
以下是聯合報的報導:「早期大腸癌 為何難以發現?」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71270.shtml
Q、大腸癌連續6年蟬聯國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真讓人聽了害怕。也聽到周遭一些親朋好友罹患大腸癌,但事先都沒有症狀,為什麼大腸癌不容易有症狀?
A、大腸癌症狀之一,可能有貧血,原因是腸道慢性出血,當糞便通過大腸腫瘤,兩者磨擦,便可能造成慢性出血。

資深醫師看到年長男性貧血,常會聯想到是否有胃腸道癌症;但女性因為月經周期等因素,不見得適用這個臨床判斷。

因此,如果無緣無故貧血,要先排除腸胃道慢性出血或糞便中有潛血反應,若又沒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就可能要注意大腸健康了。

不過,大腸管腔直徑最大可達5、6公分,如果長出來的腫瘤不大,糞便還能通過,也不見得會有慢性出血,這是大腸癌早期不容易被發現的原因。

另外,糞便潛血反應,不代表一定罹患大腸癌。過去統計,接受糞便潛血反應篩檢的人,約7%到8%會驗出糞便裡有血,即陽性反應,而陽性反應者,只有千分之三後來確診為大腸癌。

腹瀉也是大腸癌診斷參考症狀之一,急性腹瀉不會連續拉好幾周,如果有數周甚至數月的慢性腹瀉,較有可能懷疑是大腸腫瘤。

有的大腸癌患者感覺腹痛,但這通常要等腫瘤長太大,糞便無法通過,亦即腸道阻塞,病人才會覺得脹痛或劇烈絞痛。早期大腸癌不見得會腹痛。

腫瘤若長在直腸,較易出現裡急後重症狀;另外,大腸腫瘤會分泌黏液,病人若排便發現黏液,也令人懷疑有大腸癌。

現在大腸鏡檢查方便,有家族史或50歲以上者,不妨直接做大腸鏡,伸入腸道即可一探究竟。

諮詢/林口長庚醫院直腸肛門科主任陳進勛



齊天峰 wrote:
你比我幸運多了,大腸...(恕刪)

你表弟現在幾歲?
上一代or上上一代有人得過嗎?
現在很多外食都用油炸的.......
跑素食自助餐又超貴的.......
齊天峰 wrote:
他紅著雙眼躺在病床上跟我說,他現在才知道定期健康檢查的重要


請問你表弟現在治療得如何了?

有時候基因也很重要
我堂哥之前做過全身健康檢查
包括大腸鏡
結果正常
兩三年後因為便秘加上腹痛去就診
就被診斷大腸癌第四期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