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腔內被檢查出有一個不明腫瘤

上週六( 10/19 ) 我到內湖三總耳鼻喉科去做檢查
因為家中母親因罹患鼻咽癌擴散而病逝
為避免自己也罹患此病症,固定每個月會做一次的檢查

之前去各小診所作檢查,醫生都說鼻咽沒有問題
最近一次在 9 月份,台東馬 X 檢查也都說沒問題


但是這次在三總,醫生為了消除我的疑慮,
幫我做一次鼻腔內視鏡檢查,居然看到鼻咽腔內有一顆水滴狀腫瘤
透過內視鏡畫面看到的腫瘤約小拇指第一指節大,外表光滑,粉紅色
無流血或潰爛之情形。

當下整個人都慌掉了,但是醫生說我是屬於高危險群,
所以又從鼻腔內取出檢體送驗(切片化驗),
預計這週六看報告。

但是這種等待報告的時間漫長艱辛又難受,
所以一直在網路上查資料,請各界專業人士為我解惑,
以消除疑慮。


個人基本資料:
1.年齡 26 歲,1987 ,76 年次。
2.無抽煙、無喝酒,亦無吸毒等等之不良習慣。
3.假日偶爾熬夜,但也都是 23-01 上床睡覺。
4.有在運動,假日從事長距離之馬拉松慢跑運動。
5.職業:軍人,較無因工作環境造成之污濁空氣。


目前身體狀況:
1.鼻部現況:鼻孔偶爾滲血,初步研判為自己愛挖鼻孔所致。
2.口部現況:口部目前均無出血之現象,做完切片之後醫生看診亦無血液流至口部
3.頭部現況:有輕微之頭暈現象,偶有頭痛之現象,推斷原因為沒有睡飽。
4.頸部現況:自己觸摸無淋巴結腫大,當日醫生觸診亦無發現種塊。
5.其他狀況:無耳鳴、耳痛、耳悶之現象
6.補充狀況:起床時偶有鼻塞之情形,左側鼻孔內有時會取出白色膏狀鼻涕。

以上症狀是否可以請專業人士作初步之判斷為良性亦或惡性之腫瘤
2013-10-21 22: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鼻咽腔 腫瘤
需檢驗才有答案,留意有無癌細胞轉移問題。
樓主您好,建議您先不要自己嚇自己,一切還是以檢驗報告為準。
現今的癌症這麼普遍,就算真是鼻咽癌,也還算是小癌,該面對就面對它,最慶幸的應是遇到個有經驗的醫師,至少能挖出疑點去分析它,總比放著不知該處理還強。
我本身是鼻咽癌第三期的患者,去年才檢驗出來,最初的症狀是持續約有半年吧,早上起床從鼻子吸出的第一口痰會有輕微的血絲,起初不以為意,但後來覺得就是鼻子有問題才會出血,所以期間歷經三間耳鼻喉科+台南奇X醫院,都說因為鼻子微血管多,所以輕微出血是沒有問題,最後想說再到成大作個final檢查讓自己完全安心,想不到醫生發現腫瘤切片後証實鼻咽癌第三期。
去年七月份開始作化療5次(醫生建議七次,每次全程約四小時,是不會痛苦或嘔吐,但我根本坐不住)+放療35次。我自己的体會,每次放療真正照射的時間均在五分鐘左右吧,但放療後的副作用,所帶來頭部、喉部機能的損害與不便,那是最痛苦的經驗,心中也告訴自己,如果它再復發需要再做一round的治療,我目前是甘願選擇放棄不再治療,因為在治療階段到目前己一年過去,連生活上最基本的機能(如吃、喝...)都造成不便.............
但再怎麼說,這是我自己的体會與面對生命的態度,每個人皆不同,每人皆有權選擇自己面對生命的方式,希望把這些体會藉此機會讓大家了解,一切都可掌握在自己手裡,不是嗎?
很巧的,今天下午我也要再去醫院門診,看治療後一年的身体報告,心中是並不會恐懼,是好是壞,該來的還是需要去面對,人生嘛,生死早在生下的剎那就註定好的,接下來我們只是照己有的劇本去扮演就對了,哈,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最後希望大家身体都健康,平安就是最大的財富~~~~~
對一切以醫院報告為準,不要下自己
去年2月我因熬夜加班,結果發生心臟問題,休養了一個星期後又開始上班,期間發現手腳會發抖且輕微口棘現象,有點擔心是否為腦部出了問題,結果到義大醫院腦神經外科進行檢查,進行了抽血、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檢查,結果跟我說"可能疑似"腦部有東西,並進行了三個月追蹤,遲遲無法給我一個確切的答案
在因緣際會的情況下,朋友幫我引荐高雄榮總腦神經科主任,我把義大醫院的檢查報告全部帶過去給他看,結果答案是"廢物",他說我要看的就是你報告寫的結論,結果全部都在講"疑似、可能",那我要看你的報告何用,就幫我重新進行了一次"核磁共振"檢查,結果檢查出來,主任跟我說"你的腦下髓確實長了東西,但是如果要從他這邊處理,要把整個腦挖開,再清理東西,風險太大,建議從喉部進行手術,風險比較小,我幫你轉到耳鼻喉科,請那邊的紀主任幫你處理",後續就幫我轉到耳鼻喉科,請耳鼻喉科紀主任幫我看"核磁共振"的檢查影像,說真的第一次碰到那麼奇怪的醫生(紀主任),一點也不像醫生,感覺就像"帶有渾厚江湖氣味的好朋友",相當的親切,題外話;結果紀主任看了資料後,跟我說"你鼻咽的位置有點異常,通常這的地方出現東西,我可以肯定是"鼻咽癌",但你這裡看起來又不太像,為了慎重起見,我建議進行"切片檢查"",好吧,那就進行檢查
原本一周後要跟公司老大去大陸辦公,結果再預訂出行前幾天,報告出來了,確定是"鼻咽癌",而且是第四期侵犯"腦下髓"型的,是醫生們最不想看到的類型,也是最不易被發現的類型,一般鼻咽癌大多是向外侵犯型,最常發現的就是"頸部淋巴瘤",偏偏我的就不是
我也在想,我不抽菸、不喝酒、也不吃檳榔,這東西怎會找上我;紀主任跟我說其實鼻咽癌全世界好發率最高的就是大陸東南沿海一帶,目前成因不明,只有一些可能的疑似因素,最有可能的就是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異常所致;目前全世界"鼻咽癌"治療權威反而是在台灣,因為台灣的醫療體系健全且病例特多,所以台灣"鼻咽癌"的醫療技術反倒是世界第一
然後就把我轉到"放射腫瘤科"張主任那,開始進行為期35次的電療及7次化療,老實說在進行療程過程中,最痛苦的就是化療,化療共分"前置導引"、"療後加強"各要住院一星期連續24HR注射化學藥劑、及電療期間每星期要進行一次約4HR的"輔助加強"的"化學針劑"注射,這針劑還真不是人能注射的,後遺症就是"嘔吐";要死不死"前置導引"、"療後加強"我都只打了2天就撐不下去了,因為我有心律不整問題,造成呼吸不順、胸悶及全身如同吃了毒癮的顫抖,所以都只住了3天醫院就離開了
其次電療所造成的後遺症是終生的,一輩子無法復元,最主要的就是"口腔唾液無法分泌",往後要特別注意水分補充及口腔清潔;在進行電療前要先檢查牙齒,確認牙齒是否都健全,一但電療期間牙齒損壞進行拔牙動作,就需停止電療,因為免疫力被破壞容易被感染;其次進行電療"前"要大量補充"蛋白質"及"高熱量食物",先囤積戰糧,因為到中後期,電療會破壞咽喉及口腔,讓你無法下嚥,其次化療會讓你嘔吐,屆時會造成體力無法負擔,通常這些情況在治療第三周應該就會出現了
我從去年7月開始治療至10中旬完成,於今年元旦再度回到職場開始工作了;最大的感受,體力完全喪失,其次電療對我造成另一項後遺症,從農曆過年開始,我的左眼開始出現複視現象,眼睛無法調焦看東西都匯出現雙重影像,追蹤到現在醫生也找出不原因,估計下個月進行眼睛神經調整手術;期間共要經過三個門診追蹤,也進行了2次"核磁共振"及1次"正子攝影",目前以沒看見可疑的東西
最後還是那句話"不要嚇自己,但要勤追蹤注意動態",希望你是沒問題健康的,在此為你祝福
我是鼻咽癌三期
同樣不抽煙,喝酒,吃檳榔等不良習慣
療程也差不多,45次電療跟5次化療
治療期間都是自己一個人開車新竹林口來回
沒吃任何營食品跟捕充物
只吃了一瓶顧它命

治療完到現在六年多
追蹤期從三個月六個月到現在一年一次腫瘤科跟耳鼻喉科
後遺症也是不少,久了也習慣了
唾液的部份也漸漸恢復,也都還好
體力方面可以靠運動慢慢修復
有錢的話就看中醫調理(療程做完後)

先不用自己嚇自己
就算不幸的了鼻咽癌
這部份治療好像台灣是最厲害
醫生怎麼說怎麼做,有疑問就馬上問
早發現早治療
千萬不要相信偏方
有些加工食物當中含有亞硝胺,是導致鼻咽癌的主要原因。例如香腸、火腿、鹹魚及醃製品。

出現雙重影像,是第六對腦神經問題,造成兩眼視力無法協調。很難講是否受放射線治療照射或癌組織侵犯入顱內。

為防止癌細胞轉移,治療結束後必須注意身體(骨骼、肺及肝等內臟)部位是否疼痛?
怪,台東聽完你敘述,有家族史. 沒幫你做內視鏡?
家族遺傳高危險群. 確實要定期檢查.

老婆遠房親戚的父親也是應該症狀走的.
(不過發現時三期,治療到離開,前後也快10來年. 期間跟正常人無異,一點都看不出來.)
所以他們家族都特別注意這部分檢查.
很不幸,大女兒35歲. 一次感冒也被發現二期. 目前治療到現在3年多也都跟正常人無異.
二女兒也是鼻咽發現異常,切片無異狀. 目前定期追蹤.
全家人都很好,生活都很開朗.

同事父親,聽說流黑鼻血前後快半年.. 看了四家醫院才證實. 而且是到了四期.
(是有點誇張,很明顯. 但前面三家醫院都草草檢查了事. 也不切片化驗)
病發治療到現在追蹤. 也過了六個年頭..依然身體硬朗.

而且這病,有報導研究是常吃加工醃製肉類. 但後來有醫生提出,這十來年台灣飲食習慣也已經
改變,不像早期社會. 加工醃製品很多人吃. 越來越走向歐美飲食習慣.
所以要跟這扯上,只能說非絕對.

只能說,不管任何疾病有家族高危險. 定期檢查. 早發現早治療.
別忘了~台灣在全球對這疾病有權威的研究跟治療.
所謂遺傳因素,可能是代謝亞硝酸胺能力較差。
另外一種可能是皰疹病毒感染進入鼻咽,類似B型肝炎病毒與息息相關的肝細胞癌。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