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因為糖尿病而從兩年前開始洗腎
現在手臂上已經有好幾顆因為血液不通而造成的腫塊。
甚至十天半個月就要開刀通血管
聽說吃銀杏可以通血路
又聽說喝熱檸檬水可以通血路
也聽說吃納豆不錯
這些問醫師,醫生給的答案都模稜兩可
不知道各位有什麼好的意見嗎?
1喝多症狀:身體要將濃度過高的血糖稀釋掉,故會一直喝水。
2尿多:因為多喝,加上葡萄糖進入尿中,所以會多尿。
3吃多:因缺乏胰島素的作用,糖份無法進入細胞利用,加上大量糖份及養份由小便排出,故會告訴身體要多吃。
4體重減輕:細胞無法有效利用糖份。
5視力模糊:血糖過高,改變水晶體的糖尿病症狀。
6容易疲倦、四肢無力症狀:糖份無法吸收、能量不夠使用
7傷口不易癒合:抵抗力降低及血液循環變差
8手腳酸麻、刺痛:血糖過高致神經受損
9泌尿道感染:血糖過高減弱免疫系統
10牙齦感染:口腔抵抗細菌的能力減弱
樓主的父親常血液不通而造成的腫塊
是正常的
糖尿病的人本身血液循環就差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陳偉華指出,人工血管常因內膜增生的問題,通常會在使用後一年至一年半左右產生栓塞,必須以血栓清除或氣球擴張術來解決,而只要發生過一次栓塞,病人每三個月就要檢查一次,並且將面臨再次手術的痛苦。而利用自體血管所做成的洗腎「動靜脈廔管」才是解決問題之根本之道。
在國外的洗腎中心,如果利用病患自體血管做成洗腎廔管達八成以上,這樣的手術成功率才會被認定為提供最優良的醫療品質。不過目前國內實際情況為,自體動靜脈廔管的比率不到五成,因此隨著洗腎人口增長,定期通阻塞的人工血管的人口更是增長,不但病患受苦,更是健保的一大負擔。陳偉華醫師表示,在自體表淺靜脈不明顯的病患,用人工血管來做洗腎廔管手術只需約一個半小時就可完成,因此為大家偏好。如果考慮到更長久的未來,對於這類表淺靜脈不好的患者,利用手臂深部靜脈轉植或是其他肢端(如大腿)的靜脈轉移,雖手術時間可能較長,但卻提供患者無憂無慮的洗腎通路,使用年限更可達十年以上。
陳偉華醫師表示,動靜脈廔管就是要給病人一個永久的血管,很有意義。雖然自體血管移植對醫生來說是麻煩的事,但卻可以讓病人不用短期內面臨血管阻塞的問題,這才是對病人最好的方法。目前在大林慈濟醫院採用自體血管洗腎廔管病人比率達八成以上,而這位病患取腿部靜脈轉植手臂作為洗腎通路,更是台灣第一例。由於這種手術相當簡單、沒有什麼風險,但能有效解決洗腎病人最感到痛苦的事,值得大力去推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