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慢性腎臟病到底該多吃還是少吃紅肉?

我媽有糖尿病 慢性腎臟病 重度貧血等症狀
每幾個月就會再醫院裡上飲食課程
營養師都說 我媽營養不良又嚴重貧血要多吃紅肉

但是我親戚在洗腎中心上班
他說很多慢性腎臟病的 紅肉吃多才嚴重到洗腎的

2邊都說的很有道理 那到底是該吃還是不該吃
我上網看也是2種說法都有
2013-07-21 19:4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腎臟病 紅肉
應該問你媽的(不是罵人喔)醫師比較好吧
來網路上隔空抓藥
好令人捏把冷汗啊
我老婆是醫學中心的慢性腎臟病衛教師~~她提供的建議如下~你可以參考一下~~

因人體的腎臟就像是工廠一樣提供原料(紅血球生成素)給骨髓造血,現在工廠有問題(腎功能變差)了,所以原料提供不足,生產力變差了,所以會貧血,而紅肉富含動物性蛋白質又可以造血,所以對慢性腎臟病病患來說是好的蛋白質來源~~
只是病患需適當限制蛋白質來源,一般來說一天約每公斤體重0.6-0.8公克左右的蛋白質來源就足夠了~
(例如:60公斤,如腎功能是第五期,就是腎功能比較差了, 剩下15分以下但還沒有到洗腎的階段-->60*0.6=36公克左右的蛋白質來源), 因蛋白質攝取過多會造成腎臟過多的負擔及產生過多的含氮廢物,腎臟反而會壞的快,因此可以吃適量的紅肉當蛋白質來源,但不要過量,這是一般慢性腎臟病病患的飲食原則~份量的部分,回診時會依檢驗報告做調整~~
但每個病患有個別性~如您的母親有糖尿病,營養狀況較差(白蛋白較低),貧血(血色素不足)的問題,兩者看的指標不太一樣, 如飲食還有問題,可致電回看診醫院的營養室澄清,會得到滿意的回應喔,希望您的母親病情控制穩定~~
恩 所以貧血吃紅肉好
但是腎臟病又不能吃太多肉

2邊所針對的狀況不同
得請醫師跟營養師去估算'適度'的份量

我了解了 下次上營養課程時
會特別提出這問題請營養師幫忙評估
謝謝
我覺得要選擇適當的紅肉

大家都覺得紅肉不好,我覺得應該是紅肉主要指的是牛肉、羊肉、豬肉不好,因為它們有肌間脂肪

而專家都沒說到底紅肉是那些肉,這樣的以偏概全就很不好

因為鴨肉、鵝肉、鴕鳥肉都是紅肉,他們如果去皮後,幾乎都變成零脂肪,因為他們都沒有肌間脂肪,

這些肉怎會不好

給您參考

若不確定,也可試著少吃紅肉,
以植物性食材補充鐵質。

高鹽高糖高油食物不碰。
withheart wrote:
大家都覺得紅肉不好,我覺得應該是紅肉主要指的是牛肉、羊肉、豬肉不好,因為它們有肌間脂肪

而專家都沒說到底紅肉是那些肉,這樣的以偏概全就很不好

艾斯基摩人只吃紅肉、肥油
但幾乎沒有心血管問題,也沒聽說有什麼代謝問題



跌破那些「專家」的眼鏡
滿地都是碎玻璃
nekonizero wrote:
艾斯基摩人只吃紅肉、肥油
但幾乎沒有心血管問題,也沒聽說有什麼代謝問題

跌破那些「專家」的眼鏡
滿地都是碎玻璃 ^++^..

其實愛斯基摩人與專家都是對的

這中間有個關鍵變數:煮熟

愛斯基摩人吃的是生肉,生肉蛋白質沒變性好消化富營養。

但如果承認肉煮熟對健康不好,可是會得罪很多食品加工廠,這些專家只好顧左右而言它,胡扯些有的沒

以人來說,吃煮熟肉,必須吃大量生鮮蔬果來彌補,蔬果營養可幫助蛋白質代謝。但愛斯基摩人的處境,沒啥生鮮蔬果可吃,他們必須吃生肉,不然腎臟很快就會完蛋

不過人類不是先天以肉食為主的動物,要生食品質要很注意

通常我只敢去傳統市場,才能買到我想要的品質生牛肉與生魚片

此外愛斯基摩人吃的是野生動物,所以他們認為吃脂肪非常重要,不吃會生病死掉。一般人吃的是用加工飼料肥育的牲畜,這兩者脂肪品質又差很多。近年炒作的穀飼肥和牛排,我家貓聞一聞就跑了,牠覺得那根本不能吃。
關於"愛斯基摩人"的說法,我建議先讀一下這篇文章:
http://ottawa.ctvnews.ca/polopoly_fs/1.1814937!/httpFile/file.pdf
As mentioned earlier, Bang and Dyerberg’s acceptance of the low incid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relied on the reports of the CMO in Greenland for 1963-1967 and 1973-1976. These reports are based on death certificates and hospital admissions. Concerns over the validity and accuracy of death certificates and mortality statistics in Greenland have been raised in a number of reports. According to the Deputy CMO in Greenland, Flemming Mikkelsen (1974), 3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lived in outposts and small settlements where no medical officer was stationed. If a person died in one of these areas, the certificate would be completed by the nearest medical officer,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 medical auxiliary or some other “competent” person. Thus, 20% of death certificates were completed without a doctor having examined the patient or the body.

現在不能稱他們是愛斯基摩人,這有貶低的意味,要稱為因紐特人(Inuit)
Disease and Health Condition
First Nations people and Inuit face some serious health-related challenges, such as high rates of chronic and contagious diseases and shorter life expectancy. .....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Canadian population,
* Heart disease is 1.5 times higher;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nekonizero wrote:
在巴黎用英文,沒人...(恕刪)


看中文資料,多轉了一手,有時候會出現翻譯錯誤。
建議還是看原始資料會比較好,資訊也比較完整。

http://www.storm.mg/lifestyle/34315
邦恩、戴伯格的專長是營養學、非心臟醫學,他們沒有檢查任何研究對象的心臟,而是引用1960到1970年代格陵蘭官方統計,資料來自醫院紀錄或死亡證明,但當地醫療資源缺乏,很多死亡證明並不是醫生所開立,死因也是隨便寫寫,即便心臟病患及時就醫,當地也沒有適當診斷設備。該研究引用的心臟病統計數據,可靠度令人質疑,合理懷疑當時嚴重低估心臟病罹患率。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