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不錯,可以參考看看~~年紀大的人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原因在於人體隨著年歲增長,造骨細胞功能下降,使骨骼的蝕骨作用比形成作用快,到最後骨質變少,骨小柱萎縮;八十歲左右,腸骨中的海綿骨只剩年輕人的百分之六十,而易形成骨鬆症.........骨質疏鬆症 - 保住骨本DIY
乳製品還是最好的鈣質來源﹐一杯(240cc)牛奶有近300毫克的鈣質﹐而且乳品的鈣質吸收較好。以往我們說五大類食物﹐現在把乳品從肉類中獨立出來﹐成為第六大類﹐就是呼籲國人重視乳品的重要性。另外﹐小魚乾及大骨湯(大骨應剁開﹐並加些醋﹐以利鈣質流入湯中)也是良好的鈣質來源。傳統的板豆腐﹐添加了石膏(硫酸鈣)﹐蔬菜﹑飲水中也有些鈣質﹐不過這些鈣質的吸收率都不高。如果飲食內容中沒有乳品﹐鈣質是很難攝取充足的。在古代﹐乳品對很多民族(包含漢民族)來說﹐是稀罕的食品﹐但老祖宗們仍有補充鈣質的智慧(雖然他們不知道什麼叫鈣質):漢民族吃豆腐﹐糖醋排骨﹐用大骨熬湯﹔墨西哥人在磨玉米粉烤餅時懂得添加石灰…現在農畜發達﹐交通方便﹐乳品已經可以方便且便宜地買到﹐也有許多品牌的鈣質營養補充劑可供選擇。另外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吸收,加速骨酪鈣化的必要營養素。維生素D的最佳來源,就是富含脂肪的魚類,如:鰻魚、鮭魚、鯖魚,其次是蛋黃和奶類;植物食物中,香菇內麥角固醇的成份,可經由陽光照射產生更多維生素D。陽光是主要製造維生素D的來源,只要每次照射陽光約十~十五分,每週三~四次,一年只需七~八個月的時間,體內就能儲存足夠的維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