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幾篇01的文~~
熱心~~真的快要"蔡起來"了~~
剛才在網路FB看到鼎鼎有名的亮亮醫師寫的這一篇~~
看完的心得是~~其實~~我也不知道~~
PS~因為5年前我也出手過~~後來差點上法庭~~我嚇到了~~
若再來一次~~我會選擇出手嗎??
醫師都說他不知道了~~那我這個市井小民~~算哪根蔥!!??
會再出手嗎??~~我........
大家就請看看吧~~
換作是你~~你會??
在高高的101大樓85樓,我們吃著窗外的風景與中餐,窗子外面縮小成玩具般的汽車們、穿梭流動在積木般的房屋之間。
你是一個自信的麻醉科醫師,純熟的技術讓你意氣風發。「困難插管的病人,就是我們麻醉科的責任啊!我們都沒辦法了,還有誰有辦法?」
你跟我聊到當年在飛機上發生的故事。幾年前,你跟一位急診科的女醫師一起去自助旅行,在飛機上你們遇到緊急廣播,一位乘客劇烈胸痛、冒冷汗、呼不到氣……。你跟她兩位醫師馬上衝出去,兩個人互相合作,你用你最有自信的技術,幫病人馬上打上了點滴,建立急救需要的管路。
「哇,感覺好帥,整個飛程都是你們在照顧他嗎?」我就像追著影集劇情的影迷,追著後續的情節。
「當然啊,飛機又不能馬上降落。我們兩個人專心幫忙著病人、護送他兩個小時。在飛機降落的那一刻,才把病人交給當地的醫院……。」
真是好熱血好溫馨,感覺就是醫師所能做出的,最帥氣的事。
過了好些年,社會風氣丕變。一個神經外科醫師幫昏迷指數4分(最低分3分)的病人開刀,術後病人成為植物人,法官判決醫師需賠償家屬三千萬。從此拿著手術刀緊急救人的醫師,多了一個要他撫養終生的小孩。這一則新聞是一條悲傷的小河,這樣的分界點,流經切斷了醫師們從前熱情救人的領土、疆域與勇氣。
「其實現在環境那麼糟糕,我真的不知道也沒把握,還會不會像幾年前一樣,這麼熱血又無畏的衝出去!」
這答案讓我不安:「可是你是麻醉科醫師耶,打針打的這麼快又好,也會怕嗎?這種救人的場景真的很帥!」
他沉思了一回兒:「多年前我面對這樣的場景,我真的想都沒想的會衝出去。我朋友也是一樣,畢竟她是急診醫師,沒有人比她更適合那個場景。現在妳問我遇到相同的情況,還會不會衝出去。嗯……。」
他猶豫了好一回兒,一字一字吐出:「其實,我真的不知道……。」
我心一沉,落入深黑的懸崖。
為什麼社會變成這個樣子呢?技術好的醫師沒了勇氣,是剛出生的嬰兒,沒有了起動沉浮的胸膛。
我想起有人說過,十年之前的臺灣。她發生車禍,在受傷落地的當下,對面馬路一個麵攤的中年女老闆,馬上丟下自己手上握著的麵,衝到馬路上,在她身邊大喊:「小姐,妳有沒有怎麼樣?需不需要叫救護車?」在那當下,馬路上大約有十幾個路人,同時停下來熱心慰問她與幫忙。
當然,這是「十年前」的臺灣。那時候每一個人,都有用也用不盡的善心與熱情。
十年之後,有人車禍倒在路上,麵攤的中年女老闆,馬上丟下自己手上握著的麵,丟進去鍋裡煮,然後撈上來,假裝沒看到車禍,把麵端給客人。沒有一個人願意停下來幫忙。偶爾有個還沒夠社會化的年輕學生,用公用電話撥了一通電話給119,然後趕快逃開。「媽媽說不能用手機打,萬一警察或家屬,以為人是你撞的……。」
十年之中,我們看著許許多多的英勇的、自認正義的、抑或扭曲的判決與法律結果,翻飛在我們發達的媒體上。我們天天眼睛看著、耳朵聽著……。慢慢的,所有原本……熱情、美麗、善良、純真、熱愛幫助別人的臺灣人民,都變了。
就是我們永不修改、永不認錯的法律,讓短短十年中,所有人心,變的只顧自保與冷漠。
「醫師是救人的職業,救人都來不及了,哪有可能故意害病人?」六大科醫師都空了,法務部倒是一派處之泰然、置身事外的模樣,明確的反對醫療糾紛修法,然後舉辦了一個早就預設立場與結果的公聽會,摸一摸大家的頭。
你們能如此理直氣壯的發出這樣的聲明稿,去理所當然懲罰那些善良的、熱心救人的、不該被懲罰的人。希望你們不要忘記自己其實可以修改、可以做的事。其實有能力可以讓這個社會變的更好。
不願修正與冰冷的法條,是一種共業,最後造成社會如此龐大的冷漠的臉,就是你們造成的,而且是大家會一起去承擔那個結果。
但願我們永遠有運氣,不會成為暈倒在飛機上、或摔倒在馬路上的那個人。
文取自~~我是亮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