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建議(有關膝蓋的運動傷害,文長慎入)

由於心理有疑慮,聽說01神人多
想來詢問一下建議

小弟我邁入中年,想抓住青春的尾巴,
一週大約打2~3次籃球5 on 5
主要打的是guard, 打球時也不會飛來飛去
可以說一整個是在打老先生籃球

由於最近兩週,摔了兩次,兩腳膝蓋不太疏服
於是星期六去看了家骨科診所,
本來不看還好,一看把我嚇了一跳
照了x光後,醫生把我擺在床上,喬了下我兩隻腳,診斷說

左膝蓋鬆,舊傷,疑似1/3十字韌帶斷裂(或受損...忘記他確切是怎麼說的,)
右膝蓋某個角度會痛,疑似半月軟骨部分受損

我很緊張的問他,那我還可以打球嗎?
他回:診斷都還沒完全,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繼續打球應該會造成傷勢更嚴重
然後就開了止痛藥給我,叫我去做復建
問題是,我日常生活膝蓋並沒有疼痛,蹲下,下樓都無礙,
是偶爾,站姿不好,行走姿式不對時,右膝後壓時會疼痛
所以止痛藥我根本不想吃,
去做復建,復建師竟然跟我說籃球不是好運動,叫我不要做
並且要我至少要修息6~8週,然後電了我膝蓋,說可以疏緩我疼痛感
問題是,我日常生活膝蓋並沒有疼痛阿?!

所以,星期一上班午特別請假,去較大的醫院看骨科(x仁醫院)
想去照MRI看看受傷的情況

結果,跟這位醫生講了上一位醫生的診斷後,
他叫我做了些動作,起立,蹲下等,喬喬我的膝蓋,
然後說我這種情況還好,健保不給付MRI,自費要2萬
我當然就沒有做MRI了

於是我就問他:那我還可以打球嗎?
他回:休息個一兩週,帶個護膝,做足暖身,應該可以打球
他説:觀察個兩三週好了,
然後開個酸痛貼布給我,也沒叫我做復健,就這樣離開醫院

想請問各位神人,這種情況下,兩個醫生判定的嚴重承度似乎不一致
那我該如何處置? 休息1~2週後我還能試著去打球嗎?
還是我要去看第三位醫生,看他的説法比較接近哪位醫生的説法?
還是先想辦法做MRI再說?

由衷感謝任何建設性建議






2012-04-30 14:45 發佈
邁入中年,真的不建議打球或是登山,尤其是膝蓋有損傷的狀態,嘗試騎單車或是游泳吧。
不管是傷害式關節炎,或退化性關節炎,第一步都是:

1. 戴魔鬼粘式的護膝,1支2~5百元,不要用套的護膝,很難套就不會戴了!
戴護膝有保溫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支撐肌肉(保護)+修正筋骨位置(矯正)的功能,
因護膝戴久會熱,也可能會癢,所以要買穿脫方便魔鬼粘式護膝,還可適度調整鬆緊度,

韌帶/軟骨的傷害,並不是韌帶/軟骨本身造成的,而是骨頭/肌肉支撐不足造成的,
戴護膝有這麼多功能,若沒作用,其他物理治療/吃藥/吃保健食品/貼藥膏..也都會沒用!
只剩下侵入式的手術可用,

戴護膝後也要盡量休養,讓它復原,
要不然就算像年輕的林書豪,為了繼續打球賺錢,也一樣要動關節鏡手術,
但林書豪靠護膝已經撐很久了! 護膝撐不住之後才動手術。

其他比較侵入式的療法,看這篇,沒人喜歡在身上挖洞,受不了時才用...

就算做MRI,也只是看該不該做什麼手術而已...
因平時不會痛,未達手術標準,健保當然不給付。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打籃球會不舒服就不要打籃球就好啦! 游泳就不會傷膝蓋了
-------------------------------------(本文重點只有上面)
做MRI對你幫助大概不大, 因為依你的症狀, 日常生活也沒有影響, 所以你應該也不考慮開刀
膝蓋受傷就是休息, 復健, 很不舒服就吃藥, 真的不行就開刀
所以不管有沒有做MRI, 就是要休息 或 復健 或 吃藥,
打球不舒服就不要打 (所以能不能打球是看你自己) 跟有沒有做MRI無關
你可能期望 做MRI -->發現"哦,原來我是哪裡受傷"-->吃神藥-->回到球場
那是不可能的事



chentcj wrote:
邁入中年,真的不建議...(恕刪)

flycode wrote:
不管是傷害式關節炎,...(恕刪)

david0803 wrote:
所以不管有沒有做MRI, 就是要休息 或 復健 或 吃藥,
打球不舒服就不要打 (所以能不能打球是看你自己) 跟有沒有做MRI無關
你可能期望 做MRI -->發現"哦,原來我是哪裡受傷"-->吃神藥-->回到球場
那是不可能的事...(恕刪)


恩~感謝各位的建議,挺中肯的,受教了

小弟我也聽從了另一位網友的建議,準備照右膝的MRI
想先看看情況,但還是會想打球,
會盡量輕鬆打,戴護膝,做足暖身再下場,不舒服就離場,

我的球友也説,依照我這麼偷懶的打法,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當然,如果報告出來,醫生建議我完全不要打球了
我也只能如此了
小弟今年33歲,右腳膝蓋有退化性關節炎....
(人比人氣死人.....)

佔久了會不舒服....

1.減輕體重.
2.改變運動方式.
3.好好愛惜膝蓋...換人工的..格10年害是要再換...
4.補充葡萄糖安.蛋白質..

不過做哪些檢查,哪些手術...
後來還不是要靠自己的免疫能力,與細胞修補能力...

才會好.....
真的是人比人氣死人
常常看到勵志的報導, 如xx登高山、xx騎單車挑戰、林書豪….
也激起「舜何人也, 于何人也, 有為者亦若是..」的想法來.
但身體上的問題, 很多是基因造成的, 人自生下來就定了.
一樣的年紀, 一樣的運動量, 有人就是沒問題, 有人就會出問題.
一旦出現反常的癥候, 還是「省著用」比較保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