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親最近常常胃不舒服, 偶爾會拉肚子發燒發冷發熱,
醫生最近從超音波檢查發現膽管有一0.9公分結石,
建議是採用內視鏡方式摘除結石跟膽囊,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開這種手術, 有無其他方式清除結石?
摘除膽囊後有無甚麼後遺症? 不知有無網友有類似經驗分享?
有朋友的朋友說摘除膽囊後會常拉肚子, 身體會很虛? 真的嗎?
因為我媽媽原本已經身體不好了, 不希望開手術身體更差!
多謝幫忙!
larrytyan wrote:
因為沒有膽汁幫助消化...(恕刪)
沒錯喔
摘除後
日常的飲食要特別注意
約7年前我阿母也是膽結石
後來是將膽曩切除
手術的正確名稱我忘了
好像僅有三個小洞!!??
手術時間不會很久
不用太擔心
祝樓主的母親早日恢復健康喔
^_^
larrytyan wrote:
因為沒有膽汁幫助消...(恕刪)
膽囊不是生膽汁的器官,膽汁是由肝臟生成流到膽囊儲存的,在吃進食物時才由膽囊釋放膽汁排入腸道內幫助消化。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根據生理學的研究,膽囊本身具有「儲存」、「濃縮」以及「排泄」膽汁的功能,其主要是用以協助脂肪類食物的消化及吸收;正常時,肝細胞不斷地分泌膽汁,並經由「膽囊管」將膽汁儲存於膽囊內,膽囊黏膜會吸收水份並將膽汁濃縮十倍左右。肝臟所分泌的膽汁絕大部分是先儲存於膽囊內,僅在進食時排入腸道內,因為一旦進餐(尤其是富含油脂類食物)時,膽囊會相對應的收縮,並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內,以利脂肪的消化及吸收。
倘若膽囊因病變而被切除後,這種規律適應消化的功能便喪失,由於肝臟所分泌的膽汁因膽囊的不存在而無法被儲蓄起來;因此,在膽囊摘除術後的早期,個體進食時,膽汁要持續不斷地由肝臟釋放出來;若一時攝入過的脂肪類食物時,膽汁相對的不過,有時亦會導致脂肪消化、吸收的障礙而出現的「脂性腹瀉」的病變,甚至導致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某些膽囊切除後的罹患者或許會出現厭食(尤其對脂肪性食物),這是因為在進餐時,膽汁分泌不足,腸腔內的膽汁濃度未達到一定濃度,以致引起脂肪消化不良症狀之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