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醫生也不清楚你服用的類固醇是什麼?因為我的女友是紅斑性狼瘡患者長期有吃類固醇,現在類固醇的副作用已經很低,很多藥劑中也含有該成分,建議你先配合醫師治療,你的醫師應該也會幫你注意的...擅停用類固醇藥物 當心反彈現象文/吳錦生臨床上,常有病人及家屬擔心類固醇的副作用,而把類固醇藥物視為恐怖藥物,甚至質疑醫師處方的正確性。一般來說,藥物的藥效越強,相對也越容易發生副作用。因此,在以治療效果為優先考量時,想要完全抑制副作用是很困難的。類固醇藥物就像刀之兩刃,優點是對於發炎等症狀的緩解具有優越效果,是現代醫學治療過敏性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及膠原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皮肌炎、多發性肌炎、乾性角膜結膜炎等最重要的藥物,甚至因此贏得「美國仙丹」的稱號。然而,服用類固醇最叫人詬病的地方,即是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容易誘發如月亮臉、水牛肩、消化性潰瘍、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症、青光眼、失眠、興奮、抑制免疫,及誘發感染等各式各樣的副作用。不過,類固醇藥物雖然是藥物中,副作用出現頻率較高的一類,所幸醫師在開立類固醇藥物,通常為避免併發副作用,會適當調整使用劑量及使用期間,也因此只要正確依照指示服用,還是能控制在安全的用藥範圍。其實,使用類固醇藥物最大的問題在於,病人常會擅自停藥,使原本在腎上腺皮質生合成製造的類固醇荷爾蒙量,突然下降,產生所謂的「反彈現象」,導致疾病惡化,嚴重時,還會使發炎症狀猛然復發。也因此為了防止發生反彈現象,醫師在使用類固醇藥物進行治療時,都會很慎重的逐漸減低劑量,或改以作用較弱的藥物,讓身體慢慢習慣,再安全地脫離藥物。所以,在使用類固醇治療疾病的期間,千萬要遵守醫療人員的用藥指導,勿自行停藥,更要避免未經醫師處方,任意服用來源不明的藥物。(本文作者為台中李綜合醫院大甲分院藥劑科主任)自由時報
1.不定時的頭痛<不知道跟吃類固醇有沒有關聯>2.有時想嘔吐3.食慾不振4.有時會心悸3.4的確像是類固醇造成的~~~~~大多人食慾會增加,但是我們單位也的確有病人表示食慾不佳!1.2則不確定!!另外的副作用則是一般常見的月亮臉水牛肩等!(不過這是長期使用造成~停藥後便會恢復)還有建議你要補充鈣片,因為類固醇導致你鈣質流失唷!
king740815 wrote:因為小弟有白血球過多...(恕刪) google幾篇新聞給你1.是在說有人鼻子過敏吃類固醇,效果非常好跟仙丹一樣,吃了15年,不到30歲就要換人工關節…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30518+132009071401308,00.html2.也是說鼻子過敏,不過這是位醫師,每天早上使用含有類固醇的鼻噴劑,42歲就嚴重白內障換人工水晶體…http://libblog.fy.edu.tw/index.php?load=read&id=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