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

【NeverStop】10/17 400k (首頁有更新繳費狀態)

挑戰顛峰-武嶺

更改日期為2008/8/10
謝謝阿翔的提醒,正覺得奇怪,怎麼武嶺跟塔塔加差那麼遠,跟200K又黏那麼近。

NeverStop宗旨:參加的是勇者;完成的是英雄(不知有沒有念錯...)
參加就對了,這是對自己的挑戰,無關海不海放,填上自己的名字吧~~
事實上,到時有沒辦法輪車都不知道,極可能一出門就四散了,所以不用想太多了。
休閒、挑戰、團騎、獨騎-我的單車是豐富的
chin6278 wrote:
後變系統是34 ~ 11 9盤 ---> 9/8/7 ~ /1

kukki1021 wrote:
ex:2(中盤) - 1(最小飛輪)

咦?
跟我的記憶有出入,
我怎麼記得後變速系統是

大 <----------- 飛輪 -----------> 小
34T              11T

L <----------- 檔位 -----------> H
1  2  3  4  5  6  7  8  9

是我記錯了嗎?
猴子你的沒錯
反正單看齒輪來說
就是避免最大對最大,最小對最小
sry 如果是以檔位顯示數字來看
應該是asasas說的這樣
變把有些沒寫數字就由方向來看最準

右手變把由右開始(shimano)、由前開始(sram)
就是1(最大片飛輪)
用到這片時應該在問候別人的娘親

最左邊是8或9或10(看飛輪數)
用到這片時應該是海N公上身
chin6278 wrote:
我不太懂你的2/...,指的是什麼

前變系統是44/32/22 ---> 3/2/1
後變系統是34 ~ 11 9盤 ---> 9/8/7 ~ /1(恕刪)


我懂你的意思
我上面前變是 22/32/44 ===> 1/2/3
後變 34~11 ===> 1/2/3...../8/9

依你的列法就是 平路 2 - (2 ~4 ) 及 3 - (4 ~ 5)
我的配法原則是:
前面幾盤,就將飛輪除以幾,各區間重疊一盤,這樣分配,鍊條能順暢安靜無聲,也比較不會有重復齒比
大盤 (小) 1 2 3 (大)
飛輪除3 (大)1~3 4~6 7~9(小)
重疊後 (大)1~4 3~7 6~9(小)
休閒、挑戰、團騎、獨騎-我的單車是豐富的
今年有分競賽組和挑戰組,計時基礎不同,所以成績也差異很大.


轉貼主辦單位說明:

今年競賽組成績是於豐丘明隧道過後放行時才開始計算
因此總距離少13km,成績才會有如此差異

而去年的探索新中橫活動並無競賽組,僅有挑戰組
是以玉管處出發為計時點,總距離72km
所以競賽組的成績是無法與挑戰組正常比較的

若發現網路各車隊論壇中有相同爭議引發討論時
請協助張貼上述訊息,供其他選手參考釐清

台北市自由車委員會敬上


我覺得還是那句話-------
參加的是勇者,完成的是英雄

基本上 ,只要踩的動就好了
我是沒什麼再管飛輪到哪邊的^^"(聽說十速鏈條比九速貴阿Orz)
就是盡量迴避最大對最大or最小對最小附近的齒比來用

kukki1021 wrote:
就是1(最大片飛輪)
用到這片時應該在問候別人的娘親

最左邊是8或9或10(看飛輪數)
用到這片時應該是海N公上身


跑很快的時候也沒有用到最外飛輪
問候娘親的時候也不會用到最內飛輪
一個是踩不動...一個是沒力踩
除非腿力驚人或重踩...不然掛大盤時最小齒的飛輪一般都不會用到
保持正確的踩踏觀念維持迴轉速不要重踩會比算飛輪有效率的多
因為每個人腿力情況都不一樣
在不同腿力時期用不同的齒比下去做調整
asasas wrote:
咦? 跟我的記憶有出...(恕刪)


as^3你寫得沒錯!
我只是用排序的方式..對照
純粹看齒數,這樣敘述會比較清楚一點
其實我是忘了有幾種齒比
所以才會用這種簡單的方式敘述


修改後...
前變系統是44/32/22 ---> 3/2/1
後變系統是34 ~ 11 9盤 ---> 1/2/3 ~ /9

平路 or 下坡 --> 3 - (7 ~ 9 ) or 2 - (7 ~ 9)
(3-9 --> 44/11) (2-9 --> 32/11)


上坡 --> 2 - (3 ~ 7)
Stanley® 競賽的重點,不在於勝負,而在於每一次投入,都能讓自己更加成長。
  • 15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