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哥117 wrote:司機的工作.就由我來...(恕刪) 龍哥您太客氣了!每次和您出遊都讓您忙上忙下的,小弟覺得非常過意不去,只要小弟幫得上忙的小弟是不會推辭的!另因去年斷鋼絲殘念,所以今年得繼續挑戰,因此只能提供補給車輛,沒辦法提供司機,還得勞您的駕,實在很抱歉!
前次車友計算最佳入門新手騎乘表休息時,不要坐著,要緩緩推車前進,可減少肌肉的緊繃狀自然行走,可以下壓腳掌,等於是拉一下筋,減少抽筋。另外如果都要13小時都坐著一直踩,那不用休息一直到目的平均就是時速15公里多,不過.......13小時都坐在上面練屁股好像更難。高手在最後65公里依然可以維持20上的速度,那就可突破8小時大關可以先練練50公里都維持25公里,兩次就100公里,北海岸是個好練場所,金山來回剛好100多,都騎平均25公里就夠體力了,其他就靠意志力和200k大約有下坡36多公里滑行來完賽。有騎過200k的車手,也歡迎指點一下。
兩輪 wrote:前次車友計算最佳入門...(恕刪) 以我去年經驗大家分享依下前段在平路奔馳一路順暢經過花蓮大橋後轉193線進入山區一路上上下下最高海拔約與觀音山似出了山區就進入去年旅遊路線193尾段出來193接台九線一路順暢(可能逆風)台九線285公里處進入舞鶴高地(體能挑戰)約有4公里緩坡下舞鶴那就一路順暢轉進台九丙最後的緩坡約5公里到達終點(滿山的羚羊)
兩輪 wrote:有騎過200k的車手,也歡迎指點一下。...(恕刪) 說一下感覺,前50公里會有點上坡和下坡,上坡像中社速度應該要有15公里,下坡時就是休息的時後速度約25~30公理,均速約20公里....50~150公里大都是平地,有時有緩坡但不多,這100公里會耗掉相當多的體力,特別是登山車和小折,如果可以組隊輪車可節省相當多的體力,其他車隊都是勇腳破風,女車友在中間,最後50公里才是最大的挑戰,已經筋疲力盡加上長緩坡,去年加上冬北季風,速度只有12~15公里間,撐的過去你就會成功...去年騎200K共10小時多,其中有1小時多是休息時間,也就是總均速須要在16公里以上,4千人一起出發要找人不容易,加上旁人速度環境自己會自然加速,開始騎太快沒熱身夠,常常是失敗主因,100公里就抽筋常這樣照成,或150公里腳筋發炎痛到不能騎車,去酸痛藥膏要準備,屁股痛應該是正常的,有人用凡士林當潤滑劑,或買專業潤滑劑擦會比較好,以上個人小小心得分享...感覺會很難成功嗎?騎過破百的行程就有完成的實力,熱身.速度.體力的控制才是困難點,當騎過終點接下獎牌的那一刻,感覺只有參加過的才知道.....痛苦是短暫的,榮耀是永恆的...預祝大家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