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位享受mountain biking 的同時..
請各位繫好安全帶..
哦....不..
是作好安全防護..
根據林北老師的研究
如同斯斯有五種..
安全防護也有多種層面..
第一類:護具
1.安全帽
2.護肘.護膝
3.龜甲
4.手套
5.鞋
第二類:車部品
1.前叉
2.後避震器
3.煞車
4.輪胎
第三類:技術
1.拉
2.推
3.送
4.帶
5.壓
第四類:心理
1.自信
2.嘗試
3.危機
4.恐懼
5.大意
而這幾類安全防護中..
最重要的就是第四類:心理
至此..一定有人會舉手發問..
林老師的...意思.....是要說三小....朋友...
林老師回答說....林北也不知道...
只是最近有感而發..
從最早MOSAICO的摔車
鋼管叔在虎頭山的骨折
SWBC的骨折
JERRY的骨折
直至今日的胸椎猛爆性骨折
為最嚴重之運動傷害
未傷到神經系統
乃不幸中之大幸
但從此不能再受重壓力...
舉這些例子..是要各位BIKER..
作好安全防護..
為了自己更為了家人..
技術的練習,絕對不可少..
心理的認知,絕對不可大意..
======================= 補充 ================
林醫師的情況..依據口述..
發生情況:
在電纜盤上..欲踩踏拉車頭下落差
因為沒速度..車頭拉不夠高..
以致於整個人被車往下拉
就像是突然間,被人從後方踹下去
落地時
額頭先著地
整個人筆直
力道集中於脊椎
造成第六節胸椎猛爆性骨折
當下..左手麻..
所幸半小時後有二位車友經過
協助起身及收車
再此特別感謝二位車友的協助
站立時有胸悶感
回家洗澡後,即無法起身..送醫
這起傷害,致命點在於錯誤的練習地點
練習拉車頭下落差
不該在高落差處練習
應該選擇落差高度約10-20公分
安全的練習地點及方式
是快樂騎車的不二法門
========================== 補上圖片 ================
知道大家愛好這一味..
特地弄了張圖給大家解解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