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高手們覺得TRANCE的龍頭實在是太長了,
認為這樣無法很穩定的控制車身.
因為我的TRANCE爬上坡的機率不高(offroad反正上不去可以牽)
所以想換一個靈活一點的短龍頭.
能否請教已經換過的大大, 用過哪些廠牌 , 長度, 使用心得以及價格.
另外, 有的價位三四百, 有的好幾千, 要怎麼看材質好壞呢? 怎樣的是比較耐操好用的呢?
龍頭輕量化我想對操控也會有幫助, 不知道有沒有質輕強度夠的好龍頭?
另外 , 手把有必要換成彎把嗎? 單就操控性來說(不談爽度).
有他的意義存在嗎?
hungweiwu wrote:
昨天高手們覺得TRA...(恕刪)
我NRS-G車手本來是直的
後來因為OFF-road 後將他換成有角度的
這一隻

當初網路上去挑到這一隻是因為
1.聽說他剛性夠,重量雖然不輕但相較其他廠牌則較輕
2.賣家要換carbon,所以這一隻二手賣我(刮痕少)
用起來感覺操控性變佳,角度拉高下坡也較舒適
當然啦,角度能拉高更好(這彎度好像已經是最彎的了)

新換 DABOMB 40mm 短龍頭與31.8的車把,很不錯。
這顆龍頭內有附一個墊片,所以25.4與31.8的車把都可以用。
昨天在福人步道第一次試騎。
剛開始時還有點不習慣,太靈敏了,轉彎變的不太會轉。
再騎完第一段後開始慢慢抓到感覺...
不過福人是第一次騎,所有的體驗都是新鮮的,比較無法感覺出太大的差異。
下午海哥載我回丹鳳山,由於是常走的路線,就感到操控性差很多。
由於很靈敏,轉彎手不用太大的動作,用順了過關就跟行雲流水一般。
新手把也加粗加長,角度也較高,操控更穏。
一些較崎嶇的地方很容易順勢而過。
DABOMB 這短龍頭是個好東西,對off road很有幫助。
只是我目前還無法完全掌控它,大概只抓到七成的感覺...
期待人車合一的一天

看到大家都很熱中於改裝自己的愛車和彼此之間都會互相討論,我覺得騎車就該是如此才能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技術。
不過請各位想想TRANCE的定位是甚麼車?
當我把輪組和前叉都換好之後,我覺得TRANCE變的很難騎會甚麼我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以前TRANCE可以很輕鬆的上山下山~現在上山很重很難騎有的坡甚至都會想下車推車這是我之前都沒想到過的!
下山是很快很穩沒錯那時候我都很得意改的很好~

那天奇奇鎗王他們都問我說TRANCE這樣的行程夠玩阿昌嗎?
突然我覺得被打醒~這已經超過車的範圍了~什麼車玩甚麼樣的路況!
特別是星期六摔玩阿昌之後~星期天去玩軍艦岩我居然很多都不敢下了有的是下的時候腦筋是一片空白(大概摔怕了吧)
2輪人小達 wrote:
很抱歉~~我想發表一...(恕刪)
小達兄說的的確沒錯. 我一直沒有先改造前叉跟後避震也是這個原因.
那天去跟他們跑了一趟也聊了很久(因為我剛好他們第一趟結束休息才去).
其實TRANCE根本就不適合DH/AM路線. 即使是高手中的高手, 也會看狀況.
全中運的三米落差飛下來的也是因為場地有另外一個斜坡可以做為緩衝. 他們飛過下面那片地直接飛到緩衝處.
否則他們也不會拿TRANCE來這樣搞. (所以說真的要口味這麼重, 就換DH車了啦,
要玩XC/AM, 再用XC/AM的來玩, 所以要一台車搞定全部很難)
也因此我目前發現TRANCE其實比較需要改造的是
龍頭(因為長龍頭真的會造成操控不靈敏), 車手把(可能未來會換)
踏板(C-17抓不太住, 不過目前還OK). 其它部份目前還沒有更換的必要.
我剛查詢了一下.
da bomb有分成以下
combat 40mm角度10 320g
combat迷彩 40mm角度10 320g
fuse 50mm 角度0
DAX 55mm 角度10
Glock 40mm 角度0 210g
不知道差異在哪? 是使用的定位不同嗎?
是不是龍頭越短角度越彎操控性就一定越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