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下坡車技巧???

ts080 wrote:
一般來說土坡車和街車...(恕刪)


又長知識了,解說的很詳盡

ps.可是看到阿亮大的簽名檔就覺得...
了解各種看法,並不斷積累知識。產生不被單純狂熱左右的判斷力。
阿亮再請教一下
你說的RC是指軸距嗎?
但是有時覺得奇怪的是為什麼有的車後三角(後下叉)做的特別粗壯
而有的卻只是跟MTB一樣細細的
而且似乎許多下管都會做的非常粗(上管跟MTB差不多)
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
畢大
RC指的是後下叉的長度
應該是Rear Clearance的簡寫吧....這我有點忘了
是計算從BB到後輪軸正中心的距離
至於管子做粗細則是不一定
看不到的厚度也是影響強度的關鍵
但一般來說...
車廠會依照協助開發的選手來進行設計
像如果該選手在玩法上落地後輪比較吃重(ex.STP的開發者Jeff Lenosky)
或是比較喜歡用點後輪類的技巧的話
後三角就會相對做的比較強壯一些
這種東西完全不一定....
至於下管粗則幾乎是通則了
都是為了支撐住落地的衝擊力
一般來說...在飛落差時下管承受的力量是全車上下最大的
它要承受五通的下拉還有前叉的前扯兩個力量
所以不得不用又大又厚的管子來增加強度
同時重量也就一定會上升.....
這也就是為什麼市面上目前幾乎看不到2kg以下的土坡街道車囉
以目前人類的金屬科技來說....
2kg幾乎已經到達一般玩家要拿來飛的強度極限了
不管是現有的鋁合金6系列或7系列或是各種材料的鋼管車
都是如此
目前真的看到過的也只有某英國小廠手工生產的鈦合金土坡車....
重量只有1.8kg還提供保固
但印像中英磅換算台幣將近八萬塊
八萬買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空架子....也只是少了那換條輪胎就有的三四百克
投資報酬率真的很低
(STP大約2100克....五年保固國外售價也只要三四百美金....八分之一的價格....)
台灣也有廠商試過用鈦合金去做
理論上是可以降低重量且發揮鈦合金耐疲勞的特性讓車子撐更久
但價碼....
真的不是很划算
現在只能等待新材料的誕生
才有機會讓重量往下探....


ps:碳纖維等複合材料已經確定出局
這類車都撞來撞去摔來摔去的
甚至會直接用車架來滑竿
雖說碳纖的強度重量比的確是有機會讓重量再下探
碳纖維的耐撞度拿來做也算是在拿生命開玩笑....
ts080 wrote:
目前真的看到過的也只有某英國小廠手工生產的鈦合金土坡車....


是 charge 的 blender 嗎?
他們的塗裝還真是漂亮啊... 
感謝阿亮,又讓我長知識

basslu你搬家搬完了吧
何時再出來一起參加洽公團啊~~
畢大
在問一下...........

我這台車適合下落差嗎??

150cm以上(我怕它會解體= =)

前差也不知道夠不夠強


有擔心
就不要去試了
以免傷身又傷車
畢大
海之霸 wrote:
這跟有沒有破關沒什麼...(恕刪)




有啊~
中福宮啊!!
騎AM的話就會被海放了~
因為有些路段AM車根本沒法騎....
比如中福宮隱藏路線死亡三斷坡!
AM車就掛點了~~~
永久單車生活館 wrote:
中福宮隱藏路線死亡三斷坡!...(恕刪)

這跟斷魂散之類的東西差不多嗎...
怎麼盡取些讓人不敢靠近的名字...
TENRAL wrote:
這跟斷魂散之類的東西...(恕刪)


不然下次改成俏皮坡,甜心坡,激情坡,性感坡,丁字坡好了
NO DIRT NO FUN..................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