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指的是後下叉的長度應該是Rear Clearance的簡寫吧....這我有點忘了是計算從BB到後輪軸正中心的距離至於管子做粗細則是不一定看不到的厚度也是影響強度的關鍵但一般來說...車廠會依照協助開發的選手來進行設計像如果該選手在玩法上落地後輪比較吃重(ex.STP的開發者Jeff Lenosky)或是比較喜歡用點後輪類的技巧的話後三角就會相對做的比較強壯一些這種東西完全不一定....至於下管粗則幾乎是通則了都是為了支撐住落地的衝擊力一般來說...在飛落差時下管承受的力量是全車上下最大的它要承受五通的下拉還有前叉的前扯兩個力量所以不得不用又大又厚的管子來增加強度同時重量也就一定會上升.....這也就是為什麼市面上目前幾乎看不到2kg以下的土坡街道車囉以目前人類的金屬科技來說....2kg幾乎已經到達一般玩家要拿來飛的強度極限了不管是現有的鋁合金6系列或7系列或是各種材料的鋼管車都是如此目前真的看到過的也只有某英國小廠手工生產的鈦合金土坡車....重量只有1.8kg還提供保固但印像中英磅換算台幣將近八萬塊八萬買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空架子....也只是少了那換條輪胎就有的三四百克投資報酬率真的很低(STP大約2100克....五年保固國外售價也只要三四百美金....八分之一的價格....)台灣也有廠商試過用鈦合金去做理論上是可以降低重量且發揮鈦合金耐疲勞的特性讓車子撐更久但價碼....真的不是很划算現在只能等待新材料的誕生才有機會讓重量往下探....ps:碳纖維等複合材料已經確定出局這類車都撞來撞去摔來摔去的甚至會直接用車架來滑竿雖說碳纖的強度重量比的確是有機會讓重量再下探碳纖維的耐撞度拿來做也算是在拿生命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