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竹北新瓦屋客家講堂-客庄拓墾OffRoad系列課程

阿永 wrote:
感謝奔牛車對的邀請真...(恕刪)


恩,已很謝謝阿永前輩的協助了

慢慢的我也發現OffRoad圈
各車隊的隱性問題啦

各車隊帶頭的人1~2個
如果這些Keyman很忙或是年紀大不飛了
沒再選合適的帶頭者或不玩之前先培養接棒的人選~可能這車隊就慢慢釋薄了
沒新血進車隊,活絡老鳥,老鳥也會愈騎愈懶

所以,唉,如何招募新血
是我們這個OffRoad圈各車隊共同的議題啊

看來我們要聯合籌拍招生短片了~~~汗!
不要再給我看到您的小狐狸Fox在OnRoad逛馬路,牠會得憂鬱症的! 用RockShox在OnRoad的話,就一點不Shox,變成RoadShox(弱屑)
FILIPYANG wrote:
hi eye哈 犇車...(恕刪)


恩,關於Filip團長的建議
其實在寫這份系列課程的規劃案時
哈哈~我曾臥底參加課其他社區大學,登山健行古道班的課程啦!

我臥底社大古道班後發現一些狀況,回報給各位OffRoad圈的先進前輩譬做一下參考
1.戶外課程的確是每隔一週才辦一次,解決大家都有家室很忙的問題,其實可以參考其他社大跟我們很像的戶外課程古道班,它們排的行程更緊密.....我也是隔週排、我還有排半天的研討會、也有趣相關的課程、有室內也有室外,也讓大家不要這麼趕或每次上課都很有壓力,不訪像三通嶺健行目的除了要讓以後各車隊的種子更熟帶隊與領騎要怎麼更仔細互相照應,順便學學這些導覽員的解說方式與技巧,再者家眷(老婆、雙親)是不是要跟著一起健行三通嶺。至於小孩的問題,現在還沒有想到解決方案

※其實以前我跟犇的阿顥威有討論過,家眷(也是家倦啊,也累人的)休閒附屬活動問題,如果我們邊騎車,能像歐美這些家眷也能安排家庭互動,會是相當好的方式

2.相關社區大學登山健行古道的課,像苗栗地區有,苗栗社區大學(又有苗栗、竹南、頭份、通霄分班)、大明寺社區大學
還每次招生都滿班~還爆班,如果舊學員這期沒選退的打算,可能新學員是不可能報的進這門課的,為此他們每個分班,除了有週日班,還加開週六、及週間白天班(此班退休人士、老闆居多)
而問過古道健行的講師們,他們說像新竹區的社大,這種戶外走訪登山健行的課,也是都報名湧躍,很難有新生擠的進去

3.社大師資問題,不用碩博士學歷啦,只要您是那門課的前輩高手,就能成為社大的講師。像古道班上課的內容,,覺得跟我們這圈子越嶺騎戶外騎MTB的模式很像,機乎雷同,只是換個方式罷了,也覺得社大師資水平普普,所以請你們放心,課程是很大眾平民化的,不是像大學裏有報告學習上的壓力,來這邊學習都屬無壓力自動自發的心態來報名參與。
4.學員的組成也來自各方,1/3公務員、1/3退休人員、1/3正常的上班族。
學員到課率問題,基本上長時間的社區大學課程,各地方的情況都一樣的,而到課率又會因為開課的時間別、種類別而有所不同,即便是像假日班的登山健行古道課程,以40人滿額的班級,每次戶外有2/3到齊就算是大集合了,基本上每次每週幾乎只有一半的人來(這些人還繳了報名費、還有班費<整期的中餐錢與保費>),還有只參加過二次活動的同學勒,當然我們這種實驗性又舉指標性的「客庄拓墾OffRoad」課程,我希望第一次辦,每週活動到課率至少能來2/3約10人吧,給客委會第二期社大案子時,替中福宮申請時留個好印象。

綜合上述四點,我才參考社區大學的模式,替OffRoad圈爭取這種,教育訓練車隊導覽種子、並推廣MTB課程帶新手進門,又可以替圈子裏面各車隊多少解決活動的問題、及解決各好手前輩專長苦無用處之便

※至於10/18在竹北新瓦屋那場由羅烈師教授所主持的座談會
不管課程能不能滿班招生成功,開班停不停開,我都會把這場座談會辦成
希望一定要產官學,三方面溝通與展示你要的想法,才能替OffRoad圈請命
產業的部份,在台灣國內,內銷的部份多年來OffRoad圈的前輩們試過無數次了吧
製造商、代理商、貿易商,能投入OffRoad圈的預算與補助真的「很有限」~這是市場機制請大家用平常心看待
商人不賺錢,不可能花錢讚助給你玩樂的!

而官方部份,有政治力、地方派系問題
官要的不就是名與利、還有人脈、人潮、政績不是嗎?這些很簡單達成,只要你OffRoad圈子大,一大堆立委、議員,自動靠過來這個圈子,是個大票倉

最後學界的部份,也是我想努力牽線的重點之一
學界跟OffRoad圈合作的可能只有機械製造相關議題的吧(少數有公路車選手,非OffRoad圈,體院合作的例子),還沒有活動、教育訓練、商業模式創新輔導、地方文化特色
學界喜歡研究探討創新模式、新的議題、有趣的議題,跟經費比較沒什關係,經費大小他們不太在意

以上,論點在台灣單靠產業來爭取OffRoad的資源應該不太有所為(商業利益考量)
官方、學界好好下手,才有機會可能了!
只要洞悉他們各界所需,我相信OffRoad圈,殺很大玩很大是有可能的!

再偏勞filip飛團長及各位前輩們,給點意見
重要是要齊心參與啊!
不要再給我看到您的小狐狸Fox在OnRoad逛馬路,牠會得憂鬱症的! 用RockShox在OnRoad的話,就一點不Shox,變成RoadShox(弱屑)
passatlan wrote:
請問 TR 不是指攀...(恕刪)


以車架強度與路線刺激危險度來說

XC→TR→AM→FR→DH

XC只是輕度越野

TR是指林道車


至於此課程,有三次戶外騎
對初學者的建議是
三通嶺 TR AM路線
紙湖 XC路線
雪見司馬線林道後段 TR路線

XC雖然可以騎,但是如果心臟膽子與技巧沒這麼好的話
不建議新手一些急坡跟著帶隊的人衝著下,我們幾乎也會提醒新手(不論任何車種),有危險處要小心啦
所以,可能XC有一些路段,就是牽車的機率較高,爽度完成度就沒這麼盡興
這只是建議,對於XC車種與入門OffRoad車友人身安全的建議,非常重要!
不要再給我看到您的小狐狸Fox在OnRoad逛馬路,牠會得憂鬱症的! 用RockShox在OnRoad的話,就一點不Shox,變成RoadShox(弱屑)
eye66 wrote:
以車架強度與路線刺激...(恕刪)


謝謝
幾個同事都是 XC 的車種, 但對這個課程都還滿有興趣的
我們看看狀況, 再看要不要報名
passatlan wrote:
我們看看狀況, 再看要不要報名...(恕刪)

有興趣的人就直接報名囉

報名
1.
2.
3.
4.
5.
6.
7.
8.

http://tw.myblog.yahoo.com/filipyang/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