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為什麼前叉頭管不是設計為鎖螺絲可更換式的?我知道有人會說可能是因為強度考量,但是雙肩前叉的其他鎖固部位也很重強度,很多家也還是設計為鎖螺絲的阿,有時後一個固定點還設計多到有三個螺絲耶! 鉚合式單肩前叉的 "肩"也沒強到哪裡去呀!土坡車跳斷前叉肩的照片網路上不是也一堆? 請前輩們解答.
Shapheil wrote:
有人知道為什麼前叉頭...(恕刪)
其實也不是沒人這樣做過
最早期的RST束管也都是用鎖螺絲固定的
而07年的Marzocchi DJ也正是為了你提到的"替換方便"這個理由使用螺絲迫緊的內管
(但束管還是用擠入的)
但為什麼現在都不見了呢?
其實理由很簡單....
為了要做成螺絲鎖固
肩蓋本身必需被剖開
剖開處就會成為一個弱點
受到不管是扭轉或是擺動擠壓之類的受力
力量會想辦法從弱點跑出去
就像你手握一支球棒人家想把你的球棒搶走
搶到最後球棒被搶走的原因99.99%是因為手鬆開而不是手指斷掉
同樣的道理
肩蓋上剖了這個溝也會造成一樣的結果
而這個開口只靠一兩個螺絲在那邊固定
力量是不夠的
所以像那年份的DJ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斷螺絲
不過其實做車就是在見招拆招
螺絲不夠...加到夠就沒問題了
但這樣要達成相同的強度重量就多了太多
而且為了要容納那麼多螺絲
勢必要增加肩蓋的高度
不過現在的單車零件越來越極端
每個東西都做到剛好閃過這樣最好賣
肩蓋加厚的話在一樣的c2a之下衝程就變小
試想
如果用了一堆螺絲和超厚肩蓋做出一個超強的鎖定式束管讓你好拆換
但是一樣的高度人家可以有200mm的衝程你的為了閃肩蓋就只能有150mm
這樣你會選哪個?
不然就是一樣的強度....人家三公斤你五公斤
或是一樣五公斤人家的強度是你的兩倍
你會怎麼選?
不會壞怎麼樣都比壞了可以換來的好
再說
螺絲鎖緊放鬆是會拉扯肩蓋本身的
鋁合金這樣多扭幾次下場絕對不會好
也許束管彎了斷了可以換新的
但是換了一支束管之後肩蓋不一定還能活的好好的
換了新肩蓋又會影響內管鎖在肩蓋上的定位
整組下腳也受影響
到最後也是壞光光
那為何不乾脆就做一次性....比較不會壞又比較輕
壞了就換新的就好了
這樣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高性能的產品
廠商的銷量也會上升同時也可以減少維修部品的庫存以及負責維修的人員
何樂而不為?
還有最後....
其實目前束管的擠入技術已經很成熟了
要壞也都是從其他地方斷或彎
但擠入的束管,內管幾乎不會脫離也不會故障
那何苦走回頭路?
至於為什麼雙肩內管還要用鎖的...
道理其實也很簡單
因為用擠的不好做
一般單肩的內管擠入後在肩蓋上面是不會凸出的
因為有一個墩可以讓他不會再往上被推出去
雙肩如果要這樣做勢必就是要做多重外徑的內管才有辦法
成本會很高
而且雙肩的鎖固點可以分開...受力可以分散不像單肩那樣都集中在束管和肩蓋那邊
再加上下肩蓋和內管之間如果用鎖的還可以調整ride high
所以就將就點先這樣用
要不然其實雙肩的下肩蓋也用擠入的
在維持一樣的強度下要偷個一兩百克並不困難
或是用一樣的重量增加10%的強度
最近調整ride high這種事已經越來越少人在做了
都馬越低越好....因為下坡賽場地的改變最近車子越做越低
等著看吧
雙肩的下肩蓋脫離鎖定的時間不遠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