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上拋看政治面的話,短期之下為了壓低成本那2個品牌必定大多數進口零件,從大陸來,而台灣只組裝。講好聽一點是促進就業機會。其實相似議題在國外的 Autoblog 也常有筆戰討論到底日系在美國生產的車對美國經濟有多大好處 and etc... 戰的可兇了... 而其實在真正有效率的組車廠裡如果為了這種小車其實公司是不可能大費周章多請個好幾千人的... 所以我認為其實這對國內的汽車技術提升絕對沒幫助。這僅是2品牌提供消費者更加便宜的 shopping choices. 而錢收進了口袋裡。當然啦,營業額也是間接可以投資華創啦,以提升長久的效應。我支持 Luxgen 的誕生但反對2部玩具車來台灣,其實只是製造垃圾而已... 台灣因為地小其實是忌諱車輛太多的。沒錯,今天是因為大眾交通管道並不是很完善(台北是很方便,高雄規畫也不錯,其他地方普普),所以機車多,而然後買車變成了好像是一個夢想,就算其實不需要。就連我也避免不了。工作離家只約 9.5km 可是我還是常開車,所以算是自打嘴巴。我只是想到說,是否國產車應該就在 Fit, Fiesta, Swift, Yaris, Colt Plus and etc... 打住而不應該再有更小更便宜的選擇來降低門檻讓汽車滿街跑? 國產車是否針對資源回收的問題多做工夫以讓非常多的 25+ 年以上而且車況非常差的老車車主做更換? 當然,如果是收藏車的話就算了,連我目前也對一些 90 年代初期有某廠牌的車有興趣,也算起來快 20 年了。只是真的,我常看到一些老車車主的開車規矩實在也不佳,不過這是題外話。這些都是有感而言,還有很多想說的再慢慢討論好了。我只是不希望國內的交通在都沒好轉之前卻有更多更小更好取得但不見得安全的車出現,而卻只是某些公司的進帳增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