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幾個月前把車子賣了 想想
還是寫下一些東西好了
畢竟第一臺車就是歐洲車,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法國車"
這台車買的時候是跨年車,車價折12萬,所以空車價約70萬出頭
在2003年的時候,70萬可以買到椅子可以折來折去拆來拆去的進口休旅車
基本上是不可能
加上又有六顆安全氣囊+ABS,全車法國製(跟LV一樣)
雖然說沒啥配備,但是老實說,我還是覺得CP值相當高
我當時是這樣說服自己 反正我會開到報廢 二手價對我而言不重要
所以 就買了 開了十多年 因為只是上下班通勤跟偶爾出去玩,
所以只開了15萬公里
人家都說法國車歐洲車容易壞,小毛病多 那我就來回憶一下有啥小毛病吧
保固內
1.行車電腦 等紅綠燈時突然熄火完全不會動,拖進廠檢查電腦掛點,里程約15000左右 花費0,不過待料20多天
2.方向盤脫皮,原場更換 花費0
3.車頂飾條浮起,原場更換 花費0
4.車內遮陽板鬆動,原場更換 花費0
5.車內異音處理,不過也沒用,反正後來都習慣了,原場檢查 花費0
6.變速箱電磁閥故障,里程約20000左右,原場更換 花費0
保固外
1.變速箱電磁閥故障,里程約60000左右,副場更換 約85000-10000
2.變速箱電磁閥故障,里程約100000左右,副場更換 約85000-10000
2.左後壁震器阻尼斷裂,是的,整枝斷掉,但是其實也可以開,副場更換 約2500
3.排擋線連接斷裂,里程約100000左右,副廠修復 約1500(還好我知道怎樣從引擎室排擋)
4.副水箱破裂,里程約100000左右,副廠更換 約1500
5.水幫浦漏水,其實從里程60000就開始漏水(有水痕)但是因為漏很慢,所以大概到里程100000才修,副廠更換 約3500
6.天棚塌落,副廠更換 約3500
7.雨刷水水管斷裂,DIY 料錢約50元
8.油箱蓋鎖馬達故障,里程約80000,DIY自行拆除,之後油箱蓋就沒鎖過了
9.車門內把手脫落,開門時,就下來了,DIY加墊片鎖上,里程約120000
消耗品
輪胎煞車皮機油那種必需消耗品我就不說了,其他的大概是
1.電瓶 10多年來大概平均1.5-2年換一顆,電瓶消耗量相當大
2.燈泡 煞車燈大燈常壞,方向燈室內燈就沒壞過,也不知道為什麼,大概換過10顆煞車燈10顆大燈吧
3.引擎腳 陸續換了3支,好像也只有3支 大概1500-4000吧 有點忘了
4.霧燈 永遠都修不好,換燈泡換線換燈座,永遠只會好個幾個月,然後壞掉
換車的癥結點
1.實在受不了環保漆,雖然大概5年之後就開始(車庫車)但是我也再忍了7-8年了,全車黏黏的 真的很討厭
2.異音持續產生,無法解決
3.很多不會怎樣的小毛病,不處理不會怎樣,但是就很煩
4.覺得線組差不多快掛了,因為環保材質吧
5.油耗,純市區約7KM
6.電磁閥,變速箱永遠修不好,電磁閥感覺就是消耗品40000就要換
7.冷氣也差不多了,開始有異音
8.水路也開始應該有漏水的情況發生,為啥說應該,就是有時後檢查水位會在安全線以下,但是不管他(我心臟很大顆)
過幾天又會到安全線中央(車況相同 熱車 剛回到家)我也不知道該怎樣解釋
9.感覺車窗快壞了,應該又是環保材質了
10.老婆說他不想開車出門推車回家
說那麼多缺點 也要說說優點
1.空間運用靈活
2.底盤粗壯,買來到現在定位沒跑掉過,底盤零件雖有點耗損,但也無須更換(除左後避震)
3.找到對的外廠,其實維修保養價位真的也還好
4.比一般休旅車操控好
建議喜歡平價歐洲車的朋友
1.要有基本汽車常識,很容易被唬
2.要有追根究底精神,會去研究
3.神經大條 心臟大顆
4.有錢有閑
5.要很有愛 真的要很有愛
所以我現在換日本車 哈哈
因為我有太多事要操心了 車子不要來扯我後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