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手答右是避震器上座嚴重損毀的俗稱,就是以下這些情況:
看起來令車主們害怕吧,嚇得車主紛紛自製保護架:

不只引擎蓋被撐起,車輛也失去前懸端的幾何構造與輪胎正向力,失去導向、避震更不用說開上路了,雖然他是一台三輪車,不過此時硬要啟動只會造成上座失效側輪胎的空轉而車輛失控(因為他沒有足夠的正向力所以扭力都被導過來空轉)。
這究竟怎麼造成的,前端本質是麥花臣或說傑佛遜構造,不管那個稱號都相當咬文嚼字,不過只要記得這種結構避震器的上端固定在車架上,避震器下端固定輪殼上,下圖清楚的表達,雖然你要自己想像上座固定在車架上的樣子。
他的轉向運作方式是 1.隨著方向盤轉動避震器與輪殼也跟著轉動,2避震器與輪殼與垂直線的角度隨著轉動或避震器壓縮稍微改變了。 所以上下的連接結構設計必須是俗稱的萬向軸承以利避震器轉動跟擺動,xantia輪殼與下三角架的接合是用和尚頭,所以滑動範圍是一個椎體,而上座就是今天文中的主角,如果你喜歡機械的東西,這上座的設計值得細細品味...
下圖是上座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各部件的分工:
No.1 的上端孔有自潤軸襯(或是陪林)負責避震器的左右轉動的自由度,No.1另外也是一個大型和尚頭,他的這個和尚頭外罩是No.2
No.2 鎖在車架上固定,並作為擺動萬向結構的外罩。
No.3 橡皮吸收避震器往下方的衝擊力
No.4 功能為防護shield,並與No.3合作完成吸收衝擊
No.5 負責避震器高壓液壓管、液壓球與避震器內管的接合,他會隨著避震器擺動,部分車款與No.1之間隔有自潤軸襯以利轉動。
另外一張示意圖
No.1 與 No.2 的合作提供萬向軸以利避震器轉動擺動外,他還要負則吸收輪胎的震動、噪音與維持行車舒適度,所以兩者是以橡膠黏合,No.1, No.2 與 No.5的結合切面圖如下:
No.1與No.2之間的橡膠正常的狀況下是足夠支撐No.1使他不至於脫出No.2(來自於橡皮向圓面的推力以得到向下的分力)
但是當斷裂老化後,支撐力不夠他就脫出了:



另外一種失效模式是如果你住在海邊或是潮濕的氣候工業大城又受酸雨所苦,No.2的橡皮會受侵蝕,裡面的金屬會鏽蝕,所以就垮台了...



上座破裂絕對是所有麥花臣結構車輛的通病,只是一般金屬彈簧系統上座孔很小,避震器又有彈簧上座支撐所以不會有這樣誇張的破壞,但是一樣無法行車。
但是車主們可以不要擔心,原廠新部品已經加強No.2的防鏽能力,以及重新設定No.1的結構以及橡膠內部材質,提供更好支撐,所以擔心的話撐高避震器檢查有沒有裂,也檢查你是不是新款的No.1,新款是可明顯看到較厚大的金屬環(還是有包橡皮)。
舊的結構:
新的結構:
新舊比較:
除了有金屬網膜片外,還有失效後可扣住的金屬鐘罩:
打完收工。
另外徵求xantia原廠運動版方向盤:
Ps.感謝辜大師提供所有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