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我在歐洲看到的汽車(個人淺見,無批判之意,文多慎入,僅一張圖!)

歐洲,是我夢寐以求的伊甸園。從國中起,每每看著社會課本上的圖片,歐洲是多美的城市啊!無論是拜占庭帝國的風采,抑或西羅馬帝國了興衰,都計載了 人類史上數一數二的壯盛帝國。就在飛機著落的霎那,我知道,我的夢想成真了 ,從飛機小小的窗中,我看到有別於台北都市的繁華,取而代之的是一望無際的稻田。這是阿姆斯特丹,這就是歐洲。感受歐洲那宜人的天氣,心曠神怡。
在歐洲的十天裡,影響我最深的便是歐洲的汽車。地廣人稠的歐洲,汽車只是一個實用的代步工具,在路上很少機會看到Mercedes Benz 或BMW,更難得看到Ferrari和Lamborghini一等一的超跑。路上跑的都是當地較低價的國民車,便宜又耐操。
就車型而言,歐洲常見的Wangon有別於台灣,甚至亞洲的Sedan。那是一種較實用且省油的車型,能反映出歐洲人務實的個性,既耗油又笨重的LSU更是少之又少。
歐洲出現的汽車,很少排氣量會超過2000c.c.。採用的幾乎都是經濟的四缸引擎,並且掛載渦輪增壓器。將引擎效率壓榨到最高,並且研發許多省油科技,以 得到最好的使用成本。相較於美國車,往往使用大排氣量來得到所期待的動力,但伴隨而來的就是環境污染及油耗問題,在高油價的時代已經不再吃香。歐洲街上的汽車,大多都是手排加柴油的組合,這種方式既省油又可以節省大量的維修費用。
歐洲的許多自用小客車都會在車尾保險桿加裝拖車鉤,高速公路上,時常會看到自用車拖著一節旅行車。看了好羨慕,歐洲人可以忙裡偷閒,悠哉的度假去 在台灣雖然有許多旅行車的俱樂部,但是相對於歐洲的普及,還有很大的一段差距。歐洲的計程車多半是使用較高級的雙B轎車或許是在相對低價的歐洲給顧客至上的感覺吧。
在台灣可以觀察出,歐洲進口車所強調的是日本車缺乏的安全系統及美國車無法媲美的省油及燃油效率。在巴黎,是一個國際都市,人民年所得也較一般城市高,所以路上偶爾也會看見價值不斐的超跑及豪華房車,但絕對比在台北還要少。在台北,路上隨處可見的AMG 及M-Power 都是高價的歐洲車,雖然歐洲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車生產及研發中心,但是在歐洲高價車都是拿來外匯的,賣去一些剛崛起的國家,例如中國大陸及印度和杜拜,在亞洲,汽車是拿來炫富的。

我在歐洲看到的汽車(個人淺見,無批判之意,文多慎入,僅一張圖!)
2011-09-15 20:4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歐洲 汽車
消失的931 wrote:
歐洲,是我夢寐以求的...(恕刪)


民族性的不同~

PS:我是有過徑法蘭克福,都是雙B啊?
小弟在德國旅遊時就發現了類似的現象





1.旅行車隨處可見 僅次於掀背車型

2.買車不一定要標配鋁圈 鐵圈也比比皆是

3.冬天換雪地胎後 連鐵圈蓋都不裝回去的也大有人在

歐洲人務實第一 銀粉漆 後座電動窗 恆溫 皮椅 鋁圈 定速 倒車雷達 霧燈 通通可能為加錢選配 但是FIESTA就可能標配5SRS+ESP GOLF就標配7SRS+ESP

然而在台灣 大家都知道國產車商會怎麼搞...




aquaeuro wrote:
小弟在德國旅遊時就發...(恕刪)


這玩意兒~在小弟公司停車場就有3~4台,(德國羅森漢)
每次看到國外的一些經驗分享都覺得很有趣
是我去到另外的星球嗎.....
歐洲車真的有那麼神,那麼無敵?
歐洲對於大城市比較有印象
日系小車數量也不會少
用比例來說很拿抓個精準
不過像是1A2B也不會少見
而且歐洲人用自家的國產車,是理所當然的
日本大部份都是日本車,韓國大部份都是韓國車
以進口車而言
雖然自己也是歐系車偏好者
不過台灣對於歐系車的崇拜倒是異常的誇張
從網路的導向就非常的明顯
"在台灣可以觀察出,歐洲進口車所強調的是日本車缺乏的安全系統及美國車無法媲美的省油及燃油效率。"

==> 這是因為, 在台灣...安全配備齊全的日本車款, 有效率的美國車款
通通買不到....

相較而言, 歐洲車...只要銀彈足
要甚麼有甚麼...


我個人也是"崇拜"歐洲車...
開了七台車了...只有一台是歐洲車..其他大多是日本車及一台美國車

到現在...還對10年前的那台歐洲車念念不忘
光是紮實的底盤, 厚重的車門....就贏了...

是台灣人偏好歐洲車嗎?
應該是市場害的吧.....

aquaeuro wrote:
2.買車不一定要標配鋁圈 鐵圈也比比皆是

這點小弟也是印象深刻
之前去捷克
路上見到日本車:馬三
也是配鐵圈

奇怪
日本車在當地算是進口車
會買的應該是買來炫耀的
怎麼會配鐵圈咧

LiShiShan wrote:
這點小弟也是印象深刻..

怎麼會配鐵圈....(恕刪)


鐵圈沒什麼不好,堅固又耐用,比較醜而已,輪胎抓地力重要,但是輪圈的材質一點都不重要.
很多台灣的仿木方向盤,飾板,LED螢幕 ,電動後照鏡....,也都是台灣商家營造的印象吧 ?

歐洲能造車的廠商太多,日本車在歐洲是小眾市場
大多數歐洲車是手排
還有沒冷氣,只有暖氣的車.
很多車沒有電動車窗, 還要用手搖
台灣的高速公路只能跑110 , 很多人還擔心馬力小, 跑不動 ?


可是你到日本去,台灣流行的日本車型,也全是當地的小眾,很少看到.
最多的是 660 cc 的輕型車.很像台灣的麵包車.

歐洲的車,是實用型的車款當道.
Minivan,hatchback掀背車是主流,3廂四門很少.

台灣是精品當道,買車比較像來是買展品或擺設,貢在玻璃窗內.不是用來開的.

herblee wrote:
﹝恕刪﹞...很多台灣的仿木方向盤,飾板,LED螢幕 ,電動後照鏡....,也都是台灣商家營造的印象吧 ?.

老大,你確定只有台灣人喜歡?要不要多瀏覽幾家國外車廠的網頁看看...

herblee wrote:
歐洲能造車的廠商太多,日本車在歐洲是小眾市場
大多數歐洲車是手排
還有沒冷氣,只有暖氣的車.
很多車沒有電動車窗, 還要用手搖
台灣的高速公路只能跑110 , 很多人還擔心馬力小, 跑不動 ? .


國情不同,氣候不同,工資不同,油價不同等,造成買車用車環境不同。

還有,某些國家,如愛爾蘭,的某些日本轎車銷量可是比掀背車多...

順便提一下,美國還有用 OHV 的,還不是 SOHC 喔...

herblee wrote:
可是你到日本去,台灣流行的日本車型,也全是當地的小眾,很少看到.
最多的是 660 cc 的輕型車.很像台灣的麵包車.

同上,順便加一句,日本買車是要提供停車位的,尤其是都會區。日本開車是很花錢的。

herblee wrote:
歐洲的車,是實用型的車款當道.
Minivan,hatchback掀背車是主流,3廂四門很少.

主流我贊同。
不過還是回歸本質;同上,且歐洲是重視休閒、長假期保障且生小孩有國家奉養等的前提下﹝如芬蘭,男女皆有長達2年的有薪育嬰假﹝國家養﹞﹞,這樣的前提下,買個 MPV 應該剛剛好...
掀背車也因為歐洲城市更新不易,道路狹隘,掀背這款停車方便且載貨量較高的車款符合需求...

herblee wrote:
台灣是精品當道,買車比較像來是買展品或擺設,貢在玻璃窗內.不是用來開的.

應該說台灣人自從裕隆把一堆東西都加在車子而提高售價後,大家都被養大胃口了...
精品?貢在玻璃窗內?除了真的是拿來保值或蓮是車牌都申請不到的以外,還真想不出來有誰家裡買車跟買火柴盒小汽車一樣,還幫蓋個停車塔...
用車環境不同, 買車想法不同, 如此而已. 忘了看哪個節目, 請歐洲的小朋友畫車子,
畫出來的都是兩廂式的車, 跟台灣不一樣.

台灣你要說所有人買車沒有一點點炫耀之意不可能, 對很多人說這是階級, 身份的進步.
地方大的國家(美國,歐陸)汽車是民生必需用品, 沒車根本很多人出門都有困難, 不會覺得
誰買了車有什麼了不起.

不要講歐洲, 我連去日本看到的車幾乎都是二廂式掀背車型, 三廂四門的, 幾乎不是進口車
(雙B),就是計程車... 在台灣很多老一輩還是沒辦法接受二廂式掀背車, 這個觀念就這樣
一代傳一代下去....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