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頭文字 雷諾九號

geog wrote:
簽名檔都說啦xsar...(恕刪)


大大說的沒錯..法系車在山路就算不重改也很好開了..不過還是建議換一下短彈簧樂去會增加喔..
小弟雖然是宜蘭人但是跑北宜說真的也才跑過3趟..不過.小弟的205原廠沒改只換短彈簧..居然可以跑出50分鐘到新店..我跟我朋友都傻眼..因為我只是覺得沒車開快點罷了..到是沒注意時速錶啦.但是我朋友說平均在80~90之間..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再者從宜蘭員山到悽蘭森林遊樂區那邊下山我也只花了30分鐘快40分.不過延路是以80~90過中灣100過大彎40~60過小彎..也可能是為了追bmw 1100的重機所以開快了點..但是下來還是覺得蠻危險的啦..><不過更讓我覺得法系車真的有獨特的樂趣勒..我不敢說我開車很利害..很快..但是我覺得是車子的體質好.底盤穩才讓我可以這樣玩..不過法系老車沒有好的維修點真的很花錢又不好養..這是大家都覺得..可是遇到好的技師我想妳會深深愛上法系老車在過彎的動態..因為有些彎真的只需退檔放油門直接刷過彎道..那種感覺真的很棒..不過在直線上沒有什麼力..><因為小弟才1.4.好想體驗真的205GTI..><..
wst2080 wrote:
該不會傳說中的 LS...(恕刪)
不是LSD喔..差很多勒..^^LSD應該是叫差速器喔..那個跟甩尾比較有關.自我轉向系統在法系老車上才有..新車聽說不是取消就是換另一個名稱吧^^
vrg9199 wrote:
山道外內外,都不如在...(恕刪)

請問是在那的省道阿...我有一個朋友也是開速利他也是沒整理外表..可是他開車的速度真的是至生死於度外.可以說很容易受人挑釁吧..><感覺很不好..上次跟他回台北遇到一輛BMW 525他也是看到525的車速不慢一直追...真是快瘋了..不過最後雖然有超過..不過卻剛好遇到警車..他還不死心..結果...因為雙黃線超車被攔下來..><可想而知..多了張紅單
PSS後輪自我轉向系統確實在平價車種上都取消啦,降低成本吧。我的是最後一批,citroen往後車種可能就是配液壓懸吊系統外的都不會配pss啦,306改307也沒有啦
真的開這種車在山路是種樂趣,有了年紀飆快心臟首先不夠力,在彎路上悠遊倒是挺不錯,全家都可以樂在其中

還有跟砂石車不要跟太近,有時帶上來的小石頭真是搞得我引擎蓋到處是小坑洞
George CITROEN N7 2004 銀色
這讓我想到我98年過年時去台東玩時的情形
當時也在南迴時開我的TOYOTA ALTIS當時時速80.90再跑,
竟然有一台LEXUS RX350從我後面超車,當我追到踏後面時看宜下時速表110
0.0天呀~這是頭文字D的SUV版嗎 = =
我的車都快要開到飛出去了,他還可以一路狂飆,最後連尾燈都看不到......

奉勸各位這段路超車是很違險的,由期山路彎道多,彎道幅度大,砂石車多
車速還是保持在50左右就好,順順開保平安XDDD
有時候遇到這種山神真的要讓一讓,那真的是人比車兇啊!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小光 wrote:
不是LSD喔..差很...(恕刪)


LSD的作用是"避免傳統差速器車輛轉向時,因兩側輪的正向力差異過大導致兩側傳動軸扭力輸出差異過大,造成不良於駕駛的現象",例如說過彎時正向力主要在外側,所以內側輪分配到的扭力會比較大,前驅車會不容易轉向後驅車會車體不規則滑動,(如果說LSD用在甩尾上是讓滑動比較好控制,拿台mini z試看看) 如果殺到內側輪幾乎懸空,著地的一輪會無驅動力,LSD的目的是讓正向力大的那輪也可以擁有夠多的扭力,這樣內外輪扭力差不會過大。PSA老車有類似目的的裝置,只是想法不同,雪鐵龍的液壓系統可以讓車輛即使大幅側傾,左右輪正向力仍然維持一致(液體連通管原理),在配上後輪轉向,煞車車尾下沈系統,更高階的負載阻尼可變跟防傾桿抗力硬度可變系統,讓一台長軸家庭房車開起來像中置後驅的小跑車一樣,開起來非常迷人,但是因為引擎負載大以跑車而言動力不夠,以家庭房車使用者來說轉向時後座承受側向G力太大,乘客往往會心揪一下,因為沒有金屬彈簧而是氣體彈簧,低速行駛時向水床一樣的漂浮感讓有些乘客不舒適(尤其是低速轉向時),保養需求項目比一般車輛較多,所以液壓系統車系並不是賣得絕佳的一款車。
快畢業時,有友好的老師,買了一台206 1.4的,借我開回家玩。一開就愛上了,有夠好開的,下坡過彎時,緊貼一台Tercel,對方都快翻車了(可以看到一邊的後軸與身車快脫離),我還有心情替他擔心,趕快踩煞車離他遠一點,怕他壓力太大,被逼到翻車就不好了。

還有一次下交流道時,不知在想什麼,結果錯過過彎點,趕快轉方向盤,結果轉的有點多,感覺差點要出去了,結果竟然就這樣彎過去,連煞車也不想踩,因為那種過彎感,真是太妙了,心臟一直跳,但是又很爽。跟VW Passat完全不同,如果是passat肯定是大堆頭加要踩煞車才救的回來。

後來才漸漸了解車子,才知道法系車過彎真的很強。
卡文陳 wrote:
正確的說法是這套後輪...(恕刪)


基本上不管是叫PSS或是ATC都是慣性後輪轉向系統...其實跟honda prelude這類車的 4ws 後輪轉向系統要區別。

PSS的結構設計是讓後軸擁有副車架,(比如說前副車架是我們熟知的工字樑),後副車架與車體的連結機械結構就是依靠物理慣性所創造出的一種後輪轉向機能之所在,前後方都有連結,也有偏穩定跟偏靈敏的兩種設計,一種是比較穩定一點的,前後方的硬橡皮連結較匝實,副車架也是剛性較好的鋼樑結構配置在房車如

x1的後副車架結構


另一種是比較靈敏神經質的配置,如

saxo 106的後副車架


這樣的結構讓你快速進彎,或彎內煞車,車尾因為慣性往外甩出而去驅動後輪轉向,如果在轉向不足時的狀態,會讓後輪前端受到跟轉向同向的力,所以後車架整片迴轉位移,讓前後輪都向同一邊轉,所以車體重心會往轉向方滑過去,但是如果特意的過度轉方向盤或是其他方式造成暫時轉向過度(其實還是一種轉向不足,車體移動方向非輪指向,只是比正常入彎線還向內,車體大幅轉向),讓車尾大幅度甩出,會讓輪胎後側受力往轉向反方向轉,在反打方向盤前後輪都指向彎外側可像後驅車一樣甩出,可以底下的影片觀察他的做動...

Saxo


xantia 利用取位造成車尾大量重量轉移甩尾


由於pss是高速運動下的慣性運動,目前難有影片去描述後輪動態,只能看示意圖,一般見到的示意圖都是畫得好像輪殼在轉,其實是後軸副車架在轉。PSS解決轉向不足的示意圖如下。



連續S彎的確是他的精髓讓你出彎進彎,如果因為轉向不足就往轉向滑進,如果轉向過度修正方向盤就往路線外側滑出,達到轉向中性的操駕,這樣開起來去感受G力很爽快。

因為後副車架要轉那邊是跟重心移動切線跟車體方位相關的,這樣可以決定分力多少,所以改變橡皮硬度就可以改變轉向所需的分力藉此改變轉向特性...


honda prelude 的 4WS


廣告影片


停車迴轉好幫手


轉向超靈活


另外提一下honda prelude的後輪轉向系統是比較高階的,或是說他的系統的切入動作是比較主動的,這類4ws系統,已經由利用慣性的機械結構演變到配備後輪轉向ECU系統的電子液壓或步進馬達系統,由方向盤角度速度煞車等等輸入精密計算去決定轉向角(G37),他後輪轉向機構是類似前輪轉向機構有別於PSS,作用如下

在慢速或大方相盤角度時



在高速或小方向盤角度時



所以原地迴轉方向盤時會看後輪,先擺正在小幅度轉一邊然後轉向另外一邊

台灣南部有一群prelude愛好者,雖然說在台灣引進具有4ws的車不多,但是有他的魅力所在...
特別在利用技巧讓車輛暫時轉向過度時在反打方向盤可像後驅車一樣滑出的駕駛樂趣...

Prelude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