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站長 wrote:
可以過阿,行照又沒寫...(恕刪)
這要看驗車時監理所有沒有專案了,監理所驗車是的確曾經有執行變箱型形式確認檢查的專案,很抱歉如果你改了,那就要出示施工單位是甲級廠的證明,請他們開立是不可抗拒的因素要改變速箱型式的證明,周邊的民間驗車廠也會注意但是口頭講一下還是讓你過。
一直對”開手排換檔踩離合器,遇到塞車會鐵腳,腳抽筋”之類的說法,感到存疑~~這樣說的人真的是會開手排車嗎(這裏指的不光只是換檔不會熄火,沒有頓挫)?即便是時速20Km以下的嚴重塞車,1檔小補油門使車前進,接著空檔滑行,左腳離開離合器踏板休息…視車速變換不同檔位加上適度的空檔滑行,怎麼會累?!要說腳抽筋,自排車右腳踩油門,剎車踏板的時間遠高於手排車的左腳踩離合器,豈不是要抽筋抽到下車就掰咖?唉!乾脆發明一種連油門,煞車都不用踩的車吧!
其實台灣手排沒市場嗎?那為什麼還有一堆15年以上的老屁股手排在死撐著?
F出的手排為什麼叫好不叫座?先撇開品牌形象不談(如果H, Mi, Ma出,銷量絕對大不同),膚淺地以為手排=飆車(難聽的說法)=運動、熱血(好聽的說法),這樣的行銷策略也是失敗的主因,手排市場本就小眾,F的行銷策略卻是鎖定小眾中的更小眾~~以前會選手排(國產),要的就是較低的維護成本,稅金和油耗…等,動力輸出反而只是bonus
Moonlighting wrote:
我開手排,我不懂什麼是跟趾?現在也不會去跑山路殺彎(老啦),開了17年的座駕今年才換變速箱(450000Km)~~外匯的,再+排檔桿總成+離合器片+壓板,花了16張小朋友,這車如果是自排車,大概200000Km就得報廢,也不值得再修它。
一直對”開手排換檔踩離合器,遇到塞車會鐵腳,腳抽筋”之類的說法,感到存疑~~這樣說的人真的是會開手排車嗎(這裏指的不光只是換檔不會熄火,沒有頓挫)?即便是時速20Km以下的嚴重塞車,1檔小補油門使車前進,接著空檔滑行,左腳離開離合器踏板休息…視車速變換不同檔位加上適度的空檔滑行,怎麼會累?!要說腳抽筋,自排車右腳踩油門,剎車踏板的時間遠高於手排車的左腳踩離合器,豈不是要抽筋抽到下車就掰咖?唉!乾脆發明一種連油門,煞車都不用踩的車吧!
其實台灣手排沒市場嗎?那為什麼還有一堆15年以上的老屁股手排在死撐著?
F出的手排為什麼叫好不叫座?先撇開品牌形象不談(如果H, Mi, Ma出,銷量絕對大不同),膚淺地以為手排=飆車(難聽的說法)=運動、熱血(好聽的說法),這樣的行銷策略也是失敗的主因,手排市場本就小眾,F的行銷策略卻是鎖定小眾中的更小眾~~以前會選手排(國產),要的就是較低的維護成本,稅金和油耗…等,動力輸出反而只是bonus
認同

手排開久了,真的遇到塞車也不會抽筋,只要排入一檔,慢放離合器踏板讓車子蠕行,遇到前面又停下來時,左腳踩離合器踏板到底,右腳輕點煞車將車煞停;若前方車流忽快忽慢,就不要緊跟在後,留半台車空間當車距,一來避免追撞,二來不用一直急加速急減速,比較輕鬆。反而自排一直用右腳在踩油門、踩煞車,更快使右腳抽筋。
國內車商對手排車真的不會行銷,只會針對年輕族群,進些手排小車、性能車,使手排停留在年輕人開的=>運動、熱血(好聽的說法)=>飆車(難聽的說法),一堆人在網路上喊說進來我就買,結果喊的很多都是買不起車、養不起車的年輕人,買得起、養得起車的卻都是有家庭的人,對於小車、性能車根本不適合,造成叫好不叫座。
歐美系統受害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