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天下午, 下了一個禮拜的冰雨總算停了. 我們這種人一週不騎就會抓狂的. 上週一寒流來, Mission Peak 一半都是白的. 下午一直要找理由蹺個班上 Mission 的. 畢竟在雪襄騎登山車的機會不多. 結果理由沒想好雪倒化光了.
所以這個禮拜一直有點悶.
今天雨停了, 山的上半身還在雲襄面. 趁著空檔我上路了. 到了登山口, 看到兩個剛下山的泥人勸我回頭算了, 說走都很難了騎車幾乎不太可能. 最近他們在 60% 的路段灑滿了碎石子. 這是可愛又可惡. 可愛是沒有泥, 可惡是輪子陷入一吋在碎石襄, 我得花更多的力氣. 這條路本來就已經陡得不盡人情了.
另外 40% 沒有舖碎石的就是不折不扣的爛泥了. 如果你爬過 Mission, 你應該知道這襄是牧牛區, 泥濘地被成千上萬的牛蹄踩得坑坑疤疤的. 我的輪胎就在這牛蹄印的泥巴中轉三圈前進兩圈的情況下慢慢往上爬. 這條夏季時天天爬的路這時候真的像天堂之路.
不到十五分鐘, 下雨了. 我開始想藉口讓自己無怨無悔地回頭. 接著雨更大風更強了. 安全帽的透氣孔這時候全成了集水口, 聚溪成河從我臉上流下來. 說來你也許不信, 我可以手指凍得僵硬, 但額頭熱得冒汗. 因為平均 14% 的爬坡率加上稀泥. 我從來沒有爬得這麼苦過. 所以汗水加溪流般的雨中從額頭流下來遮住我的視線, 我還得不停地單手操車, 另一手當雨刷用. 我告訴自己, 過半就回頭吧, 何苦呢?
過了 50%, 面對 24% 的爛泥坡, 我開始變得固執. 這突然變成事關榮辱的個人名節問題.
說實在的, 我不知道怎麼爬上去的. 我低頭看著那沾滿泥巴而變得比胳膊還粗並一直刮到鏈條的後輪不停打滑又轉空. 我心想若失速倒了會很慘. 我會來不及脫卡, 然後倒在泥裹, 並且從此不可能再回到踏板上. 接著我騎進雲霧襄, 能見度只有幾公尺. 在一片白茫之中居然迎面出現-個亞裔長髮美女, 讚了我一句 "Great job! A plus!". 我定了神回頭, 她已經消失在白茫之中. 還好, 她好像是用走的, 不是飄的.
近頂的時候, 風雨更大. 我真正地後悔為了省那點錢沒在 REI 買冬季手套和夾克而到 eBay去買. 那個死慢的商家到禮拜三才出貨, 害我要下週才能收到. 我現在這些溼寒凍之苦全是白受的.
疾風勁雨白霧茫茫之中我花了 75 分鐘走完了平常 50 分鐘的路. 這一趟好苦... 好累. 不過腳沒落地, 在這体力年不如年, 幾乎與貨幣貶值同速的情況下, 我還是有些尊敬自己. 這種天, 爬山的沒幾個, 騎車的, 就我一個.
下山, 雨更大, 只有一個字... 冷. 輪子越滾越粗, 連車架都容不下了. 車子最少重了三磅.
我從手套到襪子都是濕的. 手指頭凍得竟然拉不動剎車. 我滿腦子想的都是回到家我要好好泡個澡, 然後去小肥羊痛吃一頓.
onefun wrote:
美女那段應該不是真的吧
一大半是真的啦. 只是也許不美罷了. 因為我根本沒看清長相. 下雨天單獨去爬山而不去 Christmas shopping 的大概都....... 不過 Mission peak 上怪人很多是真的. 我自己也在內.
另外上網找到週一下雪, 有人騎車上去拍的照片. 很痛恨我 miss 掉了. 2006 年也下過一次大雪.
我蹺班趕上去也晚了一步. 雪沒看到, 人差點凍死因為那次我沒有 leg warmer, 穿的是短車褲,
手套也是半截的.
這些人才真猛, 也很 lucky, 大概一早就上去了. 不用上班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