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好有幾位新車友都發現了車子騎乘上的問題, 以下是小弟我這一兩年來騎車的心得跟各位分享
首先. 是車架調整的部份.
確認您的車架尺寸是否fitting. 這部份有幾個地方需要作確認
1. 座管高度 :
a. 人跨在車架上, 胯下不會接觸到車架. (接觸到就是車架太大了)
b. 人坐在坐墊上, 可以調整座管長度讓腳跟(或者腳的正中央)踩踏版到最低點的時候腿剛好伸直
2. 坐墊前後位置:
將屈柄調整至與地面水平, 以腳掌的前段(腳趾後面一點點)踩踏住踏板, 膝蓋中心往下的鉛錘線要剛好穿過踏板正中央
3. 以手肘輕觸座墊前端, 手指尖端要剛好觸碰到手把 (可以加減5cm, 根據個人習慣調整)
4. 手把寬度是否適合:
將兩手順暢的往前伸, 看看手是不是剛好握在握把上, 如果沒有請視情況更換手把或者
裁切手把 (一般這跟肩寬有關, 跟身高比較無關)
接著以下是幾個騎車的要領
1. 身體像貓一樣弓著但並非駝背
2. 雙手手肘微彎(不可以緊繃著將雙手"撐"在握把上)
3. 踩踏的時候將身體70%的力量壓在踏板上, 20%在坐墊上, 10%在握把上
a. 因此可以將體重的重量壓在踏板上造成前進的動力
b. 因此減輕座墊與坐骨接觸的力量, 達到座墊用"靠"的精隨
c. 輕扶握把使手麻現象減少, 也可以更靈活的操控以及吸收路面的震動
4. 上坡的時候的應變
a. 身體向前引, 將雙手輕輕的扶住握把用腰部的力量往下踩.
記得迴轉速的重要
b. 當車子翹頭的時候, 切記將身體往前壓, 縮短身體跟手把之間的距離
5. 下坡的時候的應變
a. 將雙手往前推, 身體重心後移, 將重心與龍頭的距離拉長, 增加穩定度
b. 身體放軟, 雙手"輕輕"扶著握把, 以應變突如其來的坑洞或震動
c. 必要的時候雙腳穩穩的踏在踏板上, 千萬不可以踩踏, 屁股微微離開坐墊
d. 過彎前務必先減速到安全速度, 接著再看清楚路線以後穩穩的過彎
e. 轉彎的時候內側腳在上, 外側腳再下, 利用身體的重心轉移來過彎
f. 記得下坡70%前煞, 30%後煞, 前煞用來控制速度, 後煞用來穩定車子.
必要時可以練習後輪煞死甩尾技巧(此用於極度濕滑的下坡)
6. 遇到坑洞的應變
a. 將屁股離開坐墊
b. 雙手輕輕扶住握把
c. 如果坑洞比較大的時候, 再碰到坑洞的那一瞬間將車頭往前推. 車子就可以順順的"飛"過坑洞
d. 利用手以及身體的吸震減少車子被坑洞撞擊的衝擊.
以上是目前想到的, 其它請其他高手補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