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1 天氣晴
自從幫女王選購單車入手之後,一直有個魔音在耳邊環繞…「我要騎車~我要騎車~我要騎車~」,且她又中摩比兒零壹的遊記毒,沒有哪兒不想去地!在被無情炮火猛攻之下,計劃在元旦休假時期,來個絕地大反攻,哈哈哈!長途單車旅行,應該可以讓你暫時不想跨上單車吧!
計劃是兩天一夜的行程,第一天走河濱的自行車步道到八里,然後接台15和台61,沿路走濱海,中午預計在永安漁港大快朵頤海鮮一番,下午到新竹後,看時間,把南寮漁港的行程排在當日下午,或是隔天上午,回程路線,就沿縣道118到關西,切回台三線回台北,若時間較晚,就上永寧捷運站即可。
早上六點半左右,這兩天剛好遇到寒流,冷到手發抖,抖到連防手震的功能都失效了。
新海大橋的自行車引道,加上中和到板橋沿路豆干,考驗著我老人家的臂力跟屁屁的柔軟度。
又好不容易把車牽下橋,下次試試走中正橋好了。
回望板橋五根大蠟燭,2009年的元旦日出,我們在這裡許下新年願望。
平安、快樂,要一直在一起。好!一次滿足簡單扼要的三個願望!
哈利路亞!義大利復興時代的油畫作品,活生生呈現在世人眼前,還在沉溺在溫柔鄉的各位,恐怕錯過這景色,下次相同view,不知是何時?
阿札中的女王,在三重疏洪道苦受東北季風,速度一直提不起來,也難為她了,腳力是她目前的弱項!
找到機會避風,就先讓女王殿下休息,必竟逆風下騎行,若沒有習慣高轉速的踩踏先,體力的耗損會比想像中的快很多。
元旦早上的八里,冷冷清清的人潮,似乎昨夜狂歡後的人們,還在睡夢中未更醒。
「姐妹雙胞胎」,平常大排長龍沒機會,快趁這時候買幾個嚐鮮一下。
不知道這「31年老店」招牌,是不是今天才換掛上去的。
新鮮的天然食材,比起其他店家開業準備,這也是讓他們的芋頭餅聞香遍傳的祕訣。
口味種類很多,這對我們早起的單車客來說,真的是太讚了!買了幾個打算路上吃。
女王的座騎「藍藍香」…(她本人取的,跟我無關!)
今天全副武裝,嚴然發揮了長途旅行的功能。
這裡得慎重說明一下,台15線十三行博物館附近的小七,得在這裡打理準備好,不然等會就找不到洗手間了,尤其是對女性車友來說非常重要。
十三行傅物館戶外人像,搞怪自拍一番(18禁…)
十三行傅物館戶外人像,搞怪自拍二番(也是18禁…)
十三行傅物館戶外人像,搞怪自拍三番(被逼的18禁…)
十三行傅物館戶外人像,搞怪自拍最後一番(還是18禁…)
「2009年第一屆太陽門盃單車賽」-冠軍衝線(天超冷、風超大,能穿的全上身了)
亞軍也出現了!
「敢問女王殿下,奪得2009年太陽門盃單車賽亞軍的心得?」
「下次要把冠軍幹掉…」(總共也才兩個人參加)
越過太陽門,接下來射箭項目(另類鐵人?古時原住民真辛苦)
喂!~人家指定的不是飛行項目吧!
玩夠了,上路吧!沿縣道105騎到台北港附近,在這裡小迷路了一下。
台15線13km處,沒說還沒人知道這裡是垃圾焚化場。
我們打算此行做個遍吃遍喝團吧!~
台15線的這裡開始看到海了,在九降風的順勢下,速度可以快很多,就算如女王新手般,均速也可以在25km/h以上。不過風大到在旁邊講話都得用喊的…
「嗯!這張拍得不錯喔!~」
「當然!還不都得看是誰掌鏡地!」
上次車帽不合事件後,同遊時我們兩的車帽就一直交換著給女王戴。
台15線車流量少,紅綠燈更少,幾乎荒涼到像外星球一樣!若沒有準備好隨身補給,還真不能輕易嘗試呢!
女王殿下單車之旅,正式跨出外縣市的第一步,來到了桃園縣,看她興奮的表情,將來還有其他地方等著妳遠征呢!~
「瞧!我的pose擺得比妳好吧!」
「叔叔有練過,小朋友學不來地!~」
即使慢慢騎,靠著順風,下午一點也可以騎到永安漁港,繞了一圈,看來就這家熱炒的人氣最旺,午餐就讓這家店老闆來打理吧!
兩個人點了六道,正所謂「食量反應了運動量」
魩仔羮是必點,炒麵其實可以不用,因為他們的白飯是免費無限供應的…
事後諸葛:
《高平海鮮》
位於永安漁港觀光漁市大樓內的高平海鮮小吃,40年前就開始在漁港附近的自宅賣起雜貨及海產小吃,得漁港地利之便,以新鮮、便宜又味美的海產小吃聞名。如今輾轉遷來此地,雖增加了不少租金,但由於老顧客的長期支持,使一度想調高價位的老闆娘仍維持原價,因此不管平日或假日總是吸引著大量的人潮,為漁市內人氣最旺的小吃店。
「炒魚肚」是老顧客們必點的菜餚,是用上好無腥味的鯊魚肚加上九層塔、薑絲、辣椒、黃豆醬、沙茶醬等炒成,魚肚鮮脆咬勁佳,淋汁香濃微辣,極為入味爽口。另有「炒海瓜子」乃以同樣的佐料料理而成,海瓜子肉鮮美、肥嫩,亦極受歡迎。「炒蝦仁」為鮮美白蝦加上米酒、薑絲川燙而成,肉質豐厚脆香,鮮味十足。「鮮魚湯」乃以嘉臘魚加上米酒、薑絲、蔥等煮成,清淡鮮香、肉酥料多,是佐菜的好湯。
(資料來源:【農業易遊網】http://ezfun.coa.gov.tw/view.php?theme=food&id=H_120394184_20041107135554&city=H)
飯後杯盤狼籍。
「吃那麼多,會不會變胖啊?」
「放心!待會兒我們還有的騎呢!」
風還是很大,氣溫還是很冷,風衣都捨不得脫。
新屋綠色隧道,沿者濱海的防風林所建,最南端還有個忘憂門。
「嘴巴張那麼大幹嘛?」
「打哈欠…騎太久平路,快睡著了!」
「又犯爬坡毒癮了喔!」
下午三點廿分左右,進入竹北市,鳳鼻隧道
下午四點,先趕到南寮漁港,想說趁著夕陽,應該可以看到美景。
希臘式建築,這倒是跟北海岸有點像。
時間已晚,十七公里的自行車道我們並沒有騎,得先填飽肚子,然後往落腳的地方騎去。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一邊安撫著女王空肚子情緒,騎著車逛了一下,在找具當地特色找上了這家。
「快拍…你還有十秒鐘~」
最近女王殿下對美食近拍超有興趣地…
「鳳梨蝦球~一樣十秒鐘,不然第十一秒你只能拍到盤子了!」
「真的…下一秒只剩盤子,跟睡著的豬…」「先生,你的咖啡快涼了!~」
事後諸葛:
《海岸風情咖啡館》
由一群接受漁業局及農委會輔導的家政班成員所創設,原本想在東大路成立咖啡簡餐店,但是與當地的海鮮店有點不搭調,所以選擇了當時尚未整治的舊南寮漁港邊的房子開始經營,經營者都受過家政班的洗禮,所以非常注重健康與養生,因應在地的情況,將一般的3低1高(少鹽、少糖、少油、高纖)發展成3低2高(加入高鈣),因此2006年在台北世貿的美食展中以六道菜參與比賽得到第一名,這可是功力的展現。所有餐廳內的餐點都是自己設計研發的。
海岸風情的風味套餐有一般及季節性的兩大類,季節性的海鮮是以當天在市場中買到的現撈漁貨,自然新鮮而且經常在變。
(資料來源:【大台灣旅遊網】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4&SubjectNo=40603)
最後我們騎回竹北市,落腳在明新大學附近。
運氣好,事前沒做功課,午餐和晚餐還都吃到當地特色大餐,有時還真的得好好利用一下,騎車練出來的觀察力才行!
--------------------------------------------------
20090102 天氣晴
睡到九點,持著早餐卷,喀了一頓,又自己包了兩套土司外帶(沒人管的餐廳?)
拖到快中午才出發往回程的路上。
落腳汽車旅館,最大的好處就是停車「超…方便」,我想…在這裡停廿輛單車應該都沒問題吧!
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十人房…?
昨晚到這裡時,已破百於無形之中。
「什麼?破百了…好像沒什麼感覺!」
「當然,這得歸功於東北順風;不過今天就沒那麼簡單了喔!」
好!出發!計劃上沿著台一線切進縣道118往關西前進。
沒想到…剛到縣道118,這招牌吸引女王的目光。
愛香蕉成痴的他,當下就買了一串。
自助式的,還得準備好零錢喔!
女王殿下投下那神聖的一塊錢
防抽筋、先吃根吧!~
「怕抽筋的應該是我吧!~你先吃個什麼勁呀!」
得到臨時的香蕉補給,繼續往關西前進。
引我們注意的這可愛的小朋友…?
原來我們到了關西仙草工廠,靠…當然也要來個吃喝一番!
關西的名產,怎能放過…
不過,裡面遊客超多的,我只能搶到一個仙草發糕。
「社長真遜,我起碼還有燒仙草~」
回到台三線,頂著強勁的東北風,腳力不好的女王,走走停停,均速連10km/h都很難維持,對這新手而言,確實吃盡了不少苦頭…
經過台四線的溪洲大橋。
「等一下,你知道這橋經過的是什麼嗎?」「就是石門水庫喔!」
「好難騎喔,風超大,我都快被吹走了!什麼,這裡就是石門水庫喔!我這樣也騎過來了耶!」
經過大溪,時間關係沒進老街,繼續走台三線趕路中。
「耶!I GOT IT!333!」
晚上六點廿分,空肚子是沒法騎回家的,停留在中油附設的商店吃碗泡麵再上路,這間中油商店外竟還有雅座可休息!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我們還要騎多遠的路?」
「嗯~大約再十公里吧!」
旁邊的重車車友正發動引擎準備離開。
「噗!轟~轟~轟~」
「幹嘛自己配音自HIGH什麼?」
「這樣感覺比較有POWER!騎起來比較有力嘛!」
晚上七點半搭上捷運永寧站,結束女王兩天來難忘的行程。
「今天的逆風真的很難忘,有坡就算了,還加上逆風,騎起來整個無力。」「啊!你呢?有什麼難忘的?」
「有啊!永安漁港的生魚片,和南寮漁港的鳳梨蝦球。」
「呿!只知道吃!小心吃多了長得跟海產一樣!」
「你也一樣啦!香蕉吃那麼多,已經跟猴子一樣了!」
歸算一下,兩天總共騎了快兩百公里,騎乘累計破十二小時,第一次女王殿下破了自己的紀錄。
「累不累呀!接下來的週末,要不要休息啊?」
「不要,星期日帶我去騎風櫃嘴啦!好想去騎騎看喔!」
「啊~是!女王殿下!」靠…她哪時變成怪物了?
平常她並沒有運動的習慣,所以當初找車的時候,除了依他的需求外,還找比較輕的齒比,最小盤30T,後飛輪最大32T,若以登山車來算的話,差不多跟G牌的YUKON一樣,這樣對爬山路會比較適合。
剛開始練的時候,就拿中社路的4km緩坡來練,距離雖短,但對初學者來還是很吃力,就算有變速器的應用,剛上800m左右,就抓免子又抽筋…。

還好距離不長,半牽半騎到頂,還好有不錯的view,成就感就慢慢養成自信心了。

隔了一週後,同樣路線再騎一次,明顯進步很多,頂多就是停下來喝個水,就再上路了。
之後還騎過聖人瀑布和北宜的海倫咖啡,一些行程零零總總還不到十次吧!她才慢慢把車子的性能摸熟,然後就是這次的行程。

一方面是小弟的刺激,自去年四月後開始騎車,練車,五月上阿里山,九月上武嶺,十二月上陽明山,沿途拍照回去給她聞香香…讓她對這運動產生響往。
鼓勵和自信的建立是最重要的,我都跟他說:「像比中社路還軟的南深路,我第一次騎,也是騎到腰酸背痛,腿都抬不起來。」(事實)

還有像:
「北宜的海倫咖啡,我第一次騎,騎到快往生了!妳今天輕輕鬆鬆,竟花的時間跟我一樣!」(事實)

最後就是:
「沒有人一出生就會走路的啦!何況是騎車爬山、長途旅行呢!多騎多學,就ok的啦!」

重點就是鼓勵多於責備,基礎教學一定要,像變速要領、座塾高度調整(這她也花了不少時間才適應),最近是小弟在要求她的姿勢調整,上半身常常太僵硬了,這樣長距離會很容易疲憊。

還有最要緊的,剛開始學爬山路時,絕不能放她一個人在後面,最好是在後面跟著壓隊鼓勵,還有一些提醒和叮嚀。
不過,現在她的胃口也大起來了,到處上網找路線,找景點,隨便拉一下,就是一整天的行程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