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上個月20幾號時,公司無預期宣布要解散,我接到通知說工作只能到11月中,這個晴天霹靂的打擊,真的讓我頓時跌入谷底,想想現在時局那麼樣的差,失業該怎麼辦?恍恍惚惚過了一個月,也壓根忘了有這個「4+2陽光生活」體驗活動!因為…現在我哪還有陽光啊?

前幾天接到主辦單位電話通知,恭喜我雀屏中選可以參加這個活動,同時詢問我是否有時間可以參加。挖哩勒…這個時候恭喜來得莫名其妙,讓我一下子真的接不上話,算了!想想對方哪知道你現在的窘況啊,本大爺現在什麼都沒有,時間是蠻多的啦,因此,就答應赴約,安慰自己或許出去走走心情可以好一點吧。
------------------------------------------------------------------------------------------------------------

這次活動須先到濱江街中華三菱集合,一起出發到八里左岸自行車道,到了現場發現,當天只有二部自行車參與,一下子感覺好像這個活動是專門為我量身訂做的一樣,頓時虛榮感油然而起!
此次中華三菱提供Mitsubishi Outlander休旅車做為活動主角,突然我想到最近電視上猛打的那則廣告,一家三口出遊,男主人故意在旁人跑步過去時坐在車尾門綁鞋帶,車友騎車經過時才動手把自行車搬上後車廂,道盡男人愛現的天性,的確蠻讓人會心一笑的。
言歸正傳,既然廣告上說可以將自行車直挺挺的放在後車廂,那為何我到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準備裝上攜車架?正在納悶時,他們為難的解釋說因為一般登山車是放不進去的,因此…所以…。這時可能會有人跳腳囉!那不是廣告不實嗎!奇怪?人家可沒說什麼車都可以放進去喔。事實上他們也真的找到一台可以放進去的自行車啊!廣告嘛!參考即可。
緊接著就看工作人員說明Mitsubishi Outlander攜車架的裝法,據工作人員表示,這款攜車架是專為Outlander設計開發的,因此,拆裝都相當簡便,約5分鐘即可搞定。的確,看他邊說邊跟大夥解釋,花不到10分鐘,就將我的BB(Blue Boulder)裝上車了,至於組裝過程,小惡魔特派員有一篇較詳盡的解說報導,大家可以前往觀賞,這邊我就不再贅述。

↑安裝、固定攜車架

↑小車上大車

↑固定自行車

↑搞定!感覺還不錯喔!

↑至於另一位車友的小折Halfway,當然要給他放車內囉!
緊接著,二部Outlander直接開往八里左岸公園,因為非假日,路上車不多,而主辨單位提醒裝上攜車架後車輛限速為100km/h,因此沿途邊開車還邊注意我的BB狀況,深怕一個不小心飛掉個輪胎或椅墊什麼的!

↑左岸公園邊附設收費停車場,對4+2車友來說挺方便的。

↑Halfway組裝好後就要正式出發囉

↑這條自行車道採人車分離方式設計,感覺很舒服。但是,說真的,那天的天氣真是冷到爆!如果下車沒先來個5分鐘暖身操,還真怕會腳抽筋。
先簡單介紹一下左岸公園,公園前方沿淡水河修築的木棧道約280公尺長,周邊設施景點包括左岸碼頭、左岸會館、老榕碉堡、左岸劇場、自行車租借站,公園還規劃了籃球場兒童遊戲屋,綠草如茵的寬闊綠地,相當適合全家大小假日出遊。

↑經過縣府重新修築後的左岸碼頭,具有一種相當特殊的風情,是藍色公路自淡水漁人碼頭搭船至八里的上岸處,成90度的木造碼頭步道,常有新人在此拍婚紗照,說真的不仔細分辨,還以為是在哪個歐洲的風情小鎮哩。

↑伴著木造碼頭拍照感覺特別有味道

↑雖然沒有點點漁火,但入夜後對岸淡水人家的燈火開始閃爍,真會讓人恍如置身童話故事裡。

↑老榕碉堡原屬國軍一七八旅的營區,廢棄閒置的軍事碉堡,目前已被改造為藝文小站,披著迷彩外衣的碉堡現為觀景瞭望台,可欣賞對岸明媚風光,可惜正在施工保養,無法進入一探究竟。

↑公園內設有公共自行車租借(圖左方處),臨時起意到此一遊也可享受追逐夕陽的樂趣。

↑寬敞、筆直又平坦的自行車道,加上沒什麼行人,騎單車無拘無束。

↑陰暗的天氣倒是讓場景增添幾許深秋蕭瑟意味

↑在這條車道上沿途有相當多的特色餐廳,找個臨窗的位置,邊吃邊欣賞河岸美景,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

↑沿途景色相當不錯,轉個彎不經意又是一幅讓人驚艷如畫的美景。

↑續往前行,沿途會經過衝浪碼頭、雷朗園區、水筆仔公園直到挖仔尾自然保留區,這段濱臨出海口的沼澤區,保留了相當豐富的海岸生態與自然資源。

↑衝浪碼頭還真的有人在衝浪,當天溫度大概只有17、8度吧!

↑雷朗園區內的攀岩場

↑德國動力彈跳設施,感覺好像蠻刺激的。

↑自此開始一段生態探索之旅,圖為水筆仔公園休憩涼亭。

↑右邊綿延一整片的水筆仔純林區,是進行紅樹林生態觀察的絕佳場地,也是小動物的天堂,此段將人車隔離,營造最佳的生態探索環境,沿著架高的木棧道漫遊,可賞水筆仔,亦可賞鳥。當然,來到此也要輕聲細語,當個好客人。

↑沿途設置了不少的賞鳥涼亭,帶著你的望遠鏡來搜索,粉紅鸚嘴、綠繡眼、紅冠水雞、白腹秧雞以及眾多鷺科鳥類在此優閒踱步的情景。

↑挖仔尾自然保留區,右邊步道前行可往觀海長堤,自行車則由中間鐵門進入也可以到達,不過,只有假日開放。

↑十三行博物館是北台灣第1座考古博物館,館內展出資訊相當豐富,讓你了解距今1800年前十三行人的陶器、鐵器、煉鐵爐、金飾、鎏金青、銀器、銅幣等遺物,以及當時的活絡貿易活動有哪些。

↑博物館建築外觀構想,據了解是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象徵。
原本工作人員規劃路線要繼續往八仙樂園前行,但當天溫度實在太低了,尤其後半段是真的沿濱海車道而行,怕冷冽的東北季風讓大家受不了,經過協調大夥決定就此打住,結束這段沒有溫暖陽光反倒冷颼颼的「4+2陽光生活」體驗行。

------------------------------------------------------------------------------------------------------------
同場加映
其實嚴格來說,左岸自行車道是自觀音溪口開始算起,至十三行博物館止,雖然前半段少了豐富的生態環境以及人文藝術景象,但完全沿河岸規劃的車道,風景也是相當迷人的。為完整將左岸自行車道呈現出來,隔天我又出發騎了一趟跟大家分享,反正我現在時間真的很多。
台北縣市自行車道地圖下載

↑看了照片我猛然發現,記憶中這條車道經常有清潔人員打掃,保養得相當乾淨與完善。

↑關渡橋附近的龍米段,河岸邊停泊不少船隻,感覺有南歐度假勝地─摩納哥港灣的氛圍。

↑騎在木棧道上伴隨美麗的河岸風景,搭配遠方的關渡橋,絕美景致難怪獲得網友票選北部最佳自行車道。

↑稍事休息欣賞對岸風景,夜騎景致絕不輸香港維多利亞港灣,少了燦爛奪目的霓虹燈,卻多了一份詩情畫意的浪漫風味。

↑沿途有不少這種綠色隧道路段

↑石頭公園也是一個提供短暫休息的地方

↑石頭公園旁剛好有一間石雕工廠,不知這些石雕桌椅是不是廠家設置的,如果是的話,那就真是佛心來的。

↑當天溫度還是低,看到瑟縮在草地上的狗,讓我聯想到電影「極地長征」裡的哈士奇雪撬犬,馬上掉轉車頭,留下這張令人莞爾的照片。

↑八里渡船頭廣場,平日稀稀落落的人群,到了假日是摩肩擦踵,人多到不像話。

↑老街的風味美食吸引眾多遊客來訪,名聞遐邇的「佘家孔雀蛤」、雙胞胎、甜甜圈、鹹鴨蛋等,都是不錯的好料理。

↑八里渡船頭不同於左岸碼頭,目前提供淡水與八里間渡船停靠,記得不久前騎到淡水漁人碼頭,回程想吃孔雀蛤,就連人帶車上了渡輪,沒想到人的船資只要20元,單車竟要價30元,真是誤上賊船,太…超…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