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17中彰大橋】車道問題

因不知這個問題該分類在哪一區,就貼在路線分享區如果有違版規在請版主處理。

我因報名今年2025 TBA北高360活動,上周騎乘腳踏車從台中港區橫跨到彰化縣境內,途中經過大會預設路徑台17縣中彰大橋時,差一點被時速破百的轎車從後撞上。這樣的道路規劃讓我覺得很驚恐!是怎麼樣的設計會有這樣的規劃? 我想問神通廣大的車友,這個問題我可以向什麼單位反映或建議?

因為自行車的活動可能【體育部】可以提供協助、跨區域道路橋樑可能屬於【公路局】、道路的車道使用可能又會是【地方民意代表】或【縣市政府】提供建議,所以像是台17中彰大橋騎士安全問題,我可以向什麼單位提出建議?

如下圖,我當時騎乘腳踏車在外線車道,但是如圖所示這個外道是小車和機動車所共用。但因為內側車道當時有多輛重車,小客車為超車以破百公里的車速行駛外側車道企圖要超越重車,當時我在緊鄰橋邊的側邊上騎乘,汽車以不到30公分的寬幅從我身邊噴嘯而過,我除了問候駕駛的媽媽和比中指外,也不能做什麼!事後我上網查找,這個路段竟然是多發事故路段,為何會有這樣的道路設計?既然危險為何沒有明確的速限標示、又或乾脆限制機慢車上橋!

因為我覺得在這樣的道路設計下,發生車禍受傷或甚至喪失性命都該算是官員的失責。

【台17中彰大橋】車道問題

【台17中彰大橋】車道問題

【台17中彰大橋】車道問題

【台17中彰大橋】車道問題
2025-09-30 13:49 發佈
billgates1 wrote:
因為我覺得在這樣的道路設計下,發生車禍受傷或甚至喪失性命都該算是官員的失責。

那是你單方的認知.

橋面中心是雙黃線,南北向車道又以雙白線區隔.
然後又有紅底白字的禁制牌.
車道是混和車道,汽機車,單車,行人都可通行(過橋)

是用路人的關係,官員沒事的.

跨過烏溪(大肚溪)的橋有很多.
由東往西算有台3,台63,環中路,台74,台1,
台17是最接近河口的.

台3的烏溪橋現在的車道是這樣的.

你可以靠邊騎人行道.(平時幾乎是空的)

若你騎的車有車牌,最好是依車種標線騎.
我騎單車過烏溪橋時(騎在邊邊的人行道)
發現一個很好的現象,沒有一台機車是跟我同車道.(人行道)
可能有人吃過罰單吧!

所以,用路人的行為取決於罰單的金額.(應該吧!)

數大就是強,媽祖遶境或單車活動應可牽制那些百K飆速的機動車輛.

獨推…
自己挑一座可靠的橋走吧!
之前更慘,大型車可以走外線道,現在已禁止了,只能說自己要靠邊點騎乘,我上下班必經的路線,沒下雨都會騎腳踏車通勤,上週也是被一台tobe刷卡,國罵瞬間飆出口,也只能這樣而已,畢竟橋面就這麽小,上下班通勤時間車流量大,除非擴建成大度橋(王田、彰化),不然只能自己小小再小心了,祝平安出門騎乘,平安到家
小丸子一朗 wrote:
之前更慘,大型車可以...(恕刪)


你的說法很中肯。但是如果是已經點亮雙後車燈靠邊行駛,小心再小心了,仍從後方被追撞,這樣的狀態只能喊冤嗎? 這樣的冤魂找誰索命? 車輛駕駛嗎? 還是用路人怪自己選到歹路?

因目前現實狀態車道寬度就是有限制,我是想建議政府單位應該裝置電子執法加強取締超速路面增加限速標設,並且在慢車道側邊加設彈跳路面,讓高速行駛的車子盡量靠內側,以加強機慢車的安全。而不是祈禱可以和媽祖一起過橋或繞道腳踏車程兩小時以外的安全路線。
不怕是騙人的

最好是有專用車道,分隔快車

2025-10-01 11:59
以後縣市長選舉,找有騎單車習慣的候選人投最實際,像之前幾任的台北市長馬英九、柯文哲本身都有在騎車,台北的河濱自行車道在馬英九的時代奠基,市區內幹道的自行車道也在柯文哲時期大幅增加。在這樣的基礎下,台北市很多橋樑都有闢建單車專用道,而新蓋的橋樑更是從一開始設計就有考量行人和單車的需求,騎起來更好騎。現在一些需要跨越堤防的熱門景點,甚至還開始增設電梯方便大家到河堤外運動。
感謝公路局台中分局回函,由衷感謝相關公務機關人員重視騎士交通安全!

雖然該路段路幅狹小、快慢車錯置已經不是5、6年的問題,
但相信只要用路人反映問題一定可獲得主管機關的重視和改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