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埔里出生,目前定居大里.都是里民,但卻是隔著烏溪的兩個里.
雖然一年至少會回個幾次,但風水雷電總會對地貌做出改變.
這次面聖,倒是很直接地感受到了.
早上先跟阿勇到村子裡晃晃,鬼門真的開了.

老路子,但稍作調整.

獅象山門樓圍著,原因是邊坡滑落仍在清理.因此被導到往草屯清潔隊的路途.
那就去看看鳥嘴潭吧!
已經開放參觀,共有六池,由A排到F.
E.F兩池出入口仍被圍著,我是爬上邊坡去瞧瞧.

蠻壯觀的,單車設施也有.

在國道六號旁邊,所以公路上也能瞥見一斑.
這是相見不相識之一.
這些,應該都在水底了.


沿著曾經熟悉的路,結果被導入園區.爬上台地再往村子邊緣的農路,在高處看到的是這個.

田園景觀不復存在.
人工湖畢竟是人工湖,人味十足,但與自然景觀卻不違和.
與當地阿尚閒聊,
她張著眼說:你看!拿我們烏溪的水,卻都給彰化用,田裡那些年輕人半夜都要到田裡去搶水.
那些汽車.機車.一群一群的,村子路又小…唉~
我安慰她,剛開始啦!等水量夠了,水利會也會幫忙的.遊客,也會知所斟酌的.
老朋友變新朋友,新朋友會帶來新的生態,會好起來啦!
農村的靜謐與落羽松森林秘境依舊迷人.

隧道間山澗的沁涼與寧靜依然沒走味.

隧道區有邊坡滑落,所以塵土較多,隧道內反倒安全.
適時出現的鹿仔,直勾勾的望著你.

從社區門牌到柑仔林橋這段路不長,但卻非常神奇.

綠蔭不密,但走在這段路猶如對著冷氣出風口.舒服!
抓到你了!

馬說:鹿茸就是鹿耳朵裡的毛.
鹿說:馬兒啊!你長得比我高,卻不懂我的心.
馬是奇蹄,鹿是偶蹄.咱不是同一國的!
況且,俺也沒見過你的馬茸呀!
第二個不相識.
感恩商店沒了.

還好提前在雙冬的清泉商店補好水,要不就尷尬了.(以前都會在感恩交關的)

第三個不相識
你是烏狗嗎?

原來那尾蛇…蛇去哪裡了?
另一隻鹿仔. 斗山吊橋相對於國六,顯得有些渺小.

進入北山坑的北山橋,縣147的起點,橋頭也有兩隻鹿.
愛蘭的7-11,然後是國姓136的萊爾富.
原打算從這裡翻過赤崁頂回家,電量沒問題,以前夜間用人力也跑過.
但回來後,吸收了一些關於這段路晚上發生的沒經歷過的事.
心裡卻毛起來.
灌輸給兒童的訊息真的要分級,即便已經是老兒童了,壓力仍在.

雙十吊橋新的燈光,比起舊的亮眼多了.
草屯工藝文化館前的竹編.

有點懷疑是否真的竹子編製的,不過沒去摸它就是.
最後一個不相識
今天答案終於揭曉了,最右側那比機車道還寬上三倍的是人行道.

你看橋面上那機車與單車是擠在一塊兒,大人牽小人可悠哉地走在寬闊的人行道上.
騎在橋面上心裡想著…
有誰會在省道上徒步過橋?
(雖然我在大度橋上遇過,但他是停車後往回走來拍照的)
看著那寬闊的人行道,突然想到…
這媽祖的鑾轎來走也錯錯有餘呀!
原來,是要給媽祖遶境用的. 烏溪橋…媽祖婆會來嗎?
第二張跟第三張是在橋的中段拍的(有路燈所以沒開閃燈)
拍完第二張,路燈突然亮起來.好像知道我需要有人打光.
趕忙再補拍一張.(比較一下,有打光跟沒打光差異蠻大的)
拍完照心裡突然起了一股寒意…
這…他怎知道我在拍照?需要有人打光?
該不會是AI吧!還好腳踏車沒車牌.
看來,跑136赤崁頂回家,恐怖指數不會高過烏溪橋喔.

這次回鄉面聖,有變,有沒變.
面對新局,All over again是需思考的.

25_0831Cocolo7埔里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