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出門,開車到林口辦事後,往壽山路出發看台灣紅葉槭(原生種)紅了沒,可能還不夠冷沒紅,順道往泰山方向下山,今天選一條從沒走過的路線,由大科里柯厝坑產業道路下山,一段水泥混細石道路後從叉路口看到廿公尺有柏油路面,便轉往到路口發現有燈籠故鄉石碑,回家後google一下,果然有故事,2017年4月17日中國時報(執筆:劉永祥)以泰山大科竹藝,點亮燈籠的故鄉為標題,新北泰山是新莊平原早期開發地區,因位於平頂山(今林口台地)山下,舊名山腳。大科里(柯厝坑)是泰山最西的里,早年務農為生,山坡地遍植竹林,居民製作竹編燈籠挑到艋舺、大稻埕、新莊等地販售,換回魚、肉及其他生活用品。1970年代后,因高速公路通車,交通便捷,產業轉型工業化。
記得我們憲兵學校預士班在畢業前,全副武裝行軍,時間是1983年春寒料峭的某一天,從憲兵學校出門口左轉往八里方向走,在廖添丁廟午休,續行105縣道往林口行進,當時路邊緩坡茶樹遍佈,利用植株間隙進行單兵作戰操練,再轉進108縣道,夜宿林口國中體育館,有位同學隨手彈鋼琴,讓連彈吉他都不會的我好生欣羨,次日的沿106、107縣道回校。
回程從105縣道回林口,半路順道田野調查一下,有問到一位年紀和我相仿的先生,他說茶樹灌木在高爾夫球場那那邊,目前已經廢耕,回程還經過五福茶行,足徵記憶沒違反事實。
航跡:
由南林路穿越2.1公尺高門架牽車下行
燈籠故鄉 柯清煙 柯政德 2005年立
往南林路、柯厝坑叉路口
錢厝坑楓葉
Element 車輪
大科路旁有點年代的卯釘鋁皮貨櫃

加蓋鐵皮的磚屋

劉家肉粽,蒐羅不易的車牌

蜿蜒大科路

往大科路752號


山蘇,綠意盎然


青春嶺森林樂園(廢棄)

泰山全家小休一下

神出鬼沒廖添丁玟墓碑,明治四十二年(1909)十一月十九日,松本建之



昔日茶樹灌木叢野外戰鬥教練場,目前是球場
民宅楓樹
五福茶業(105縣道)
昔日的林口國中到了,今晚沒有在此過夜
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