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位於本島中央,南投的熱門景點,
是臺灣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最美的高山湖,
我小時後就來過,現在換我們當父母,
自然也會帶小孩來這裡玩




一開始的路線,就先沿著環湖道路跑,
這裡的環潭腳踏車道,我們都騎過,
但環潭公路就不等同自行車道了,


日月潭環潭一圈約30多公里,
沿途湖潭景緻盡收眼底,
每個路段欣賞日月潭各有不同的美。


腳踏車環湖,是日月潭最常見的環湖方式,
電動的腳踩的,大家各有所好




一圈日月潭之後,下滑的路線溜到水里,
沿著濁水溪流域,往鹿谷出發,


南投縣道投131線,在過去連接埔里、
魚池、水里、鹿谷等地的交通,
我們就順著路線,來到鹿谷鄉瑞田段



鹿谷瑞田村,有條知名清水溝溪生態步道,
長年在地方居民用心維護下,
長達六百公尺的步道內環境乾淨優美,


當季節對的時後,麝香花盛開時,
整條步道呈現夢幻的粉紅色,
許多民眾不遠千里來此取景拍攝美照,
我們今年也是一樣





鹿谷鄉跟集集鎮,中間隔了濁水溪,
跨過集鹿大橋,
下一站集集




武昌宮,是我們每到集集必來之地,
每到必定來拜拜,
商店街市集是我們買東西的好去處,
小孩子挺喜歡的





利用腳踏車來深度探訪集集線,
是個相當不錯的方法,
這次大會給的路線,就是抄山路,
一般遊客騎腳踏車都不來的山路,


集集特產是香蕉,
香焦觀光景點在所多是,半山腰就一家,
說到香蕉,大家可能直覺想到高雄旗山,
但台灣香蕉王國的名號,
卻是藏身南投群山之中的集集首先建立的。


要說集集的歷史,絕對得從山蕉談起,
集集山蕉曾滿足日本天皇挑剔的嘴,
還指定為御用貢品,
在香蕉外銷黃金時代,更是輝煌一時。


這條山路制高點,區隔著集集水里交界,
這裡是油車坑慈德寺,
面對著水里溪與濁水溪交匯處,
每到這裡拜拜,我總喜歡到這看這景,


慈德寺這裡,外地人可能不太認識這點,
但這裡有火化場,是座人生終點站。
我爸爸跟外婆,就是在這火化的。
黃道吉日時,這裡總少不了送行車隊。
簡單的店家就一兩家,
其實這裡茶葉蛋魯的很透,很好吃的。


野店小吃,鄰近終點站不遠
孤身藏身在這油車坑山林中,


這裡的特色蚵嗲、蚵仔麵,
跑到這山裡面吃蚵仔是很奇妙的事


但炸蚵仔嗲等美食,都是很好吃的美味。


轉了個一圈,又回到了水里,
舊名水裡坑的水里,1970年代,
水里與其他山間小鎮一樣曾因伐木業興盛,


與過去的盛況相比,現在的水里,
只有兩萬人的在地人口,與少數觀光客前來,


吃碗水里有名的肉圓,前往車埕,
集集線鐵路最後一站,只是跟水里站一樣,
都在整建維護中,


集集線全長29.7公里,
是台鐵支線中最長的一條鐵路,
車埕火車站建於日治時代,
是集集支線鐵路的終點站,
車埕源自過去鐵道重機械儲存場。


車埕興起在日治時期,明治41年1908
臺灣總督府完成西部南北縱貫鐵路,
沿途支線的產業鐵道帶動糖、
林木和礦業發展,
其中包括二水至外車埕的集集線。


早期的車埕,是南投木材的重要集散地,
人車總是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使得水里車埕一帶被稱為小台北,
那是車埕的黃金時代,


當山林資源殆盡,1995年起禁止伐木後,
叱吒一時的木業公司也跟著關門,
車埕也漸漸落寞幾十年,
直到現在,主打著懷舊復古,
現在車埕是著名的旅遊景點,


車埕位於南投縣水里鄉明潭壩頂下方,
騎到上方,就是大觀發電廠了,
131線道路經明潭水庫,這段風景特別的好,


順著131線道,往日月潭回程走,
會發現處處有茶園,
日治時代,日本人由印度導入阿薩姆紅茶,
遍訪全台,尋找地理環境與阿薩姆省相當,
最後由魚池鄉日月潭雀屏中選。


直到大家看到紅茶,就會想到日月潭,
現在有許多手搖茶飲店,
都能在單子上看見日月潭紅茶這個品項,
就是由阿薩姆紅茶落地台灣開始的




最後,回歸終點,日月潭向山,
南投的山景,湖景,現在還有季節限定,
已經變紅的落羽松,都在這景點登場,
當然,今天拍照的不在景,而在人,
有眾多的單車名人在,風景下次再拍





今年2024,騎腳踏車也又晃過一年


最後一場的腳踏車活動,就在此結尾,
今年多虧孩子挺捧場的,
肯陪著爸拔到處騎腳踏車,
更感謝今年有各位一路看到現在,
謝謝大家,期待明年再繼續一起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