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市區雖沒有景點單車道,因路面大部份平坦,適合第一次來日本騎車的車友。自行安排參觀著名景點或美食,明治神宮外苑有全紐約最好吃的漢堡Shake Shack在亞洲第一分店。

從皇居田安門出來,發現造型獨特,呈現上西式、下日式設計的「常燈明台」。

燈塔造型的「常燈明台」旁有座騎馬元帥雕像,位於千代田區九段坂公園。太平洋戰爭時期,日軍戰況順利會說「皇軍武運長久」。戰況失利時互說「九段坂見」,意指戰死沙場,靖國神社見…

陸軍元帥大山巖在日俄戰爭時擔任滿洲軍總司令官,指揮第三軍司令官乃木希典、總參謀長兒玉源太郎戰勝俄軍。

從九段坂公園扛車上天橋到神社,往下眺望靖國大道(沒有斑馬線)。神社在有日本國旗與樹林繁盛處。

明治4年日本建立神社等級制度,靖國神社供奉自明治維新以來為日本戰死的軍人與軍屬,因為政治性敏感,經常上新聞版面。

靖國神社第一鳥居高25公尺,比明治神宮的大鳥居還高4公尺。

大鳥居旁有昭和天皇1923年以皇太子身分訪問台灣,台灣民眾在住宿處種植的台灣櫻花樹苗。

靖國神社現為東京都幾處櫻花名勝之一,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有民眾到此欣賞盛開櫻花。

大鳥居於1921年建成,是全日本最大的鳥居。大鳥居材質為岡山產的花崗岩,從產地以船運到東京。

經過鳥居,參道中央是神走的地方,日本人都會盡量走在左右兩側。

參道四週是神社常見的各種記念碑石,有常陸丸殉難記念碑等…


參道與第二鳥居間銅像為日本陸軍創建者大村益次郎,與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等人被稱為維新十傑。

大村益次郎為紀念戊辰戰争(日本內戰)中的戰歿者,於1869年建議創設「東京招魂社」,也是靖國神社的前身。

神社前有家八千代食堂,專賣甜點與參觀靖國神社後的紀念品。

食堂有靖國神社與神風特攻隊的資料,都是二戰歷史的一部份…

天氣很熱,先品嚐神社風味的冰淇淋。

進入神門前把單車停好,以示尊重(最好上鎖)。

東京都警察像兩津勘吉一樣騎單車值勤。治安良好,只有帶警棍與38左輪手槍。騎單車能巡查轄區的治安動靜,加上東京小巷很多,警車開不進去的,沒看見幾部機車上街,單車就很好用。

大型花崗岩燈籠。

燈籠底部金屬浮雕描繪中日戰爭、滿洲事變、天津戰役、甲午海戰、上海事變等皇軍在戰場上衝鋒奮戰的景像。





看到甲午戰爭、豐島海戰,與近衛師團與台灣原住民在山區對抗的圖像,讓人感覺複雜…



靖國神社第二鳥居,建於明治20年(1887年),神社歷史最悠久的鳥居。

日本最大青銅製的鳥居,伸手一摸,真是銅製品。

鳥居上打印「大阪砲兵工廠鑄造」字樣。

神門在寺院稱「山門」,神社稱「神門」,靖國神社的神門為日本風格的建築樣式。

神門有代表皇家的菊花紋章。正式名稱為「十六葉八重表菊」,象徵高潔典雅的君子。

四週遍植櫻花樹又稱「靖國の櫻」,每年三、四月櫻花季有不少遊客前來賞櫻。

拜殿旁手水舍。參拜前要清淨身心。

經過最後一道鳥居的日本人都會鞠躬。拜殿是神明的領域,連皇族都要從交通工具上下來。

拜殿於1901年建成。二戰後日本遵循戰後憲法,靖國神社改為宗教法人。印製著菊花紋的御帳營造出神聖氛圍。

日本人把靖國神社當神明在拜,雖然「高砂義勇軍」也在裡面,看看就好,台灣人不要拜!

離開靖國神社,略騎小段來到「東鄉通」。巷弄裡有東鄉元帥紀念公園,日俄戰爭在對馬海峽海戰中,率領帝國海軍大破俄羅斯遠東艦隊,留下「皇國興廢在此一戰」的名言。


續騎往明治神宮。

跟台灣一樣,單車也可以騎在人行道上。嚴謹的日本人不會有路霸佔用的情況,騎單車暢行無礙。

單車在東京幾乎是家戶必備交通載具,舉凡學生、上班族,送小朋友上幼稚園、賣場採買的主婦,方便好停的單車是代步的首選。

迎賓館(赤坂離宮)類似台北賓館,是明治時代(1868-1912)建造的最大建築之一,有雄偉前庭與花園。

迎賓館是訪日世界級領袖下榻的住所,亦是舉行國際會議與高峰會的場地。仿造倫敦白金漢宮的外觀,有明治天皇銳意改革,帶領日本完成「脫亞入歐」的決心。


往明治神宮的方向騎經「安鎮坂」。明治時代將「坂」改寫「阪」,因為明治政府認為「坂」字拆開為「士反」,即武士叛亂(士族叛亂),而厭惡「坂」字。

安鎮坂盡頭是明治紀念館。內有高級餐廳與婚禮會場,可以自由參觀。


明治紀念館曾經做為憲法紀念館與臨時皇居,還有第一代內閣總理大臣,為制定憲法立下功績的伊藤博文的宅邸。

與憲法記念館為鄰「聖德記念繪畫館」,專門收藏明治天皇的畫作與紀念品。

繪畫館對面二排綠意盎然的銀杏樹成蔭,幽靜宜人。秋季銀杏盛開時一定很壯觀。

神宮外苑與皇居週邊都是慢跑聖地,繞跑一圈約1.5公里。


明治神宮棒球場是東京最古老的棒球場。每年11月舉行的全國學生棒球聯賽(高中組、大學組)。東京養樂多燕子隊是明治神宮棒球場的主球隊,隸屬中央聯盟,創隊以來贏得五次「日本一」冠軍。


神宮外苑Shake Shack漢堡店位於銀杏大道。室外與室內都有座位區。

櫃檯前使用點餐機,內用結帳後拿取震動鈴,待叫號取餐。

受歡迎的招牌牛肉堡、波浪薯條,淋上酸黃番茄醬很好吃!

今天吃煙燻培根漢堡、抹茶飲料。

煙燻培根漢堡外觀平凡,超級辣口。

雖然煎培根很香脆,內餡起司濃厚,還是招牌牛肉漢堡比較合台灣人口胃。

明治神宮參道是都道413號線,路口有石燈籠,非常好認。


搭JR線由原宿站出站,看到神宮橋,對面就是明治神宮。原宿是熱門逛街景點,假日湧現人潮,往神宮方向卻是寧靜的世界。


騎抵最後景點明治神宮。

代代木公園設有單車駐輪場。

代代木公園建於1964年東京奧運的選手村。公園可供慢跑與騎單車,24小時開放進入。


代代木公園緊鄰明治神宮,前身為陸軍練兵、飛行場,明治、大正、昭和天皇都在此閱兵。

很難想像東京都居然有如此幽靜的地方,有到深山密林的感覺。

第一鳥居是明治神宮的象徵。台灣人到明治神宮要看以丹大山(南投與花蓮交界),上神木建造的第二鳥居。

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大增,接連打贏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躋身國際列強,日本人對明治天皇相當尊敬。

「明治神宫」古匾仍是古字的「宫」,因為早期建築物沒有走廊,「宫」字雙口間沒有一撇,後來建築物出現走廊才出現一撇!

參道上鋪滿了小石頭,有澄靜身心作用。遊客請走二側步道,離正殿還有一段距離。

神橋四周有樹木與溪流,潺潺水聲,享受神社獨有的氛圍。

參道左右二側有全國各地供奉的清酒201樽。

明治天皇在位時力主全盤西化,最愛喝的葡萄酒也是明治維新的象徵。

第二鳥居為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木材來自台灣丹大山區,樹齡超過1500年的扁柏!


傳統神社只有一個大鳥居,明治神宮到正殿經過三個大鳥居,可見規模之大、地位之尊。

穿過正門「南神門」,就是寬闊的正殿。

遊客參拜後,可以在繪馬寫下心願。

繪馬寫下「願意」(希望或願望),祝願心想事成。

接下來從神宮騎返皇居。請靠左側騎行,簡單來說與車輛同向,或跟他人騎行,才能避免出錯。

東京交通良好,行人與單車各有專用道。只要遵行方向,就能輕鬆悠閒的來趟單車之旅。

當然不是每部日本車都守規則,騎車一定要留意四週,安全為上。

前一天完登富士山腿還在酸,難得來趟東京騎了六小時,偶有小雨與陽光,很開心完成出國騎車初體驗,還是路況完全不熟的東京--


還車時發現多種車款,從電動自行車到精密的公路車都有,下次再來試試…

還車後,再來購物行程。東京車站一番街聚集許多好吃好玩好買的商家,「寶可夢商店」是必逛的超人氣伴手禮店。


門口迎客的皮卡丘站長,有時尚金色購物袋的樹葉餅乾禮盒。神奇寶貝許多好朋友的大本營!


來買限量版東京車站商品。

大人小孩都愛不釋手的神奇寶貝周邊商品,一次網羅喜歡角色,統統帶回家!

買伴手禮送喜歡寶可夢的朋友,通常買一隻是不夠的…

第一次坐JR到東京,騎遊一天又能回橫濱,雖然距離不遠,充滿挑戰的自由行,下次試試新幹線好了--


來日本吃過鰻魚飯、燒肉、拉麵、壽司等料理。一個人來吃少油不鹹的中華料理,比較適合台灣人的口味。

在日本餐廳用餐,只有冰水沒有熱水,冰水比較沒有味道,更能激發美味。

中華料理附飯、湯與小菜。主菜物超所值,吃得很飽。一杯冰鎮啤酒,慰勞一日單車騎遊的辛勞。(喝酒請勿過量,有礙健康)

和風唐揚不單指炸雞,只要裹炸粉後油炸的食物,皆稱「唐揚」。

中華炒飯有熱炒的鍋氣。炒飯有蛋香、洋蔥與雞肉丁,粒粒分明的口感相當讚。

一早出門,歡樂騎車一整天,終於平安回到住宿飯店。來日本騎車,最好能住在市中心,搭車或借車都比較方便。有出騎計畫,與挑戰自我的心,遇事不慌張,就能輕鬆展開騎程。

東京都面積幾乎是台北、新北的總合,下次想去東京鐵塔、晴空塔,還有二津勘吉的龜有公園前派出所,與雷門…
在日本街頭騎車,讓人很難忘的經驗,跟淋二天雨的富士山一樣…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