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修訂: 7/7/2024 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全程約 67 公里

夏至過了,火辣辣的太陽高高的掛在天上,稍微活動一下,汗水就像湧泉一般,外表就像從水池撈上來一樣,怎麼運動呢? 何況騎車。

所以最近只能往山裡鑽騎車,山上的樹木比較高大,風吹起來非常舒服,在林木間騎車,沒什麼好形容的,只有一個" 爽 "字了得。所以今天的路線,就是從 台中 松竹路 綠空廊道自行車道 --> 豐原 --> 朴子 東豐自行車道 --> 東勢客家文化園區--> 東勢林業文化園區 東關路 谷關方向 --> 東關路 台 8 線 --> 東關路 龍安橋 右轉 新社--> 豐埔產業道路 中95-1 --> 興和產業道路 中 95 --> 新社 協中街 中93 --> 台中東山路 129 --> 台中松竹路

為了這條路線,我又去查了在 2022/10/14 騎過了 東豐自行車道 --> 新社 --> 中興嶺 --> 東山路 --> 松竹路 ,這條路線 是從 豐勢路一般道路 在還沒有騎過大甲溪前 ,在 土牛 右轉 上 129 道 ,騎上新社,這條路線與現在規劃的這一條路線還是有差異,最主要差異在於 有沒有騎過大甲溪, 前次是沒有騎過大甲溪 就騎上新社,這次是騎過大甲溪 之後往谷關方向 後,右轉 龍安橋 騎上 新社台地。



2022/10/16 台中秋日蝴蝶之旅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這張圖是 2022/10/14 的騎車 GPS 路線圖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這張圖是 2024/6/22 今日的騎車 GPS 路線圖,騎過 大甲溪 往谷關方向 ,再 騎上 新社台地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這張圖是騎車路線的高度圖 從 最低海拔高度 137 公尺 到 最高海拔高度 601 公尺, 從台中松竹路 高度約 137公尺,東勢 約 350 公尺, 新社台地 約 601 公尺。 在這種山上林道間騎車,最重要的是高度問題,不要以為在地圖平面道路只有短短的一段路,如果是上陡坡,會讓您覺得快累死,騎陡降坡時車速越來越快,快到會讓您嚇得心臟快要跳出來。 今天的路線上坡的坡度算是很平緩,雖然辛苦但是能忍受。但從新社騎下來時陡降坡,剎車皮快要磨擦到回來後要更換掉。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騎車行程 4 小 13 分鐘 58.62 公里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在豐原市區 的 綠空廊道 上休息喝水,這台車就是今天的主角,後續行程就靠它了。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豐原火車站附近的 心之橋花園,看看花,與 花之精靈 說話一下,順帶將帶來的早餐吃掉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早上 8:22 在東豐自行車道入口處的圓拱門前,剛好在噴水,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水氣,很涼快消消暑,體會一下漫天大霧混沌未來的感覺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在石岡水壩附近攤商前的加菲貓造型看板前拍照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夏天就要在林道間騎車,才能領略騎車的樂趣與快樂,大樹好遮蔭一點都沒錯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這棟童話故事般的尖頂木屋已經存在非常多年了,曾經想過住在裡面的感覺一定很棒,但如果要我像屋主一樣假日就要整理環境,將房屋四周的草割短,環境整理乾淨,我就退縮了,這樣的人生太辛苦了,所以我決定當個外人拍拍照片就好。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騎上東勢客家文化園區,本人到此一遊,拍照留念一下。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到了東勢後當然要去街上補給一下,燒餅油條是少不了的食物。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離開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後騎上 東關路,在 東關路 的路旁發現這一根路標 慶東里 大茅埔庄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繼續往前騎到了 龍安橋前的紅綠燈看見這個指標牌,標示 右轉 新社方向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紅綠燈前只有 3 部車子,但沿路騎車過來發現不少的重機,紅黃牌的重機很多,白牌反而較少,騎自行車更少,青春少年人大概去山區都騎重機了,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在這條橫越大甲溪的龍安橋敦前 留影休息,騎車到這裡雖然還是一直在上坡,但是山間的空氣較冷些,雖然陽光照射在身上,但沒有在台中市區時的熱度,體感溫度較低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騎過這條龍安橋,就要開始在 林木間之字形爬山,大約要騎個 4~5 個之字形後,才能爬上新社台地,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在橋上看看大甲溪的流水,溪面很廣,但溪水淺緩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從豐埔產業道路 右轉 興和產業道路 的路牌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站在這個新社 129 道的最高點往下看,我都有點恍惚剛才不知道怎麼騎上來的,只記得 之字形 路段一個又一個的轉過彎騎上來。在某個之字形路旁看到約 6 台機車停在路旁,年輕人坐在路旁休息說話,大概在討論路線吧。從他們身旁經過一點也不在意他們在說什麼?心裡只想著什麼時候可以騎車上去新社台地,好累。

雖然這台車是 250W 的前輪電輔車,但 36V12AH 的鋰電池電量在山區道路上騎車,電壓掉的很快,心裡很懷疑是否在前方某個不知名的路口電池就宣布沒電了,然後我就要推著這台軸傳動車 20 幾公斤的車重還要牽車走路上陡坡,想到就令人不禁頭痛。或許電池組沒電後打電話叫計程車來載會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會想騎這條路,只是在 2022 騎車到新社後有個想法,如果有其他的橋可以橫越過大甲溪為什麼不嘗試一下?人生就是一個變數,不可能一直不變,騎到新社不可能只有豐原東勢前面的幾條產業道路,渡過大甲溪後面應該也有其他的產業道路,往谷關方向應該也有交會的道路 ? 所以最後找到了這條 興和產業道路。

只是騎過一次自行車後,深深感覺,或許下次開車來會比較輕鬆吧,哈哈。
2024-06-22 20:30 發佈
lion01 wrote:
夏至過了,火辣辣的太...(恕刪)

獅兄 Long time no see.

都到慶東里了,怎漏掉前一個里(下城里)的金門橋?

我只從新社下龍安橋,還沒從龍安橋上過新社.
那宛若層層蛋糕的路看了就腿軟.

軸傳動,真是稀有動物.

23_0516 F168-東勢金門橋
leone823 wrote:
怎漏掉前一個里(下城里)的金門僑?


記得去年您有專文提到這個地名與遊歷,但是想到這些地方會有鄉間的護衛犬,心中有些擔心,所以我甚少如您這般的親近這些地方,抱歉。

當時查詢這條路線時,在地圖上查看從東勢往谷關方向何地會有橫越大甲溪的橋樑,最近的也就只找到這座龍安橋,就選定這座橋當成一個轉折點。

leone823 wrote:
宛若層層蛋糕的路看了就腿軟.


地圖上看到扭曲的路線時確實有些反感,但想到電輔車應該沒問題,只是沒想到爬山時電壓下降到令人擔心的地步,蠻驚險的。

leone823 wrote:
軸傳動,真是稀有動物.


這台車是目前車庫中車身重量最重的車種,2022 年從新社往台中騎下來時,16吋小折的穩定性在下陡降坡時令人擔心,
所以就選中這台車來當作此次壯遊的車種。下陡降坡時車體重量所帶來的車身穩定感與 16 吋小折想比較,差別很大。( 折疊車的高速穩定性本來就比較不好,需要非常小心駕駛,否則容易翻車 )

其實軸傳動車感覺真的是好物,雖然傳動軸很重,但是相對的保養週期可以拉到很長,長到幾乎忘了何時做保養? 很懶。
lion01 wrote:
地圖上看到扭曲的路線時確實有些反感,但想到電輔車應該沒問題,只是沒想到爬山時電壓下降到令人擔心的地步,蠻驚險的。


這條路線比較建議騎著電動機車會比較舒服
Propecia wrote:
這條路線比較建議騎著電動機車會比較舒服


如果單只在山林間爬陡坡,這是個好建議。騎電動機車是個好選擇,但騎重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我是個貪心的人,既想要騎自行車運動,從台中市的綠空廊道自行車道,騎到 東勢的東豐自行車道,再騎到 谷關 東關路 的 慶東里 之後都是兩線道,沒什麼車輛,騎自行車很舒服,然後從大甲溪底的龍安橋上騎上海拔高度 601 公尺的新社台地,其實這也是一種享受。或許在旁人眼光這是一個腦袋有問題的人 (大太陽底下騎自行車 ? ),但是我的認知中: 山上的空氣真的很清新,聞起來很舒暢,就算是陽光照射在身上,可是地處山中不會覺得陽光很毒辣,體感溫度低反而很舒服,而且我是在使用電動馬達騎上陡升坡,雖然路面像個 層層蛋糕般需要一層層的騎上去,但是有電力的輔助下,在體力可承受負荷的範圍下,我還是一層層的騎了上去,雖然很累,很喘,事後還是覺得很值得。

多年前,我曾經從台中市的太原路-->北田路-->南華街-->騎上往新社的產業道路,然後在新社吃了炸香菇與香菇湯做為早餐,所以對新社 算是不陌生。

如果是騎電動機車或是重機,甚至開車,首先 我就不能騎上封閉的自行車道,就必須與一般的車輛,機車,在一般道路上 擠來擠去的,完全沒有 在 封閉自行車道 騎自行車時的 悠閒 與 自得 ,這種騎車感覺就是一種運動與壓力的釋放,目前蠻享受這種感覺的。只是人是不滿足現況永遠不改變的動物,要是一直都騎在固定不變的路線上,剛開始還有趣味,久了就乏了,需要增添新的路線或串連新的路線來增添新的生活樂趣。

人畢竟是環境的動物,雖然都會區的物質生活,可以讓您完全不必使用 100 年前的手動方式來生活,但是身體這個物理構件還是蛋白質組成的,缺乏適當強度的運度,這個蛋白質身體就會越來越衰敗,最後垮掉。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在未來發生,如何維持一個適當強度的身體運動,還是有那個必須與需要,走路,跑步,騎車,,,只要能讓身體動作的任何活動都有必要變成一種生活習慣,只為了健康兩個字。

在封閉的自行車道騎車,我會覺得生命有一種安全的保障。在這個封閉的車道內,您不會遇到 瞌藥的汽車駕駛,也不會遇到趕時間的貨櫃車駕駛,更不會有砂石車與水泥預拌車開上自行車道,不會有大車的內輪差問題,也不會有機車竄來竄去的搶車道,外送機車也不會騎上封閉的自行車道,一般道路上最會鑽車縫的小貨車駕駛也開不上自行車道,台灣的道路上目前有比封閉自行車道更安全的道路嗎? 應該是沒有。。
夏天天氣好騎著車到處走走真的很愜意很棒
lion01
lion01 樓主

感謝認同,騎車是項好運動,沒有跑馬拉松的勞累,爬山更累人,騎機車時只有坐著身體沒有運動到,在山上林木間騎車,呼吸好空氣,芬多精,山上的氣溫也較平地低很多,很棒的環境。

2024-06-24 8:15
感謝提供路線,不過現在溫度這麼高,一沒有風,還是很熱~~
果然翻過山回松竹路這段下坡是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勇者...這種天氣...
lion01 wrote:
但是想到這些地方會有鄉間的護衛犬

現在的護衛犬大都在田間或果園內,村莊內已很少見.

而在執勤的狗不是被拴著就是關在籠子裡.
狗主人也知道只要因為他的狗造成其他困擾或傷害都很麻煩.
也不想因此去惹那些麻煩.

流浪狗通常是群聚在河床上,人只要下河床,牠們跑得比誰都快.

遠遠就聽到的狗叫聲也不用太在意.牠們不叫有愧職守,難以對飼主交代.
明白牠們的難處也就可釋懷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