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中綠空廊道 到 大甲 雙鐵行程

附一 : 5/14 增加 自行車騎車路線圖

大甲 ---- 一個台中海線的地名,最大的騎車目標 就是大甲鎮瀾宮,服役的時候有去過,工作後就沒再去過,想說 google 地圖查詢 從后里車站到大甲鎮瀾宮 只有 12 公里的路程40 分鐘騎自行車路程,感覺很近,騎自行車應該很容易達成,就這麼辦吧。

原先規劃有 3 條行程:

1.從台中綠空廊道 銜接 潭雅神自行車道,然後在 神岡機場 附近 連接上 后神路 ,忘憂谷自行車道 ,然後到 大甲 鎮瀾宮。

2.從台中綠空廊道 到 豐原,騎 三豐路 過 大甲溪 後 左轉 堤防道 ,后里環保公園,忘憂谷 自行車道 ,然後到 大甲鎮瀾宮。

3.從台中綠空廊道 銜接 后豐自行車道 騎到后里車站,然後 轉 甲后路 直接騎到 大甲,再轉入 市區 鎮瀾宮。

經過 google 路況模擬後,覺得 第 3 條道路比較短 應該會比較合適,不會浪費那麼多無謂的查詢時間。

台中綠空廊道 到 大甲 雙鐵行程

整個騎車路線圖大約是這樣,黃綠色是騎自行車的路線,紅色就是轉搭火車的路線。

本來的預想是后里的標高比大甲高,所以騎車路線應該是一路往下滑到大甲去,騎了一倘後,我錯了。地形高高低低的,居然還有2 個長上坡,約 6 個長下坡也有,下坡沒踩動踏板最高時速約 46 km/hr。太陽很大,看到這種時速表讓我對原路返回的想法有了陰影。

台中綠空廊道 到 大甲 雙鐵行程

這張圖是從 后里 騎自行車到大甲鎮瀾宮的路線圖,橘色代表騎車路線。點擊兩次圖形放大,比較方便觀看。

台中綠空廊道 到 大甲 雙鐵行程

但是在11:15 左右還是騎到大甲鎮瀾宮了。趕緊拍照一下,本人到此一遊。

台中綠空廊道 到 大甲 雙鐵行程

走近廟門口再拍一張清楚一些的照片。然後進去參拜一下求個平安。多年未見,廟身變化不大,只是周圍環境 人車更多一些。廟的洗手間在地下室是台灣其他廟宇比較不一樣的地方,當然底下的室內展覽大廳中 金身媽祖神像 ( 神像前面有個告示牌: 請勿拍照 )也是一個旅遊參觀重點,走走看看。

台中綠空廊道 到 大甲 雙鐵行程

走出廟門到附近商家吃個簡餐後就準備回程。太陽很大,日頭很艷,如此天氣再原路騎回台中大概會中暑,所以騎到大甲火車站去搭火車回台中好了。

台中綠空廊道 到 大甲 雙鐵行程

人坐的一張票,自行車也要一張半票,一台火車廂只有 4 個自行車位置,有點少了。只是今天也沒什麼人來騎車搭火車。

台中綠空廊道 到 大甲 雙鐵行程

火車來了,今天應該是大太陽底下騎車最舒服的一天,不但有火車可坐還有冷氣可吹。

台中綠空廊道 到 大甲 雙鐵行程

人要坐好,自行車也要固定好。

騎自行車是一種輕便的旅遊方式,加上電動馬達+電池 可以輔助人力的不足,加上火車搭運可以 節省時間與彌補氣候的影響,算是更為舒適的一種空間移動方式。
2024-05-10 15:51 發佈
Jack兄你沒拍到月台上的芋仔.

走甲后路也蠻不錯的,過了外埔之後大概就一路滑到車站了.
這種天搭火車很舒服,尤其你要到松竹站.

我曾考慮過類似路線,然後到新烏日轉搭中捷到松竹
再由松竹轉月台到台中站.
這樣一次撈個台中區的公共運輸工具.

只是還沒確認中捷的單車規矩.
若可行,應該很好玩.而且可再延伸到泰安.
leone823 wrote:
月台上的芋仔


月台上真的沒注意到芋仔,可能被中午的大太陽曬昏了,買完票一進月台後就急著找最後節車廂位置,然後找個椅子坐下來休息等火車來。

火車 這種交通工具真的很好用,只是一列火車只有一個車廂,一個車廂只裝4 台自行車,感覺這種自行車運量設計太低了,只能說要想利用這樣的交通工具搭乘有點在 SBL (丟骰子) 賭運氣,人多就別玩了。火車搭自行車目前這種設計 猜測 應該只是政策考量,迎合政治人物的政見,以商業觀點考量是划不來的。

捷運的車廂設計如果要搭自行車,可能要去問一下,畢竟一班次只有 2 個車廂,再塞進 自行車, 大概有人會抗議吧。

如果要到 泰安,建議直接坐到 苗栗 下車,然後騎著自行車沿著 舊山線鐵道路線,一路將山線風情賞個夠, ( 每年4、5月是油桐花盛開時節,白色的花朵撲滿整路面 )。
p205jack wrote:
月台上真的沒注意到芋...(恕刪)

芋仔底家(正港的大甲芋).


我手機有裝台灣鐵道通 APP
路上拍火車,查車次都蠻方便的.
管他什麼政策考量,有花勘折就給他折下去.
先挽先贏,挽到才准數.

我在台北帶過Cocoro上捷運,80元.
中捷若能比照,對行程安排會方便也多樣許多.

到泰安,我的計畫是搭台鐵去,
然後沿山線自行車道起(終)點(義里橋)騎到烏溪橋中點(台中.南投界牌)
這樣剛好滿貫一趟(山線自行車道)
由高往低跑比較輕鬆.
leone823 wrote:
山線自行車道起(終)點(義里橋)騎到烏溪橋中點


這條山線自行車道 ---台中旅遊網查詢 49 公里 時間約 2~3 小時,居然只有名稱介紹沒有完整的封閉式自行車路線圖

注意: 這不是一條完全的自行車道,是 一般汽車道路 + 間段式封閉式自行車道,具有一定的 風險性+安全因素,建議您要成行前必須 先將整個路程的 道路圖繪製好,一般道路沒有綠樹遮蔭,這個季節慎防中暑。雖然我也有意願,但是我真的不太想要去一般道路當 汽車廢氣的吸塵器,吸收碳排量過濾器,所以我看看就好。

自行車道由北往南: 后豐自行車道,台中綠空廊道,烏溪自行車道
p205jack wrote:
這條山線自行車道 -...(恕刪)

Jack兄你可以下載"大玩台中"的手機APP.
裡面資料會更及時,旅遊網應該很少更新吧!(電腦的使用率不及手機)

這是APP的截圖


多數的長距離自行車道(包括其他縣市)都是相互串接一般道路而成
所以有時會不知所云(標示不明)
地上的標誌斷斷續續,路牌有時讓人一頭霧水,或被其他物件遮蔽...

因為要串接一般道路連到下一段自行車道
所以上述這些情況很常見.

以山線為例
整條線叫山線,但在當地的車道標示未必是山線
以我常跑的路段為例會有
旱溪.大里溪.草湖溪.乾溪...等流域
而名稱好像也因區段或案名各自標示.
城區內的更不用講,好像經過的各里,里民.里長或相關人士都各有意見.

我騎車拍的相片記錄要歸檔也有些無所適從,有如瞎子摸象.
把象鼻摸成象鞭.

以你舉的那烏溪自行車道為例
會有環河自行車道,大肚溪,烏溪...等困擾你.
你有可能會在大里.霧峰.烏日.芬園.彰化甚至草屯這些地方兜圈子.

盡信書不如無書,公示的資訊參考參考就好.
就像目錄一樣,都要標示"一切以實品為據"
跟泥鰍鱔魚一樣,躲在爛泥裡滑不溜丟.
leone823 wrote:
多數的長距離自行車道(包括其他縣市)都是相互串接一般道路而成
所以有時會不知所云(標示不明)
地上的標誌斷斷續續,路牌有時讓人一頭霧水,或被其他物件遮蔽.


感謝 leone823 兄的指導,平常我比較常用電腦來查詢地圖資料,畢竟螢幕大方便觀看,但是沒想到台中市政府的網站 台中旅遊網 的資料幾乎不更新,所以只看到名稱 沒看到路線,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騎車?

我的習慣是打開google 地圖,然後將右側底下的小黃人往地圖上一丟,開啟街景模式,開始按照預定騎車路線觀看 路線的街景圖示,這樣算是比較保險吧,畢竟從沒去過的地方,荒山野外的產業道路,先在電腦螢幕上觀看一下比較保險。

比如,本來騎車去大甲,預定是從潭雅神自行車道在神岡機場附近轉到 后神路 再轉大甲,google 導航 自行車模式也是這樣,但在街景模式下 ,后神路 在國道 4號 交流道附近,道路右側是汽車通行的國道 4 號交流道,道路中間才是 汽,機車,自行車道,小命只有一條,哈哈,所以放棄。

現在在網路上查詢到的自行車道,通常是地方政府在馬路上使用油漆塗上藍色標線 寫上 環島自行車道 1-1,這樣就是國家認定的自行車道,然後接下來就可在吃飯時間的電視新聞上看到聳動的標題: 因為汽車駕駛人 疲倦,A柱視角看不清楚,喝酒,內輪差,吸毒,超車,,,等各式各樣的理由,自行車被擠壓成一對廢棄物。或許這就是沒有封閉式自行車道可以安心騎車的隱憂吧。

台灣的道路規劃非常的不合哩,不是一個正常規劃到道路格式,大部分都是 因地制宜(強權政治) 的規劃模式,所以現有道路幾乎就是 左彎右閃,外帶還會突然中斷然後又突然冒出來在附近的拐角, 上次我從豐原火車站其到旱溪自行車道起點,順著汽車到一路往東,然後T 字路就出現,地圖看看左轉後再騎車,到了豐原大道後小路,手機地圖上有路,但實際道路沒有,在路上攔著一個騎機車的 UBER 機車手問路,乖乖,他想了半天,居然也不清楚,UBER 機車外送應該算是地頭熟悉人士,他都會不清楚,要我退回豐原大道再問看看,後來問到了附近住戶才找到那消失的小路,哈哈,真好玩的路標,最後才找到那旱溪的源頭。

台中市個 鐵路,快速道路,一般道路 都有環繞台中盆地的交通路線,但是現有的封閉式自行車道就只有哪幾條報廢的鐵道翻修自行車道,不然就只能去一般道路上當 碳排放捕捉器,目前也只能這樣騎車運動了。
leone823 wrote:
這是APP的截圖




可能是手機ram容量太小,gpx地圖下載很慢,等了約3 小時,終於看到台中山線自行車道路線的全圖了



關於在 新泰安火車站下面的這一段彎道騎車路線,我會建議您改道 三豐路。因為這一段路面我騎車經過,地圖上的 等高線標高 250m,與 泰安車站的平地路面差距約 5 層樓高,新泰安火車站 是高架在天空中的火車軌道路線,火車站與地面是靠 電梯 與 樓梯 相連接。去年5月我是從后里火車站騎車到舊泰安火車站,新泰安火車站,經過這個彎曲的鄉間產業道路下坡路段時,確實非常驚訝這種陡降坡的下坡高度,路面傾斜度非常的陡,剎車要抓很緊,上半身的角度要喬好才能平衡,那種感覺有點可怕。從新泰安火車站的回程我就走 三豐路,雖然也是爬坡,可能要考慮大量的 汽,機車通行,上坡路面和緩很多,騎車狀況好非常多。如果您要從 新泰安火車站往后里騎這條路線,將面臨的是 標高 250m 的陡升坡,然後在看看旁邊的懸掛在天空的高架火車軌道,在火熱的大太陽下,您只能下來牽車步行走上去這條路,還要走一段不算短的彎道行程,所以還是改道會比較好。

另外,我建議您稍微修改一下路線,從三豐路下來在后里馬場路左彎轉進 后豐自行車道,然後轉接 綠空廊道 豐原到台中。在這種天氣下,綠空廊道下閃閃躲躲 還能騎在火車軌道路面下的陰影,比較不會曬到中暑。旱溪東路自行車道的綠樹太少,形成的綠樹遮蔽太小,容易中暑。

然後綠空廊道轉進猶如森林般的東光園道自行車道後,在 建德街 轉入旱溪西路一段,在六順路 再接回原先的山線自行車路線,接下來的路線都沒有什麼 綠樹遮蔭,猶如烤肉行程般,一路烤到 烏溪橋 順便可以進行 碳捕捉行程。

記得有一次去做汽車保養時,那個老闆對我說過: 開車,沒有剎車 還可以停車叫拖車來拖走維修,但沒有冷氣,您連一秒鐘都不願待在車上。同樣的道理,騎自行車,上坡,路面不好還可以騎慢一點,沒有遮蔽的在大太陽下騎車,容易頭暈中暑讓人受不了。所以這種天氣要特別注意防曬。
p205jack wrote:
可能是手機ram容量...(恕刪)


謝謝Jack兄的建議.

后神路往北走過一次,真的會讓人繃緊神經.
後來就轉到鄉間小路,東繞西繞,最後怎麼走也忘了.
只記得是由神岡往社皮再經豐原回家.
很有趣的經驗.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