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先進:
想請教一下月中要與朋友騎車到不厭亭,如果從大直過去騎哪個路段比較好,看了GOOGLE地圖有從汐平公路上的,也有從瑞芳上去的,還有從陰陽海那邊上去的,在請各位先進不吝說明,謝謝!
幫你從星光橋規畫至不厭亭的參考路線
幽幽基隆河
慢慢騎,欣賞大台北的母親之河中段
騎乘路線命名源自(郭鶴鳴/幽幽基隆河)
這是我年輕求學時的課文,賞文再騎或許能有不同的感受
【一個古老的傳說】
曾經有一個很古老很古老的故事,不知是何許人編出來的,他這麼說: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故事說完了,接著,請讓我告訴你一條河流的生命歷程。
【源頭活水】
平溪鄉薯榔村,這個臺北縣東邊的山地村子,就像任何一個小小山村,住宅疏疏落落地散布在山腳、在水旁。林間小鳥閒閒的啼鳴,告訴你山中歲月的幽靜。三月,山頭,天色帶點陰沉,隨著清晨的山風飄拂過來的,不知是雨是霧,輕輕軟軟的沾衣不溼。
十方圓明禪寺,也許真是納須彌於芥子吧,名為遍照十方、既圓且明的這個禪寺,卻是小而不能再小。沒有窒悶的香煙繚繞,沒有喧嘩的遊人如織,一逕的,冷冷寂寂,正是清修佳地。禪寺後方的山谷裡,巖之間石之隙,清泉汨汨,細流潺潺,撥開山岩水石,欲尋源頭起處,卻早無端無跡。
這水應自天上來吧!仰頭看天,卻見橫在右側形勢奇偉的山壁凹處,那不知何人供奉的一座小小白瓷觀音,正自舒眉頷首,報我以微微一笑。
大江始出,源僅濫觴。橫貫整個臺北的基隆河,活水源頭,就是這麼一小片清清淺淺。
這兒沒有自來水,附近人家用黑色的塑膠管在源頭以山石圈起的小水塘裡取水。管子梢頭套片濾網,濾去草莖枯葉,汲引到家。那水清冽中帶著甘甜,或者應該說,這才是真真正正的自來水呢!水塘滿溢了,水就順著水道流下,有的人家用來種花樹、養盆景,那花木看來自有一派掩不住的生氣暢茂;有的人家用來養魚,那錦鯉五顏六色,鱗甲片片鮮明,在一清見底的池子裡從容嬉戲,看那一副得其所哉的樣兒,魚之樂是根本用不著辯論的。
這是天真未鑿的基隆河,洋溢著豐盈飽滿、清純可愛的生命氣息,也滋養潤澤了一切與他同在的生命。
【平溪到十分】
河水東流,踏上他迢遙的旅途。約五公里,至平溪村。沿途人煙漸密,汙染漸多。「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古人的深沉慨嘆,在這裡獲得了現代人強烈的共鳴。
座落河旁的煤礦廠,取上游清新鮮潔的河水來洗煤,而報之以汙穢渾濁。排放的髒水,在河中翻滾成一條條黑黑褐褐的毒龍。伸出河堤的一根一根管子,家家戶戶的汙水由此排出,河中破雨傘、塑膠袋載浮載沉,河水所經,那大大小小的石頭上不是蒼綠如茵的蘚苔,竟是油滑垢膩,如一頭頭面貌猙獰,正待攫人而噬的水怪。
在這裡,基隆河濁臭逼人,已完全成了藏汙納垢的淵藪。
河水繼續東流,約十公里,至十分寮。這兒素來以瀑布馳名。想像中的懸泉瀑布,應是潔淨靈動,如一匹匹奔騰跳躍的白駒。然而基隆河在此空自有一番含斂渟蓄,那水卻是灰撲撲的,暗慘慘的;漱瀉而下,轟轟隆隆的水聲裡,竟不見絲毫光采神氣。
【北上瑞芳】
河水流出平溪,轉而北上,進入瑞芳鎮。沿途山勢蜿蜒盤旋,河流隨之彎起落。崇山峻嶺之中,滿目青翠點綴著叢叢粉紅,那是一樹樹野生的櫻花。三月的春日裡,山風仍勁,呼呼聲中透著料峭的寒意。極目北濱,隱隱可見浪花翻動,那就是深沉的太平洋了。
瑞芳,這個臺灣北端最著名的礦業聚落,眼見它礦業鼎盛,燈火通宵;眼見它礦源枯竭,人去樓空。端的是今非昔比,盛況不再。而基隆河靜靜地流入,又靜靜地流出,一切繁華,一切破敗,如幻又如化,似乎與他全不相干。
鎮內爪峰橋下,一邊河堤上有鎮公所用油漆大書的「垃圾亂倒河內罰金2,400元」,但垃圾仍隨處可見;另一邊不見警告,垃圾可就多了,滿籮滿筐之外,還有一堆一堆的敗瓦殘磚。
不遠處河灘大石上,一位老阿伯正在釣魚。
「這河裡有魚啊?」
「釣著玩的啦!有時釣到一兩 尾,味道怪怪的,煮上桌也沒人敢吃。」
「敢是以前就這樣?」
「不會啦!我自小就在這河裡釣魚,以前好好的,人多了,時代進步了,河水就越來越骯髒,魚也越來越少了。」
河裡有魚,想見基隆河的生命尚存一息,但這樣委弱困頓的神情,這樣瘡痍滿目的軀體,還要再遭遇基隆以下夾岸工業廢水的荼毒,基隆河的生命便油盡燈枯了。
【八堵到內湖】
河水在瑞芳折而西轉,進入基隆。自八堵以下,沿岸工廠的數量急遽增加,那些未經適當處理的工業廢水,辛辣惡臭中往往帶著含有劇毒的重金屬離子,如鉛、鎘、汞等等,這些將慢慢地置基隆河於萬劫不復的死地。
河水再西,經汐止進入臺北市。在南港附近,河道與高速公路間聳立著一座巍峨壯觀的「人造山」,那就是臭名喧騰、啟用至今已十二年的內湖垃圾堆積場。每天臺北市兩百三十萬人丟棄的垃圾全數運來這兒,山頂川流不息的垃圾車蠕蠕而動,如腐屍上突突鼠竄的蛆蟲;山頂山腰山腳下,沼氣自燃自滅,惹得煙焰處處;當風而立,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令人忍無可忍的惡臭,說它如魔窟鬼域,正不為過。大雨一來,雨水自山頂直瀉基隆河,只見河中黃黃褐褐,真是集一切汙穢骯髒之大成。此時此地,基隆河儘管水波微微盪漾,水草迎風招展,但看來渾不似含情的細語,活脫是無言的嗚咽。
【最後一段旅程】
河水蜿蜒又西。在這最後的一段途程裡,基隆河所過的是臺北市人口最密集的松山區、中山區以及士林區。人口帶來了汙染,大量的人口帶來大量的汙染,而汙染破壞了生態,殘滅了生命。長此以往,我們就要準備接受難逃的浩劫了。
在圓山附近,中山橋上車水馬龍,中山橋下河水幽幽。在我們尚未能夠想像───因為那實在不堪想像───去迎接一個沒有鳥語、沒有花香的「寂靜的春天」之前,基隆河先已一片寂靜。他將寂靜地流到關渡,寂靜地注入淡水河,寂靜地入海。
萊因河曾經死過,現在它已復活。待到幾時,我們的基隆河能再恢復活潑暢旺的生機?
我想起源頭石壁中那一座觀音,希望她回答我的不會只是一聲長長的嘆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