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竹車站是臺灣少數建於清代舊城內的車站。百年車站建於1913年(大正2年),已登錄為國定古蹟,遊客來到新竹一遊,下車就遇見古蹟…

同為歷史古蹟的臺南車站已動工改建,身為六都中最資深且唯一未改建的新竹車站,光看月台與斑駁噴漆足以証明它的年分。

傳統鋼軌打鉚釘撐起的月台。懷舊浪板屋頂、站名牌,是老新竹人共同記憶中的車站。

新竹站位於東區,上行距北新竹站1.4公里、下行三姓橋4.8公里。月台站名牌主景點目前從缺,可能是古蹟太多,難以決定?

新竹是各級車都停的一等站,每日乘客數量將近三萬人,台鐵車站排名第七。離北上最遠台北站78公里,最南高雄站293公里。

老車站仍有行李房,提供遊客寄放行李的服務。到新竹短暫停留或出差,當天返回,趕在20:00關門前來取寄放的行李。

停於月台的EMU900最美區間車。

候車大廳一角是日治時代剪票口,拱窗下有山牆與托斯卡納壁柱,現在變成壽司店。

新竹車站是清代台灣鐵路的終點站。巡撫劉銘傳奏請修築六百里鐵路,率先完成台北至基隆路段,1893年台北至新竹路段通車,是清代臺灣鐵路興建最南端的車站。

日本人建第一代新竹火車站位在今麗池公園、玻璃工藝博物館附近。現今站體於大正二年(1913年)完工。大正十二年(1923年)新竹州知事在新竹車站迎接到訪的皇太子裕仁。(舊照)

走出站外是廣闊的站前廣場。

新竹車站是新竹市的地標、也是日治時期的七大車站之一,外觀有鐘塔、拱門及對稱的牛眼窗等經典元素。

身為全台最資深車站的新竹車站,沒有顯眼的招牌,夜間能欣賞到燈火通明的百年車站相映夜色,深有異國氛圍。

新竹人記憶中的車站有圓拱門、鐘樓、牛眼窗飾,是台灣最有歐式風情的老車站。

正門玄關有一對瓶狀圓柱,上方是托斯卡納的柱頭,作為帝國權威象徵及統治台灣的意象。

大門採圓拱門設計,柱頭有珍稀的花草紋飾。

站前廣場地面是市區地圖,主要歷史景點都標註在上面。

中山路建於1926年的新竹州廳、1936年新竹消防組(日本稱消防隊為組)、1935年的警察署、郡役所都是歷史古蹟。

清代貢生吳德功於日治時期在新竹轉乘火車至台北,讓他有感而發寫下:
「逐電迅追風,敏捷勝奔馳,舉重有若輕,便捷兼爽利」,可見火車的快速也讓清朝讀書人折服不已。

站前廣場改造為林蔭步道,設置YouBike2.0站點進駐。

過卡借車,騎往城隍廟吃美食。

沿中正路、前方是東門圓環,轉東門路直騎就是城隍廟。

騎不到十分鐘,新竹城隍廟牌樓到了。

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新竹舉辦護國祐民除災厄祈禱醮法會,光緒帝晉封縣城隍為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

1930年代的新竹都城隍廟外觀。(網路舊照)

臺灣宗教百景在新竹市只有「新竹都城隍廟‧竹塹中元城隍祭、竹蓮寺、長和宮」三處入選。

廟口對面是戲台,四週都是小吃攤包圍,常被忽視。

三川殿是城隍廟的門廳。

與一般廟宇不同,廟門「虎門」是關著,每年農曆七月一日才打開,讓關起來的鬼魂出門享受供品,是新竹城隍廟特別之處。

「城隍」類似陽間省縣市長一樣的官職名,有任期之分。在京城為京城隍,銜「福明靈王」。省城為都城隍,銜「威靈公」。

城隍爺公案前二位公差是李排爺與董排爺。排爺是指管理衙門的領導者,又稱為班頭,專門負責執杖行罰的工作。

新竹都城隍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御賜「金門保障」匾額,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另「理陰贊陽」是清咸豐年間開台進士鄭用錫所贈。

「金門保障」代表城隍是國家門戶的保障,因為古代金色是皇家的代表,上方有光緒御筆。

正殿上方是造型優美華麗的「蜘蛛結網」藻井。

算盡人間善惡的大算盤掛正殿上方,告戒世間因果輪迴會算得一清二楚。光緒帝聖旨存放於算盤下金斗釣籃內,每年城隍爺出巡時才拿出來臨巡四方,是正統皇命的象徵。

「六司」分別是「延壽司、樂善司、糾察司、速報司、罰惡司、增祿司」,是城隍爺轄下各部門主管,更是得力助手之一。

「速報司」是城隍系統眾司很重要的角色,城隍爺有需要時,用最快的速度,呈報「當事人」世間因果讓城隍爺辦理。

頭戴文官帽,面鬚與手皆是半邊黑、半邊白的陰陽司公,是城隍爺的秘書長。負責初審世人善惡功後再交給城隍爺處置。

得力幹將還有身形矮胖,黑面眼突的范將軍,右手高舉除暴安良木牌。

「除暴安良」木牌上繪有老虎紋樣。

謝將軍左手持「捉鬼神器」火簽棒。范、謝將軍就是慣稱「七爺八爺」,老新竹人尊稱大、二爺。

後殿主祀城隍夫人,能廣牽姻緣,成為城隍廟另一特色。

信徒祈求姻緣或感情更穩定,最好準備粧粉或三寸金蓮,都是城隍夫人的最愛。

女生虔敬手持清香用心祈求,祝福她們都能遇到對的人,有最好的人生選擇。

城隍爺警示在世時要注意自己的行為,部將六司會記錄世間懲處與獎賞,告戒每個人要向善、心存善念,切勿欺人騙神。

拜完城隍爺要到廟旁品嚐廟口小吃。缺點是停車位難求,騎單車來最方便。

廟口「龍鯉池」是仿新加坡獅頭魚身雕像,遊客相約吃美食的好地標。

通常從「東轅門」開始逛…

廟前廣場聚集肉圓、米粉炒麵、潤餅、滷肉飯等,附近巷弄還有在地人才知道的古早味小店,都是來城隍廟一遊不可錯過的美味。

「開天眼」是幫人指點迷津的命相館。新竹廟口是能讓人吃飽,也給人安心的地方。

第一攤先吃大排人龍的柳家肉燥飯。

白飯都是現蒸的,很快就會見鍋底。

濃重包漿滷鍋裡古早味肉燥很香,期待感油然而生。

肉燥飯滿滿肉燥,光看很有飽足感,配上滷蛋是標準的廟口小吃。

撥開肉燥末、淋滿醬汁,大啖下肚就是美味。

肉燥飯配酸菜一起,美味好吃。

肉燥飯必加滷蛋很入味、有畫龍點睛的感覺。

新竹小吃最有名氣的米粉,廟前攤位有成堆、各式各樣包裝的米粉。

蔣經國總統光臨過的米粉攤,黑白照片裡是親民與小吃的味道。

第二攤要吃招牌炒米粉、肉圓、貢丸湯。

肉圓是低溫油泡,放入油鍋中加溫,與南部用蒸煮的肉圓不一樣。

肉圓搭配炒米粉一起吃。

招牌新竹炒米粉,肉燥非常香!

貢丸湯與米粉齊名,一碗三顆,飽滿紮實!

經典貢丸吃起來Q彈,與別的地方氣味不同!

第三攤來吃鄭家魚丸、燕圓。也有香菇肉飯,搭配魚丸燕圓的招牌!

一碗飯、一碗熱湯,簡單廟口小吃,最能感受在地小吃的魅力。

先找到座位再點餐,專屬用餐座位,看著廟口眾生來來往往,感受神恩環繞的感覺。

手工製做魚丸、燕圓形狀不一,脆軟好吃。

魚丸吃起來有口感,甜美的湯頭,寒流時喝上一碗,暖心滿滿!

紅色燕圓加了紅麴,包著馬蹄跟蔥肉材料。

吃飽喝足從「西轅門」心滿意足離開…

離城隍廟不遠是奉祀媽祖的長和宮,因建在北門外故稱「外媽祖」。

清乾隆年間由王世傑獻地初建,嘉慶時期重修,道光年間郊商為「長久合作,和平共處」正名「長和宮」。

長和宮隔壁,同治2年建「水仙宮」,形成雙宮,為縣(市)定古蹟。

水仙眾神與媽祖同樣被視為海上救難之神,對媽祖的信仰,水仙的崇拜,隨著渡海來台傳承至今,成為台灣民間的宗教信仰。

廟中主神是治水有功的大禹、信奉水神能化解海上的危難,因此建廟祭拜。

長和宮內保留匾額,與世界唯一媽祖真髮神像古蹟,相當珍貴。

古匾有嘉慶年間「德可配天」、「霖雨蒼生」。

開基媽祖神尊為軟身神像,乾隆7年由福建莆田禪師從湄洲祖廟請來,稱為「湄洲祖廟正三媽」。

正殿二旁都是出巡繞境的路牌。

傳說媽祖得道升天後,留下的頭髮分別安裝在二尊神像頭上,一尊在湄洲媽祖廟,於文革時期被毀,另一尊流傳至長和宮,即現今唯一的媽祖真髮神像。

每年出巡前,長和宮會封廟門,一定要綁好髮髻,媽祖才允許起駕。

湄洲祖廟曾到訪長和宮,親眼見証神像上的頭髮,立即跪下敬拜,得到祖廟認証的神蹟。

除了神像上的頭髮,還有來臺時神轎及鳳冠霞披、錦繡袍裙、三寸金蓮履及繡花荷包等文物,均由廟方收藏。媽祖當年乘坐轎椅,全名為「螭虎吞腳圈椅神轎」。

蓋下紀念章,見証媽祖神威,源遠流長...

長和宮後方是塹郊金長和,昔日郊商以長和宮為議事的地點。

金長和水仙文教大樓,內有洗手間與香客大樓。

騎往西門街內媽祖廟,經西門街耶穌聖心堂。

西門街天主教耶穌聖心堂,是全台唯一中式宮殿式迴廊與腰廊設計的教堂。

聖誕節剛過,必有的「馬槽」內有降臨聖嬰,滿滿儀式感!

耶穌聖心堂。

四週是宮殿式迴廊,透光的設計,環保節能又透風。

聖堂內中式六角燈籠高掛,大吊燈上寫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小聖堂感受到寧謐與沉靜,全台最獨特的中國風八角形聖體櫃,還有天使保護基督的聖體。

與聖心堂相鄰是新竹內天后宮(內媽祖廟)。

新竹有內、外兩大媽祖廟,相較於長和宮外媽祖,因建於城門內稱為內天后宮。

內天后宮歷經多次改建,留有古文物與舊石材。古色古香的寺廟充滿莊嚴的神秘力量。


相較民間設立以為閩南人為主的長和宮,內天后宮為官方設立、信徒以客家人為主,清領竹塹官祀四大廟之一。

正殿媽祖神像與陪祀的千里眼、順風耳,都是藝術上難得的佳作。

媽祖神佑四方,開臺歷史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芳名錄上發現市長名子,只能說有拜有保佑…

市區騎至東門街東寧宮。

據說早期東寧宮一帶是早年來臺的清朝官員或移民過世後,為了等船而將棺木安置的地方...

台灣光復後重建廟宇,合祀延平郡王,以「東方安寧」為寓意,廟宇命名為東寧宮。

新竹市農曆七月宗教活動,有「都城隍放、地藏王收」的傳統。每年農曆八月一日經由東寧宮舉行封鬼門的儀式。

東寧宮主祀地藏王菩薩和東嶽大帝。

二側是十殿閻羅王。


最後騎至香山區香山寺。

香山區為新竹市面積最大的區,約占新竹市總面積56%。1982年由新竹縣香山鄉合併。

香山天后宮與台南大天后宮並列全台最古老的媽祖廟之一,約在1770乾隆年間於現址建立天后宮,1825年道光年間重建,北門鄭用錫後裔出資甚多,日治時期被充當香山警察分署。

日治時發動皇民化運動(毀神像,造神社)。1946年香山媽曾寄奉於長和宮(外媽祖),光復後再安奉至香山天后宮。

光復後刻意挖除與日治有關字跡,不想留下被統治的証據吧?

海不揚波表示海水平靜不起風浪,比喻太平無事。

有400年歷史的新竹為北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城市,騎遊各大廟口、品嚐城隍廟小吃。一日踏訪舊竹塹城景點與美食,讓大家看到多樣性古蹟的新竹。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