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第1次騎「武嶺」,傻傻的被騙去,當時什麼都不懂,路上只想知道還有多久、多遠,佳龍總是說「再2個大古山就到了」,不管騎哪裡,都是用「大古山」來換算,所以我對大古山就有種又愛又恨的感覺。疫情時,算是附近可以活動筋骨🚴好地方👇


大古山是桃園南崁這邊,蠻適合看夜景的景點,觀景台附近有不少咖啡廳,廣場有空地可以停車,旁邊還有步道,是個可以讓全家大小放風的好地方。

而我開始騎爬坡的路線,就是從這邊開始的,還記得從->牽車,到沿路不停的休息,直到現在…慢慢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而且我偏愛爬坡,因為喜歡看山上風景👇方糖路(不知道誰取的😅都這麼說)

加上回程的下滑可以感受到滿滿的成就感,漸漸的也騎出興趣。假日去別的地方🚴玩,大古山就成為我在平日、上班前、賽前不可或缺的路線。👇剛好也可以遠眺大海

雖然說騎大古山,但我們有延伸106縣道通往林口,這條路線我覺得算綜合地形,首先從叉路口左轉就是小小段瞬間爬坡

再來緩小段後,另個坡又來了

接下來平路小段後,開始緩上坡直到尾段突然來個陡坡,雖然這只有1公里,但騎起來還是喘到不行。👇這群互相傷害、進步的失速列車😂

經過觀景台後,我們會走右邊往151高地咖啡館,這段也是不輸前面的坡度,但這邊路不大要注意,通過這之後,就是連續下滑,這時候也是考驗下坡的技巧,說真的騎這麼多次,下坡還是會怕,尤其有段19%的下滑,這邊要小心安全。👇回程嘗試爬19%的坡

滑到底接著右轉106縣道,先是平路再來就是緩坡…這樣持續大概有8公里左右的距離


是個適合練習長爬坡的路線,路牌靠近「9」會有個大下坡接大上坡(轉換練習),騎完就剛好在「小7貝比門市」

附近這條路車子不多,算是騎乘路線的好地方,而且又離我們近。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訓練成長的路線,或許已經騎了無數次,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穫,不管是在成績上,或是跟夥伴間騎程「幹話」交流。就算當你無聊時,想來個輕鬆休閒騎也是「車少、路短、離家近」的「好所在」。但想要進步就要認識「妖魔鬼怪」,就算被「霸凌」也是進步的動力。

但他們永遠只會說,我們是「輕鬆騎」的「南崁Hot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