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東圳,是日本時代,地方耆老為灌溉竹東地區農田起造的水圳,雖名為圳,但跟中南部的大圳比起來,只能稱為小水溝。
竹東圳起點在上坪,終點在二重埔,全長42公里,因為竹東多為丘陵地形,造圳是過山挖山,過溝(山溝)架橋,應該是無法沿圳而行,今天從尾端往上騎。

這裡在雲南路邊,雖說是尾端,可以看到圳水又往地下走

再往下是竹東圳分支,灌溉二重到竹中間的田

前方為二高,再過去就找不到圳的路線了,所以今天從這裡當起點。







沿著路走,大多是一邊大坡,一邊圳溝的風景。前面一段路還算大,再走,就小了。


看看水裡的水草,水族館裡小小一盆15元。
快收成的稻子,漂亮。


這裡是竹東圳的分流,一邊是來的地方,一邊往寶山水庫(不確定是寶一還是寶二)。


再走一段,就騎在水溝上,時而在上,時而在旁。


過了這“狗辣林”,圳道又不見了,往後面,我所知的圳道在很遠的地方,看著估狗地圖,跟我所知的方向,完全跟路搭不上,這可能要花個一天的時間來探索。


沿路藍鵲、五色鳥的叫聲不絕,但只能聞其聲,難見其影。

過了這個土地公廟,就要脫離巡圳道路了。
全程約4公里多,趁老母午睡的小遛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