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著228連假,安安一家來到了一個充滿故事的小村落:椬悟。
椬悟位於雲林縣口湖鄉,因為早期種植大量的椬悟樹而得名,隨著時間地方沒落,人口老化凋零,椬悟不禁讓人有了「遺物」的感覺。
2019年政府推動地方創生的,透過了藝術家傾聽這個地方的故事,透過藝術的方式重新呈現,創造出特色並且找出大家的認同,今天就由安安一家好好帶著大家瀏覽這個有故事的小村落吧!
首先梧北村旁有著一個當地人口中的人工池,網美稱為小日月潭的滯洪池,從村莊問路店的阿公口中得知,這一大片滯洪池,早期為台糖的土地,因為地層下陷時常淹水,海水倒灌土地鹹化,當地農民作物無法生長,爾後改建為人工滯洪池,意外的維持良好的生態溼地系統,鳥類生態豐富,加上環湖步道,安爸認為生態美景更勝日月潭,稱為小日月潭著實委屈它了。




常見棲息的鳥類說明,建議可以攜帶望遠鏡或單眼大砲前來賞鳥。
安安幫他們取名:白可愛、黑可愛、紅可愛、咖啡可愛(依照頭顏色命名)。



湖水非常清澈

季節對了話,應該會非常美!

來到這裡可以去口湖遊客中心免費借單車來環湖,非常方便。
沿途有很多休憩的點,騎累了隨時可以停車休息。

原本坐在拖車裡面的安安,怎麼轉眼換成20吋公路車了,還能這樣握下把騎車。


進入梧北村的中心水塔,台灣早期自來水不普及的時候,這個水塔提供了全村每個人的用水,水塔下住著雨燕,雨燕們與村民共生,後來地方創生的藝術家們也將這個小雨燕融入村莊的常生活,把小小的雨燕藏在村裡的各個角落,跟著安安一起找藏在角落的雨燕,別有一番樂趣。
大家來到這裡記得要仔細的尋找看看喔!

水塔下就是雨燕的家了!

躲在窗簷睡覺的雨燕

撐著紅磚傘的雨燕




與電線完美結合

體操雨燕


角落吃冰淇淋的小雨燕,很有在地生活的趣味。

水塔旁是一間問路店,裡面阿公很健談,能夠把小村莊的歷史如數家珍地好好告訴你。而小鎮一共有三間問路店,等待的你到訪。


小鎮的故事在每一個角落,藏在牆壁、春聯、木椅中。

廟旁邊的雜貨店,93歲的阿嬤健談的跟安安說著她的故事,還一起討論烏俄戰爭,6與93距離很近,沒有任何距離。

從店旁邊的鐵花窗開始,藝術家們傾聽主人的故事,再用他們的角度描繪出來,鐵窗不再生硬,化為畫布從此有了生命。
阿嬤民國52年賣著檳榔及雜貨店賣著小零嘴的畫面,如同電影般在鐵窗上重新上演了一次。

小鎮的景點地圖

雜貨店旁的巷子蚵殼做的壁畫,記錄了公論報的民主先賢李萬居。


巷子中隨處可見改造的巧手

鐵窗畫下了椬悟的生活日常,有看出來了嗎?

窗後沾板完美呼應了鐵窗畫要表達的生活

小小村莊卻是民主聲音發源地



鐵窗畫下了一段兄妹之情,兩手交握,千言萬語就在一句平安中。

詩人厝大大的寫在地上,不是甚麼恐怖鬼屋,而是屋主對於詩人厝的謙虛之稱。屋主愛寫詩,還有一個黑板可以隨時記錄創作。




醒獅團的鐵花窗,是安安最喜歡的一個

廟宇的背後藏著一個共榮的毛毛蟲公園,安安在這裡玩到不願意回家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小鎮開始流行牆壁上的彩繪、在老舊的牆上畫上與當地居民無關連的圖案、動漫人物變成一種風潮,全國流行。
而這次小鎮的重新創生,藝術家們傾聽了故事,從故事裡出發,把原本牆上與小鎮無關的彩繪抹除,以簡單的雨燕點綴紅磚灰牆,畫下一幅幅故事窗,創造地方特色與認同,如果有空不妨來這個單車漫遊一番,細細咀嚼這個和雨燕共生的小鎮故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