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尖的讀者們可能已經抗議:“等一下!這地方上次不是看楓葉已經來過了嗎?想混水摸魚?”沒辦法加拿大地大缺點就是不管什麼地方都很遠,Montreal方圓百里也沒幾個地方可以去而且老實說看起來都差不多。
之前提過Tremblant是這邊的滑雪勝地,除了滑雪裝備也有提供胖胎車的出租服務,相較滑雪比起來胖胎車挺冷門出租區就我跟朋友三人。

這次走的是專門給胖胎車和越野滑雪的路線,夏天也可以騎登山車。很久沒騎租來的車何況是胖胎車,開始時走走停停椅墊喬了好久怎麼坐都不舒服。

路線就是白茫茫一片壓實過的雪道,還有特別讓騎士做好心理準備的指示牌。

大概才騎了十分鐘就覺得這真的超級累,胖胎在雪地上的滾動阻力非常大,就算是平路都沒有辦法輕鬆慢慢騎只有到了下坡可以稍微緩和一下,天氣又冷身體都還沒暖起來就開始上坡真的很想死。

路上的雪看起來很硬,但是只要一走到旁邊沒壓過的雪是會直接陷進去到膝蓋以上的,整條路到處都是冰天雪地還有已經凍住的河。

照片拍一拍發現到處白茫茫一片,加上租來的車也只有黑白兩色所以用黑白好像也差不多,看來自己如果想買台來雪地騎的車該挑鮮豔點的顏色。

才騎大概一小時我們就已經累爆了,還好也到了折返點的小鎮有餐廳可以休息,胖胎車又大又重跑不快店家也沒提供鎖,索性就往餐廳門口柴房一扔。

順便來介紹一下魁北克的地方菜:Poutine。說穿了就是淋上肉汁和起士的薯條,熱量整個高到爆,不過冷得要死又肚子餓時真的是無法抗拒。

Poutine 跟啤酒下肚後完全就是午睡時間,可惜車還是要還的只好繼續出發,先逛了一個已經完全冰封的湖。

當地還在旁邊用冰雕做了一個溜滑梯,要不是在玩的都是小朋友還真想上去試一下。

這次的胖胎車是加拿大本地品牌Norco Bigfoot 6.2 (2016),“大盤”是兩個很小的雙盤 (32/22),整趟下來我完全沒有上過大盤。

飛輪大到還比較像大盤(12/36),不過這次我最低大概就退到倒數第三齒,再退下去那速度慢到要定竿了。

乍看之下那大盤跟飛輪的比例好像是公路車裝反了一樣。

剎車是Avid DB1,老實說雪地真的很拖除了稍微陡一點的坡要輕含一下剎車胖胎車根本跑不快,當然如果是真勇者去走下坡道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

逛完湖就開始晃晃悠悠的往回走,騎公路車看到下坡標誌都沒騎胖胎車看到時那麼開心。

遠方可以看到Tremblant的滑雪場,以前高中大學時還很常去,現在真的就老了也懶了。

我們騎的路線完全就是給小肉肉的,稍微陡一點或彎道比較大的地方都有護欄。

其實路旁有非常多難度高的Single Track可以走,嗯…我不敢…

天冷包成粽子照相超級麻煩,常常下車等到相機準備好朋友已經騎走了。

一個下午我們總共移動時間大概才兩個小時,騎行距離只有16公里加150公尺左右的爬升,但是Garmin估計我燒了一千多卡,那應該是我公路車50公里以上還有點拚的量。騎完三人都已經不行了但是光肉肉路線應該都還沒騎完一半。

公路車習俗騎完來舉個車,這車大概16公斤等於兩台公路車,而且兩個大胖胎重量分配跟公路車完全不一樣差點閃到腰。騎完這趟覺得胖胎車用租的就好,除非開皮卡感覺連SUV都很難上,不然就是要很粗勇的外掛單車架。

看新聞最近台灣好像氣溫又要下探,可能有人好奇那Tremblant到底冷多少呢?大概這麼冷的概念:

其實這還不算太冷,這裡到零下二十度以下是很正常的事。之前看到車友們問冬天騎車怎麼穿,那我來分享一下零下十八度怎麼穿:

頭:套了安全帽雨套的單車安全帽,運動刷毛保暖帽,滑雪鏡,
脖子:神奇頭巾
上半身:Uniqlo 排汗衣、Uniqlo 發熱衣、亞特力士12度車衣、PI 5度軟殼車衣、Columbia 登山外套﹝十月底登玉山穿過適用﹞、滑雪手套
下半身;PI厚刷毛車褲,輕薄防水保暖運動長褲﹝一般滑雪褲容易褲管太寬大﹞、登山毛襪、冬季防水登山鞋。
這一趟下來其實不會冷也沒有濕到外面,停下來拍照時不會寒風刺骨想趕快走,只是腳果然還是我的罩門到餐廳時腳趾頭都快沒知覺了,吃完午餐扔了個暖暖包到鞋墊下回程才舒服很多,下次應該會再多穿一雙襪子或是別穿雜牌登山鞋。不過這次Amazon買的雜牌滑雪鏡卻讓我非常驚艷,想當年窮學生去滑雪時買的便宜滑雪鏡沒事就開始起霧視線也不好,這次騎胖胎車身體產生的熱應該比滑雪更多但是完全沒有起霧問題視線也很好。
台灣寒流來通常濕冷,山上又更冷,但是至少不至於零下,所以以上裝備我覺得Columbia外套不需要,PI軟殼車衣看情況可以換輕風衣,外褲看腿怕不怕冷可以套輕薄慢跑外褲就好,我通常零上只穿亞特力士膝蓋部分有防風的刷毛車褲。頭上一般單車小帽就可以,安全帽套我蠻推薦的便宜實用遇到下雨也是救星,手跟腳我覺得很看個人,但是手套應該不需要到滑雪手套其實太厚很難變速,一般車鞋配鞋套和厚襪子,滑雪鏡就看你想多帥囉。祝大家冬天也開心騎車但是天雨路滑注意保暖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