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簸人生,非關輸贏 ~ 摔車怎樣 ~ Bumpy life, non-off winners and losers

[您走路,我是運動!
您慢跑,對我來說已經像是極限運動!]


喜歡騎單車的人,大部份都在討論景點、祕境、環島路線、小吃,或是怎麼改車等等有趣又專業的事,似乎很少會去提及“摔車”的這檔事,因為摔車畢竟不是光鮮亮麗、也是自己個人的事。

因為個人身體的障礙及疫情嚴峻,選擇電動輔助腳踏車來代步已經兩年多,騎乘公里數也破四千公里。期間摔車的次數雖然不多,卻也有個三、五次。
顛簸人生,非關輸贏 ~ 摔車怎樣 ~ Bumpy life, non-off winners and losers
顛簸人生,非關輸贏 ~ 摔車怎樣 ~ Bumpy life, non-off winners and losers


最近一次發生在上週的週一,上班日照常騎單車出門,出門時將充滿電的電池裝上,電源啟動後號誌燈正常亮起,一切就緒正準備騎出地下室斜坡道,卻感覺大腿越來越吃力,吃力到已經在坡道停住不動。。。

僵直一會兒,照慣例往左側身障的左腳倒下,左手一撐地板倒也沒事。
緩緩起身,先將腳踏車牽上斜坡,檢查後發現電動輔助的電源燈號沒在亮了!!!
原來,又是電池安裝不確實,經過顛簸之後斷電了。再次安裝電池,使盡全力讓電池扣緊,確認沒問題之後也就一路順風騎到公司。
到了公司才發覺左手腕、肩頸有些不適,右腳踝有明顯破皮。顯然,摔車這事不太可能沒有損傷發生。
顛簸人生,非關輸贏 ~ 摔車怎樣 ~ Bumpy life, non-off winners and losers


記得去年暖秋時也在河濱車道摔倒一次。那次應該是下雨過後,路面仍有些積水,下班回家的路上為了要欣賞夕陽所以緩緩左轉彎,可能速度太慢、彎度過大、左腳落地後仍然撐不住身體重量,就跌坐在水漥裡了。旁邊正在欣賞夕陽的年輕情侶,也被我這突如其來的跌坐搞得有些驚慌失措。
顧不得濕了一片的褲子,趕緊站起來說一聲“沒事”~就匆匆離開現場,換個地點再次停下車來賞夕陽。
顛簸人生,非關輸贏 ~ 摔車怎樣 ~ Bumpy life, non-off winners and losers


話說回來,這次摔車之後休息一天,照樣騎著我的電動輔助腳踏車上下班。手腕、腳踝略有不適感覺時就盡量讓核心肌群去作功來減輕手腳的力道,這樣倒也平安無事繼續騎著單車上下班。又過了一週,說實話手腕、腳踝的傷還有點感覺卻也不妨礙騎單車上下班。畢竟,河濱車道路面平緩,並無須像去爬山一樣得用大腳用力踩踏。
只是人有傷,車子勢必也有傷到,看起來也需要找個時間去保養心愛的單車了!至於個人的這隻左腳嘛~絕對是個人一生都要面對功課。
2021-08-23 23:11 發佈
勇敢的騎士! 無論如何小心,騎二輪車每個騎士都有摔車經驗,路面積水/斑馬線/碎石路/油漬- -等我都摔過

我又要來賣瓜了! 將近2年前彎道小三改好後去附近正在施工的小公園騎土石路,下坡急彎路面碎石双前輪仍會側滑,但這車側傾角約30度,車傾倒並未一次到位觸地,傾到極限內側膝蓋未觸及地面免磨破皮

所拍影片無急彎倒地; 上述急彎是影片在30秒右側斜坡下到叉路口急右轉,當時路面有不少碎石,而本影片已不見碎石了!
左側身障?真身障我會建議你別騎會倒的車.
呃,如果身障不方便,真的不要騎單車,危險。就算是河濱,半封閉,狀況還是一堆。
感謝各位的建議。
個人確實領有身障手冊,是有牌的輕度身障人士喔!
身障的左下肢是個人一生的功課。
必須適當的鍛鍊,才不會過度影響健康的肢體;尷尬的是,鍛鍊卻又容易受傷害。
SimonHall wrote:
[您走路,我是運動!(恕刪)


注意安全 祝你順心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