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高雄最南方的林園區與屏東相鄰,林園代表性景點有清水巖、爐濟殿、廣應廟、鳳鼻頭遺址、海洋濕地公園、原警察官吏派出所等。古稱「頂林仔邊」的林園有悠久歷史,適合喜歡生態及人文歷史的車友騎訪,細細品味歷史與自然的融合之美。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區位於高雄市最南端,西側緊鄰高雄市小港區,東以高屏溪與屏東縣新園鄉為界,北為大寮區與鳳山區,面積約有32平方公里,分為24個行政里,現有人口將近七萬人。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有許多網迷熱愛的秘境打卡點,「原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安樂樓、黃家古厝(江夏古厝)」等,車友來林園騎車能帶回充滿歷史的回憶。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單車遊從最南的市境之南樹出發。一年來在高雄騎訪岡山、苓雅、前鎮、新興、小港、橋頭、左營、鹽埕、旗津、鼓山、燕巢、田寮、仁武,每個行政區都有不一樣的人文與自然風情。台灣雖然不大,除了高雄還有很多地方還沒騎到,暫別高雄「離開心更寬」,才能看見更多美麗的台灣。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汕尾地區處處都能看見區公所與民間合作,將斑駁牆壁彩繪成海底世界,成為外地遊客打卡最夯地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由養殖業者自費彩繪發起,原宣傳水產特色,沒想到宣傳效果奇佳,彩繪地點從汕尾地區擴散到其它沿海村里,彩繪版圖迅速擴張。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除了水產彩繪,東汕里有曾集寵愛於一身的「市境之南樹」。原是林園人兒時記憶的裸仔葉(黃槿),因受前市長韓國瑜加持掛上「高雄發大財」許願牌爆紅,被媒體稱「國瑜樹」。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這株黃槿樹最夯時,便於「韓粉們」朝聖,網路上甚至有門牌:「林園區東汕路32號」。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因剛好座落在高雄最南的經緯度上,被稱為「市境之南樹」。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汕尾是河海交會地,高屏溪與東港溪匯聚流入大海,東港地標進德大橋與鵬灣大橋清楚可見,一覽無遺 !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河海交會波光蕩漾,漲潮時美麗「半月彎」下方是洶湧的洋流 !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是濱海傳統漁鄉,本屆高雄市長選舉前因韓國瑜將戶籍遷移到林園,並投入市長選舉而聲名大噪。隨著韓市長去職,「市境之南樹」有「人走茶涼」的淒涼感受。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黃槿樹旁是爐濟殿公園,有可愛的彈塗魚造景點綴綠樹。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爐濟殿是汕尾地區公廟,面對著滔滔大海,守護討海人安全返航,也滿載而歸。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爐濟殿是高雄最南端的廟,廟口看到漂亮的海景,天氣好還能看到小琉球呢。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爐濟殿是林園唯一,也是台灣少數供奉關平將軍的廟宇。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中西特色並存的「憨番扛廟角」,雕塑的線條細膩、栩栩如生,呈現廟宇藝術的優美。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傳說汕尾是先民渡海登陸港口地,為避海峽風浪將船隻泊於汕尾沙洲,返航時暴風暴雨無法返航。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經請示山西夫子指示,神像須留置本地供仰護民,即奉上隨船守護神山西夫子神像(大殿正身神像),立即無風平浪,展現山西夫子神威廣大。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大殿隨佑關聖帝君白臉是關平及黑臉的周倉,黑、白臉將軍分別替關聖帝君拿刀、拿印。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門聯表述三國時關平與周倉英勇待君的忠義風範。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一側奉祀關聖帝君座騎是千里名駒赤兔玉馬,跋涉征討戰功良多,連神馬吃的草料、飲水都備便。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爐濟殿旁另一廟宇在東汕里,東鳳宮主祀溫府五府千歲。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高屏溪口出海口的汕尾漁港,八八風災後造成淤砂情況,目前汕尾漁港的漁船筏大多移往中芸漁港停泊。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往中芸漁港路上,幾個寧靜小漁村充滿漁鄉風情。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汕尾地區是抽象地名,細分做東、西、北、中汕等四個行政里。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原以為沒有北汕里?原來四個里的活動中心設在北汕里。因為聽來「難散」就沒有「南汕里 」了?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汕尾地區聯合活動中心是由台灣中油公司捐贈。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四個里學生在汕尾國小上學。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汕尾國小推行風帆船運動,操場中央有風帆船。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學校司令台稱「海天堂」,串連波浪造景的校舍,呈現滿溢海洋風味的學校。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在林園幾乎公家的營建設施都能發現由石化業者的贊助落款。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北汕路上清楚看見林園工業區內一根根矗立的燃燒塔及管路煙囪。巨大紅白鋼管和水產養殖池形成強烈對比。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若在屏東鹽埔漁港看去,入夜時海上漁火點點,遠眺宛如太空城的林園工業區夜景。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中芸漁港公園是林園少有大綠地公園。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白色觀景台是林園龍舟賽時最好參觀台。天氣好時能遠眺小琉球,或前鎮八五大樓。公園的座椅是消波塊做成的造型座椅,對應林園海港風情。不過天氣太熱時,沒有人會來曬太陽。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中芸漁港每年端午節前舉辦划龍舟競賽皆在漁港舉行,為中芸漁港增添一大特色。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公園一角是近來高雄很夯的YouBike 2.0可供借用,站點已拓展到海邊了。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高雄境最南邊的中芸漁港。因汕尾漁港的船筏都移中芸漁港停泊,造成中芸漁港船席一位難求現象。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平靜的中芸漁港因市長選舉辯論而聲名大噪,讓原本偏鄉林園,也能佔盡選舉版面!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11月到隔年2月底為林園地區漁港捕鰻魚苗季節,捕鰻苗的動力船筏稱「櫓鰻栽」,鰻苗又稱「白金」,可見其經濟價值。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天氣好時港邊滿滿的漁獲,感覺到討海人的辛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中芸派出所後方有座廣場,有永懷領袖的蔣公銅像,是住居大陳義胞的力行新村。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力行新村是國共內戰時期隨政府來台大陳義胞住居的村落,位在中芸橋旁。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村內有蔣公銅像及國旗,跟隨蔣公來到台灣後,政府將二萬六千名大陳義胞分散全台三十六個大陳新村。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當時鄰海大陳義胞生活條件不好,簡易紅磚屋住著純樸的義胞。清苦的生活,期待「反攻大陸」那天到來…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大陳義胞剛到力行新村時,把故鄉帶來的神明供奉在公舍中。民國66年建立平水廟,主祀治水有功的平水天王(大禹)。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鳳芸里取名因中芸庄廟鳳芸宮而來,因人口驟增,高雄縣市合併後更名為鳳芸里。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沿港口旁漁港路騎行,中芸漁港位於鳳芸里,盡頭是林園漁會,漁會旁是信仰中心鳳芸宮。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中芸漁港清晨5時和下午2時有新鮮漁貨交易,港邊每天都有漁販賣現撈仔魚獲。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鳳芸宮前有超大廟埕,空檔時間是漁工整理漁具場所,很有漁村風情畫的感覺。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臨海海堤建有觀海平台。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平台下方有長長的海堤延伸到海中央,平坦沙灘上可以玩水,堤防上釣魚抓蟹。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平台有通行孔道,正殿媽祖能望向大海,護佑漁民祈求平安的心願。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鳳芸宮奉祀主神福建湄洲嶼神女林默娘即媽祖。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建廟起緣於百餘年前有艘南澳船到此載貨遭遇風浪擊沈,有船客奉持天上聖母的神像安扺灘陸,為感謝庇佑之恩,於是搭寮祭祀晨暮焚香膜拜媽祖。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正殿祈願燈籠高高掛,每個燈籠都祈求國泰民安,給人溫暖信賴的感覺。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廟內必有的晨鐘暮鼓。傍晚打鼓,早晨敲鐘以報時,諭指時間流逝使人警愓。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鳳芸宮四年一科的「海上巡境,安平會香」活動,每年農曆3月22日舉行海巡會香,3月23日舉行陸巡遶境。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沿堤邊騎走,來到林園二所國中之一的中芸國中。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中芸路上有二所學校分別是中芸國小、中芸國中。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中芸國小天文館為四層樓建築,以氣象變化、潮汐潮落及配合各時節為展示主題,在觀星熱潮期間,是南部觀星族的最愛。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中芸里原為漁村,人口眾多,增成中芸、鳳芸兩里。中芸街道可見密集擁塞的傳統建築,見證昔日的風光。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離開中芸,林園南路盡是小葉欖仁樹,有綠色隧道的影子。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綠色隧道是刻意形成綠帶,右邊是台灣石化工業重鎮-林園石化工業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民國62年開始徵收公私有土地397公頃,列為國家十大建設之一,隨後引進石化下游廠商,民國68年正式啟用,建立石油化學基本原料一貫生產體系,供應國內紡織及塑膠工業需要,帶領林園地區的經濟活動進入一個全新境界。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石化工業區佔地達林園鄉的1/8,年產值驚人,提供林園區民工作機會,廠商每年回饋建設地方,為地方帶來富庶與繁榮。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北路接台17線(濱海公路),最遠能到枋寮鄉水底寮(台1線交界)。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計畫中的高捷小港林園線沿台17線經臨海工業區、鳳鼻頭、林園、林園工業區等地,並在林園工業區管理處門口設站。後連接林園東港線,跨域延伸至屏東東港、大鵬灣等地。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將來隨著捷運紅線起建,坐地起價的房價,又有多少林園鄉親買的下呢?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夜市每週二及週五晚上營業,附近設有公有立體停車場及廁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夜市後方是立體停車場,但林園人生活習慣是騎機車,少有開車去逛市場,造成使用率不高的停車場。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菜市場後方是幸福公園,有展覽館、桌球、羽球館。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幸福公園有YouBike2.0站點,採車上機及輕樁設計的YouBike2.0跳脫以往舊設備,車身設計採取珍珠白及黃色以利辨識。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公園對面是林園11號公園。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過來是林園唯一可快速取餐的速食店,緊臨台17線旁,剛整修完成,外觀很新,短暫休息用餐的好地方。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這一帶屬林園舊部落,因盛產韭菜、稻米,在地人稱「韭菜園、米店仔溝」。因地靈人傑,人才輩出,故取名「文賢里」。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文賢里有名的蔣家古厝,開基祖玉振公為武舉人,仍保存燕尾式屋脊的三合院傳統建築。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建於清咸豐年間的蔣家古厝,因林半仙傳說增添話題,蔣家後代爭取列入古蹟保護,希望古厝回復古色古香。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雖然歷經改朝換代,蔣家古厝上的燕尾仍然存在,在傳統閩南建築已經少見。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半仙傳說為古厝增加傳奇性。傳說林半仙來到林園時,曾在蔣家大厝前方點劃「豬寮穴」,在此養的豬隻特別肥大、健康,迄今「豬寮穴」位址仍是空地。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經後代翻修整建,古厝樣貌漸變與豪宅併存,僅存原始古樸風貌及外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到林園老街,「福興街」是林園地區最早匯聚成市的街道,在地林園人叫舊街。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現在林園最熱鬧的街道是東林西、東路,林園店家在此開業,是林園經濟中心。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南、北路與福興街,圍成一大圈就是林園古蹟與商業發達中心。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日治時期興造的第二條街「林園北路」,在地林園人叫新街。形成新、舊兩條長街,平行南北縱向造就林園的繁華。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傳說福興老街中間高,兩端低像一支扁擔,南端有土地公廟,北端有大道公廟,像一支扁擔挑著二個籮筐,視為挑擔入財的「扁擔穴」好地理,成為林園市中心發祥地。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老街有林園第一家雜貨店與藥鋪分立街頭及街尾,坐實風水寶地的傳說。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還有林園戲院(原林園座)遺址、菜市場,老醫院與翻新的林園郵局供憑弔。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歷史悠久的仁愛醫院。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路標上鐵鏽班駁林園北路標,訴說看盡老街、新街由盛轉衰的過往感傷。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市場有難得一見的舊式磁磚造攤位,仍留存在市場一角,見証過往繁華。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市場內有家詹記鴨肉飯,要來吃早餐了。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開業已近百年的鴨肉飯,有手寫版的品牌解說,很有歷史名店感。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並不產鴨子,卻有好幾家以鴨肉聞名的店。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沒有鴨肉」的鴨肉飯是招牌,老闆把米飯下鍋前調整鴨油與蒜酥的比例。煮好後沒有鴨肉也有濃濃鴨香。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沒有鴨肉」鴨肉飯是招牌,一碗只要十元,對當地人來說,每次去吃個兩三碗,很正常。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點了鴨肉飯與一小支鴨腿,附上鴨架湯,今天騎車的活力來源。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的鴨肉飯很不一樣,拌了鴨油和蒜酥,沒有鴨肉,直接吃,也可以拌入薑末醬油吃。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鴨腿切盤,沾著甜味薑末醬油一起吃,才夠味!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飯後鴨架湯也不隨便,濃郁鴨香味。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吃完鴨肉飯回騎林園北路叉路口,原林園鄉公所頭前,有座顯目的「蔣公銅像」。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傳統幾乎「深綠」的林園,在最繁華的街頭,居然有「蔣公銅像」給人感覺奇怪!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據說銅像與傳奇人物林半仙有關,銅像前一小塊空地是林半仙原葬的風水寶地。民國45年鄉公所建築在此,位處交通要道,經常發生車禍,鄉公所掛上蔣公的圖像,提醒鄉民行車注意安全,沒想到事故變少,大家都相信是蔣公像發揮警示作用。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民國70年鄉公所改設「蔣公銅像」。解嚴後有鄉代提案移掉威權象徵的銅像,鄉代會決定為保鄉民平安,而且銅像有時代的歷史背景,希望歷史歸歷史,繼續保存。於是銅像保留至今繼續警示大家,行車小心。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北路二戶間不起眼通道,能通往林園古蹟-安樂樓。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往內走,發現隱身在巷弄深處的台式老酒家。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安樂樓正門在林園戲院旁(已拆除),上方橫匾原有「安樂樓酒家」已斑駁脫落,只留下「料理」店舊稱。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入口原有竹梯迴廊(已拆除),進入映入眼簾是一座傳統石梯上二樓。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後門通往剛吃過鴨肉飯的舊市場。有別有洞天之感。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日治時期被日本政府強制徵收作為日本軍士官俱樂部,只限招待日軍部隊。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安樂樓現存歷史遺跡是窗戶上木條。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日軍把防盜鐵條抽換變成木條,可見二戰末期戰爭吃緊物資匱乏多麼嚴重!連鐵窗都被拔去做武器原料。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日式傳統建築風味,上、下二層樓成門字形。光復後安樂樓恢復成酒家,隨著經濟起飛,林園酒家有段榮景,如今走入歷史。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安樂樓多次易名經營,從杏花村、一樂、保壽樓…當年是林園地區著名的風化場所,可遙想華燈初上的喧嘩吵鬧的夜晚,男男女女在各包廂飲酒同歡的景象。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樓梯、洗手檯都是洗石子,四週樑柱細雕,日治時期俱是高等建材。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屋柱採歐式巴洛克風格,昔日為完整的視覺景觀,屋頂雖崩塌,酒家風情仍不減當年。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安樂樓懷舊風情,經由戲劇「一把青」拍片取景得獎曾走紅,帶來追劇風潮 !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離開安樂樓,外面是林園最熱鬧的早市,同樣一條街,有恍若隔世的感覺。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重回福興街,到訪一街之隔的原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原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開放時間是十點鐘以後,騎訪要留意時間。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為林園地區最早設立的官署,是林園現存保存最完整的歷史建築。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臨派出所設於舊街中段(福興街),舊街在日治時期是商業發展要地,是行政中心所在地。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舊派出所及所長宿舍採用磚造與木材混建築,主體紅磚採「荷式砌法」,很先進的西洋建築工法。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派出所後方有庭園、古井及水塔供警察官及家屬生活之用,咾咕石砌防空洞作為拘留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宿舍建築為磚木混合結構日式建築。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現況屋身以木造骨架為主體,內部天花板以少量的編竹夾泥牆與雨淋板構造。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所長宿舍屋頂為寄棟式,入口處設有磚柱及門拱。內有相當少見的日式暖桌。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保留了昔日所長宿舍使用的屋瓦及木料。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日治時代的派出所木構屋頂桁樑都保留下來,透過微亮的吊燈,很有歷史懷舊感。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派出所內部成為林園文史館。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原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配置11名巡查,歸鳳山警察署管轄,是鳳山警察署所管轄的第3間警察派出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日本殖民臺灣初期倚重無所不管的警察「大人」體制,在統治心態下使台灣人積怨日深,也造成爆發「抗日事件」的遠因。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派出所文物跨越日治與現代警察文物。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濃濃的和風建築,營造出懷舊的氛圍。解說林園當地歷史典故:
林園傳奇人物林半仙是一位精通法術的地理師,林園人靠林半仙致富的傳奇不少,因心胸狹小,被整得淒慘落魄的也不少,留下許多精彩的在地鄉野傳說!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潭頭駛牛車、中厝起大厝、林內綁掃帚」,林內里幾乎家家戶戶都從事綁掃榔掃帚的手藝。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日治時期因軍事需要在林園的清水岩建有軍用隧道,總長大約6公里,有漂亮的鐘乳石地形。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有著名「古厝建築群」,區內有蔣氏、許氏、戴氏、劉氏、林氏古厝,各具不同建築特色和歷史記憶,一磚一瓦訴說著不同的歷史故事。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剛剛去過的力行新村與環保抗爭過的「林園事件」。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離開派出所,重回福興老街,敏安藥房與剛看到日治老照片地點相同,有時光錯置的感覺。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老街風貌已完全不同,電器大賣場舊址是原林園客運總站。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百貨大賣場以前是林園天主堂。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福興街有各式各樣的小吃美食,有見證百年歷史的冰果室合春圓仔店。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合春圓仔店從西元1951年一賣至今,是林園人共同的消暑記憶。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綜合冰是所有配料都有,物美價廉,也可以選擇糖量。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原以推車在廟前擺攤,後來搬到福興街,至今傳承到第三代。店內冷熱湯圓都現煮的,店內雖然空間不大,給人輕鬆的感覺!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點了小碗綜合冰,滿滿黑糖水,期待碗底也是滿滿配料。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小碗綜合冰吃起來很大碗,碗底配料很多,差點吃不完。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隱藏在巷弄裡的美食,在不起眼的巷子裡,料好實在又便宜。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北路一帶是原鄉公所,警察局、圖書館、文康中心都在此。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高雄市立圖書館林園分館。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城堡造型的幼兒園。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地區最高學府林園高中。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高中與台灣中油公司有「產學合作石化專班」合作,為吸引在地年輕學子投入化工產業,提高社區認同,使產業在地化。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到王公路,有新穎造型的綠建築是區公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區公所門牌是王公路1號。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除了區公所,另戶政事務所及清潔隊也合署進駐,成為在地行政中心。YouBike2.0設有站點,方便到此洽公的鄉親。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日治時期大正9年設高雄州,那時林園地名是「林邊」與屏東「林邊」同名易生混淆。徵求改名提議,長老們想起謝王公祖廟的龍溪縣古縣城中心鸛林(現稱下半林)和園中(現稱上半林)兩地,故取「林」、「園」二字命名,以示懷念祖籍。從此「林園」地名出現,沿用至今。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公所建築造型採簡潔的量體設計,除符合智慧綠建築的設計外,融入「高雄厝」屋頂綠能、陽台設計種樹,有垂直森林綠化的工法。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廣場有磁磚拼貼,林園是高屏溪河口沖積平原,農漁產豐富,號稱「魚米之鄉」。盛產有三金:黑金(烏魚)、白金(鰻苗、虱目魚苗)。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新建的區公所大部份興建經費來自中油公司贊助。入口超大幅磁磚拼貼,將鳳鼻頭遺址、龍蟠洞等景點呈現。農漁產品有稻米和美濃香瓜、小黃瓜等農漁產品。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王公路旁新建不少大樓,為林園最多大樓的區域。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王公路100巷,不起眼的小巷裡,去職的韓市長選前戶籍就設在此。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為爭取高雄市民認同,韓國瑜特地把戶口入籍到林園王公路,宣示從高雄最綠的林園,開始打一場不一樣的選戰。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果然接地氣的選舉策略,及「打造高雄,全臺首富」的競選主軸,「莫忘世上苦人多」深入人心。最後以15萬票差距擊敗對手獲勝,結束對手在高雄市20年及原高雄縣33年的執政。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緊接參加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挑戰失敗而歸。隨著罷免投票通過,成為中華民國選舉史上首位被罷免成功的一級行政區首長。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原市長去職後,敗選對手參與市長補選,後當選高雄市長,成為高雄市目前得票率最高的市長。選舉看板就掛在去職市長入籍林園地址旁,台灣民主政治在王公路上演「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戲碼。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廣應廟位於王公里王公路旁,祭祀主神為謝府王公。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廟口前方有兩隻鎮廟石獅,左為雄獅戲球。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區以廣應廟為地景指標,更是呈現台灣廟宇建築藝術特色的地方。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廣應廟又稱林園王公廟,祭祀圈達林園區的十三個里。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廣應廟主祀謝府王公(謝安),配祀謝府王媽,同祀謝府元帥,副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隸祀虎爺(黑虎大將軍),是出自原鄉(漳州府)傳統信仰之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從龍門進入拜殿,發現廟內金碧輝煌,值得一看是二邊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交趾陶堵。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東晉謝安命謝石(大元帥)、謝玄(二元帥)、謝琰(三元帥)統領八萬北府兵。於淝水之戰,智勝前秦苻堅百萬大軍,以保晉室江山...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如果不熟悉謝王公,下方附有歷史典故解說。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虎牢關三英(劉備、關公、張飛)戰呂布,逼呂布(騎赤兔馬者)節節敗退,提高劉備的知名度...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認真在壁堵間看雕塑著歷史故事的交趾陶,生動演繹著忠孝節義的意涵,傳揚萬世。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廣應廟歷史要追溯到清朝乾隆52年,是林園鄉親的信仰中心。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廟埕有康樂台,平時做為酬神表演的場地。韓前市長競選時與布袋戲大師演出的地方。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王公里與王公廟同名的王公國小。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王公國小大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王公國小以金屬瓦屋頂、清水磚、金屬網狀欄杆、洗石子、雙邊走廊等工法,強調在傳統建築重要性,避免磁磚的粉飾,以塑造鄉土風格。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王公國小為典型的社區型學校,與王公廟形成社區的生活圈。學校傳統合院建築及農、漁生活是孩子成長中可貴的學習環境。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國小與王公國相遠不遠。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有百年校史的林園國小顯得沈穩自得。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忠孝西路上有家阿水師爆漿牛舌餅。沒有招牌的小店從民國74年創立,深植許多從小吃到大的林園人,對牛舌餅的童年回憶。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小店主打「平凡中的美味」,漢堡肉搭配鬆軟的麵包,菠蘿麵包也很好吃。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更出名是「爆漿牛舌餅」,林園人說熱賣三十多年,是在地下午茶的人氣小點心。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剛出爐的牛舌餅外觀是厚實乾平的外表。現場沒吃完,回家烤箱一烤還是會爆漿,是林園隱藏版的甜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現烤的牛舌吃進嘴要小心,熱爆糖漿傾流而出,味道香濃,不枉「爆漿牛舌餅」誘人封號。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吃完牛舌餅不遠有家台灣少見的鴨母王廟。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鴨母王廟初建於1940年,經多次改建始有現貌,比內門區一九九八年才建廟的「鴨母王祠」還早百年歷史之久遠。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建廟起源是鴨母王倒台後靈魂回到曾經養鴨的林園,託夢一戶人家被建廟供奉。沒想到古早的抗清英雄鴨母王,竟然與林園有這段趣味的奇緣!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據說鴨母王經常趕鴨到林園放養,發現林園是魚米之鄉,聲勢驚人的趕鴨技術讓官兵吃驚,只好放任他在現在「鴨母王廟」一帶放鴨。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鴨母王發現林園民風樸實安居樂業,於是離開林園,回到內門山區「鴨母寮」發動起義。後因兵力不足,不到二個月遭到支援的清軍消滅,直到雍正元年才恢復寧靜。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鴨母王雖為趕鴨英雄,被捕時面對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仍昂然自立,後被解送燕京。康熙六十一年遭凌遲處死。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往鳳林路三段,清水巖附近的潭頭村,昔日有「潭頭駛牛車」,代表農業興盛之意。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過潭頭、潭平路,在九彎十八拐後騎入金潭巷,在只能容納汽車寬度的小巷子內,終於看到金潭國小大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1997年成立的金潭國小少棒隊,在2011年勇奪世界少棒錦標賽亞太區冠軍,前往威廉波特挑戰世界少棒冠軍。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可惜2011年第65屆世界少棒錦標賽先敗給不看好的墨西哥,雖力圖振作,仍不敵加拿大,無緣進入四強賽。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現役職棒選手並沒有金潭國小少棒隊成員。曾經為國爭光的小選手在贏得六局勝利前,先學會怎麼輸,才不會錯過擊球時最重要的好球數。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前往清水巖方向,路旁先鋒營區是海陸九九旅駐地。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先鋒營區門口,典型海陸營門,門禁管制嚴格。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台灣有好幾個「清水巖」,有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最南部是林園清水巖。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從鳳林路到清水巖,筆直的清水岩路改建人車分離寬大道路。夜晚在明亮路燈映照下,騎走,跑步兩相宜。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清水寺前有座榕樹休憩公園。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公園旁也有2.0單車,應該是高雄最南方的站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休憩公園原為國軍500障礙訓練場,精實案後林園鄉親向國防部爭取成為公園。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很多海陸役男都在此留下訓練汗水,連非海陸的我上林園靶場前都在此跑過…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清水巖清水寺,在地林園人稱「巖仔」主神為三寶佛、觀音菩薩、清水祖師。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清水寺創立於明永曆廿年(西元1666年)歷史悠久、香火鼎盛,觀音佛祖顯靈救世之事蹟更是令人稱奇。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清水寺登高展望絕佳,可遠眺孤懸外海的小琉球。遠眺石化工業區,可清楚數出有多少煙囪?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看見醒目招牌,很多遊客及99旅官兵都吃過,清水巖旁著名珍珍茶葉蛋。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珍珍茶葉蛋看似不起眼,卻是遠近馳名,堅守崗位的阿秀姨每天早上七點多就用獨家配方的茶包熬煮,而且堅持用傳統燒材火的爐灶,不用瓦斯爐。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阿秀姨不是一開始就在此賣茶葉蛋,「珍珍」這名子也大有玄機。原主在此賣了三十年茶葉蛋,後因年紀漸長,才交給阿秀姨繼續經營。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珍珍茶葉蛋」是去屏東枋寮的「九天宮」請神明賜名?當神明寫下「珍珍」這兩個字,說當店名生意一定會很好,果然一賣到今 !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茶葉蛋經過大鍋熬煮後,茶包的香味深入蛋中越好吃。努力作生意的阿秀姨曾經一天賣掉三大鍋的茶葉蛋。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茶葉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熬煮,味道才會進去,但珍珍茶葉蛋很入味,蛋黃搭茶香讓口齒中留下淡淡的香味!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很多登山遊客或拜拜的香客,昔日99旅的阿兵哥放假,都會買幾顆茶葉蛋吃,讓小生意維持很穩定!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拾級而上,走走巖仔後山石灰岩地道山洞。以前在洞口有攤販賣飲料或鐵罐改裝的蠟燭照明燈,讓遊客穿梭在神秘感十足的地道中。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清水巖風景區由珊瑚礁石灰岩所構成,日治時期是高雄州八景之一,目前風景區內有多達二十多處景點所組成。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日治時代隧道是日軍徵召林園區民一斧一鋤,逐步開鑿而成。其中龍蟠洞是保存較好的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主隧道由鳳山水庫經清水岩,到中門里鳳鼻頭,支隧道盤根錯節,進入時應照明裝備齊全。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略走一小段,發現碉堡及射口,日軍計畫在此抵擋美軍從林園登陸,最後的決戰場。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原始的日軍戰備坑道更窄小,還有許多四通八達來不及完成的支隧道。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隧道上方是硓咕石的岩洞,濕氣很重,將來會生成石灰岩地形。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日軍總共在挖了長達六公里長的戰備坑道。和平是可貴的,若發生像美軍在沖繩島戰役的悲劇,死傷最重會是林園鄉親。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岩洞出口是水濂洞,有孫悟空和觀世音的造景水塘,還養著烏龜。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沿著清水岩路騎,來到石頭公。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龍潭路旁是果園與墳墓,林園人的祖先及傳奇人物林半仙就葬在此。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台17線騎走,在豪宅後方是「鳳鼻頭遺址(中坑門遺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遺址位在大安2號公園附近,意外發現豪宅旁是人類文明遺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鳳鼻頭遺址於中門里鳳凰山未端,出土遺物豐富,是台灣西南部地區最重要的遺址之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鳳鼻頭文化遺址含三個文化層,有「大坌坑文化層」、「牛稠子文化鳳鼻頭類型」與「鳳鼻頭文化」。面積達9.7公頃,至今約有3500~2000年的歷史。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二戰末期服役於林園日軍部隊的坪井清足在現今遺址內挖掘戰壕時,發現部分文化層,戰後展開研究並發表研究報告。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正好豪宅附近是一大片果園,地主知道土地在遺址範圍內,沒有任意深挖,破壞地下古物。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有條小路蜿蜒而上果園,果園階梯有四散的古陶片,可參觀切勿帶走人類文化遺產。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到台17線,路旁紅磚古牆,過去是小港區,在此折返。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為石斑魚養殖重鎮,養殖面積廣大,每年外銷大陸及日韓等地。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養殖業者為抽取海水養魚,都會自行隨意佈設管線,中門及港埔路一帶有錯綜複雜的海水取用管。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海水取用管直通特殊養殖戶,飼養少見珍貴蝦品-豐年蝦。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港埔黃家祖厝位於港嘴港西岸,為燕尾式屋脊的傳統三合院建築,為全台第二大的古厝。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開基祖於乾隆二年(西元1737年)隨母渡台。「江夏」堂二旁是牆面磚雕。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另二邊是牆面泥雕,可能是家族的徽號。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將屋頂兩端往上起翹,代表神聖不可侵犯的意義,代表這戶擔任官員或中科舉。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黃家祖厝見證港埔里的歷史發展,為林園地方發展史研究的重要場所之一。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建築群的空間布局上,在中軸線有五進大厝,左右護龍與第一進正身圍合出一長條形大埕。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牆體構造就地取材(硓咕石),頗具地方特色。周邊建築仍保有原聚落空間型態。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人字型及丁字型地磚,代表「人丁興旺」的意思,是大戶人家才會有的建築風格。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港埔溪旁是港埔人口中的「棧間」安記棧。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安記棧建於1902年,興建者為黃遜(清末秀才)為港埔江夏黃家子弟,經營貿易買賣,行號為「安記」,為二層樓建築。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人說「椰樹過溝仔(頂厝)、紫雲三公黃、港仔埔江夏萬戶黃」,描述黃氏家族興盛,且多人曾擔任縣議員、鄉長等要職,而江夏派、紫雲公派兩座黃家古厝,更是知名景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看完古厝要品嚐在地「阿祥螃蟹海鮮粥」。位於港埔三路這棟感覺未完工的紅磚透天厝裡!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用餐環境不大,假日經常滿位,刻意避開用餐時間抵達…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牆上貼著名美食節目到訪時合照與簽名。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每種海鮮粥的價位及食材,都有照片及價目,看清楚或問仔細再點就不會有爭議。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隱藏版邪惡海鮮粥,每天限量五碗,預訂要早!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邪惡海鮮粥足以讓十個人來吃,份量大當然價位也高。滿滿的蝦兵蟹將及生猛海鮮,還有四隻龍蝦,這是最高規格的海鮮大餐了。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小一號的規格是龍蝦套裝組,煮起來就是滿滿活力。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是海產重地,鮑魚與龍蝦都是港邊直送,新鮮沒問題,價位也能接受。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一個人來吃也有單人份的海鮮粥,陽春型海鮮粥價位不超過200元,整碗材料就像這樣…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三點蟹海鮮粥上桌了,組建後確實是整隻三點蟹下鍋的海鮮粥,老闆的人品絕對是大寫。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海鮮粥外表看起來很寧靜,吃的人內心是很澎湃的…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海鮮粥有三點蟹、蝦、花枝、蛤蜊、海螺及鮮蚵。簡單海鮮粥需要越複合的材料才好吃,湯頭裡滿滿的海鮮味。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邊吃三點蟹,想問老闆這樣的海鮮粥會賺錢嗎?老闆說家裡有船,每天出海捉海鮮,帶回店裡最新鮮。其實賺不賺錢不重要,反正好吃就對了…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吃飽騎往最後一個景點-林園海洋濕地公園。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在養殖業者推動社區彩繪後變的鮮活,港嘴里彩繪主題是海洋濕地公園特色。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現在騎走沿海各里,轉個彎,眼前出現令人會心一笑彩繪畫作。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濕地公園「水母湖」彩繪,強調拯救世界風格,令人驚豔。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港嘴里還有世界上離海最近的藍球場,球出界就會掉到海裡。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林園海洋濕地公園,是全台唯一擁有倒立水母的濕地公園,除了倒立水母,還有紅樹林、海茄苳等原生種植物,有詳盡的解說牌。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公園有草地與水池,風景非常悠美,在化工業掛帥的林園居然有這片臨海美景。希望遊客珍惜並避免破壞自然生態環境。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台灣少見的倒立水母,因與藻類共生,能與不同種的藻類行光合作用後,讓水母呈現多種顏色,有咖啡色、金黃色、墨綠色與藍色等等。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即將來臨的冬季是倒立水母數量最多的時候,來年五月前,記得來欣賞有療癒效果的水母!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公園設有觀賞棧道及觀賞亭台、自行車道,遊客休閒賞紅樹林好去處。兩旁廣植花木,結合優美景觀為林園增加獨特的觀光景點。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騎返早上出發的市境之南樹,這棵黃槿樹經風吹雨打又復種,看盡人情冷暖仍綻放綠葉,永遠堅持生命崗位。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來到高雄最南方的林園騎車,正因一年多來高雄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非典型」政治人物如何選上市長大位,又如何失去民心?在民主多元的台灣,有無限可能。補選市長上台後,我將暫別高雄,因為台灣還有很多值得一遊的地方,期待將來能夠「騎」見更好的高雄…
騎向市境之南-林園單車遊(高雄最終回)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2020-10-19 13:36 發佈
充分的把林園的景點跟美食展現出來,看到故鄉,也想起一些回憶。
圓仔冰真的好好吃,現在是年輕一代在賣了;久久回來一次林園都有些許的改變,
路拓寬了(清水岩路、仁愛路)、以前打網球的地方變成幸福公園了、土魠魚羹買了新房也換地點、捷運也更多確定消息,再加上辦公室在幸福公園那、也多了很多百貨(小北、寶佳等)、金玉堂也變大間....等;
只差在沒有聯外道路的方便,希望未來國道七號及捷運會快速地帶來更多優越林園的事。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