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看不盡的霄裡田
吃不完的霄裡米
斬不完的鷹哥竹

鶯歌的龍窯橋當集合點是個不錯的選項
沿著河濱就可以直接騎過來集合,稍遠的夥伴開車過來方便停車,即使坐火車過來鶯歌車站也在附近
我們的行程就從這裡開始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順著自行車道騎過這段河濱公園,雖然常常走這段,每次經過總還是會放慢速度好好欣賞沿途的悠閒
三月芽綠九月韮
夏月稻黃臘月松
隨著四季更替,每個季節都有屬於該有的獨特景色,沿路會經過許多重要設施
鳶山堰
這裡的水提供應給板新給水廠處理後供新北及桃園約200萬人使用,是個相當重要的水利設施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每年到了冬季,黃昏時這樣景色的鳶山堰就很容易見到,行程才剛開始,不宜逗留到黃昏,繼續前行
中庄調整池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這應該是本世紀北部最偉大的水利工程,每到颱風季節時石門水庫原水混濁會造成板新給水廠無水可用,中庄調整池就負起備援作用,如此才能確保緊急狀況下不致缺水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這條自行車道在這幾年做了許多改善,不但顧及生態保育而且做越多越美麗,每年夏天出現的獨角仙數量龐大,是很適合悠閒漫遊及親子共享的路線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連帶大溪河濱公園也跟著漂亮了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過了大溪橋後習慣在這個位置往回望,這是這地區唯一的高點
每當稻浪開始時在這裡可以盡收入眼底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從這裡開始完全進入田園風光,彎曲的田徑伴著路旁的農作,每回經過都有不同的感觸
唯一不變的就只有悠閒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爬上今天唯一的坡後正式進入故事旅程
首先,我們要探訪的是冬天人潮最多的落羽松巷
雖然十月以後才會開始變色,不過說真的,全部綠色也有另一種美,很美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順著石門大圳的水流我們來到孕育霄裡繁榮的霄裡大池
霄裡原本是凱達格蘭族的社名,這地區擁有地下湧泉,為確保水源不缺,清乾隆時期由漢人跟凱達格蘭族一同開鑿霄裡大池,把附近的湧泉集中並收集雨水保存,就因為這個池造就往後這地區的農作豐盛,才會有看不盡的霄裡田,吃不完的霄裡米,斬不完的鷹哥竹這樣的富饒200年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既然來到魚米之鄉肯定要來場田園風光饗宴的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在這樣的田園風景中騎乘是多麼的舒暢,我們就在田裡鑽來轉去,把滿滿的嫩綠吸收飽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霄裡有多處天然湧泉,目前已知出水量較大的有3個,湧泉上方都有植披,另外有3個出水量較小
但是還有幾個沒被詳實紀錄,我們在路邊就有看到水溝旁有搭蓋屋頂的一個小小的湧泉
這次我們造訪的是石母娘娘浣衣池,相傳250多年前霄裡地區有戶吳姓人家在尋找水源時發現這塊閃耀光芒的大石頭,感覺這光芒像母親的光輝就供奉為石母娘娘,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為保小孩平安不生病就來拜石母娘娘為義母,所以當地很多人都是石母娘娘的義子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這個湧泉的上方就有一棵大樹,樹蔭剛好遮住浣衣池,就算夏天來這裡洗菜洗衣服也不受陽光的影響
據說這裡的水質相當甘甜,許多人專程來這取水回家飲用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附近人家養的狗名叫粉圓,似乎對我們夥伴很有興趣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彎過小巷後接進市場旁,這裡有個龍岡地區的地標—國旗屋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這是張老旺先生開的店
張老先生是跟著國民政府一起來台灣的,父親從軍,小時候在滇緬地區長大,每當村里的士兵出門打仗時母親總會在村口掛上國旗,戰爭結束後外出的士兵照著國旗的方向就能回到家,所以在他心中認為國旗就是團員的象徵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到了龍崗後自發性的懸掛起國旗,更在國慶日時搭建升旗台慶祝,附近居民跟著效法,現在龍岡地區已經是全國國旗密度最高的地方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每年到雙十節前後,附近雲南公園的天空總是被國旗海遮住,非常的壯觀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因為這裡是滇緬地區的眷村,所以很自然地就發展出滇緬美食
全台灣最道地的米干就在這裡,今天我們有很多的選擇,所以不吃國旗屋
旁邊的雲南公園有個非常吸引大家目光的擺設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沒錯,就是轉輪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每個第一次來到這裡的人總是忍不住來轉一下的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蛤~~這裡有清真寺?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是的,而且這裡是最佳的補水地點
經過一整個早上的騎乘大家的水都已經不夠,這裡飲水機的水夠冰涼,足夠滿足大家
可惜每次來的時間都不對,附近有台活動餐車,每天下午3點後才會來賣肉圓
這個肉圓的口味是他爸爸傳給他的,並且特別交代不准更動配方
配方裡有些單價較高的中藥材,就算是藥材價格波動也不敢改
老闆說,曾經少放一樣配料就被客人投訴了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終於到了吃午餐的時間,我們選擇吃雲南小館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最推薦雲南小館的脆皮鍋貼,點了菜以後才開始擀皮,現包現做
外皮煎得酥脆,搭著特製配料真是絕配啊
米干是龍岡的特色,每家店的湯頭味道都不同,雖不能說雲南小館的最好卻也在水準之上了
乳扇這道甜點就很少在其他地方看到了,淋上煉乳吃起來的感覺香香甜甜的
搭著紫糯米粑粑一起吃,鮮少看到這樣的甜品組合
還有老闆特調的酸梅汁也是一絕,酸酸甜甜的味道值得試試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酒足飯飽後的下一站是馬祖新村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首先穿過設有自行車道的萬坪公園再來到這裡
這眷村有著桃園將軍村的名號,居民都來自馬祖所以稱為馬祖新村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當年是蔣夫人宋美齡要求撥款興建200多戶建成的
能住進這個村的軍階都很高所以才有將軍村的稱號,由此可知當年這個村的素質不一般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經過天災的摧殘後這個村已損壞大半,桃園市文化局接手整修後於2018年對外開放,同時也轉變為文創園區,更將活動中心改建為桃園光影電影館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六軍團在這有個大型操場稱為龍岡大操場
這場地十分寬敞,目前開放給民眾使用,附近若有大型活動(如潑水節)也都是在這裡舉辦
既然來到這裡當然得要順著繞一圈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然後…..悲劇發生了
我的後輪外胎爆裂,為了能讓旅程順利只好使出江湖絕招
這時才能真確感受到錢真的是萬能的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就這樣又讓我撐了20多公里到家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規劃中的行程還有賴家祖傳豆花.齋明寺跟御成路古道,無奈此時開始下大雨只好結束行程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齋明寺是大溪古蹟,此行未能走完實為可惜,寺內收藏許多珍貴文物,值得再次安排造訪
把單車騎進故事裡-看不盡繁華200年,滇緬美食之旅

道路有一定風險,前往路線需注意安全並自行擔負風險
2020-05-07 23:09 發佈

good trip!
阿美米干的雲南大薄片真的好吃! (自己試做也贏不了!)
米干當然是招牌!
下次可試試!
龍岡市場內與周邊 好吃的不少
騎車的話就比較受限制(有的無法停車)。
soziwow wrote:
...(恕刪)


這邊還有好幾家也都不錯
vinceotta wrote:
看不盡的霄裡田吃不完(恕刪)

++++++++++++++++++++++++
你好:

這篇很棒,少有雲南菜可以了解,如果可以一道一道解說會更讚。
每張照片與解說有個空間區格更好,圖文疊在一起,看起來吃力。
原來1000元還有補胎功能,長見識了。

每週期待看到新作,很快就會去您騎過的地方走走…

加分先
用力騎 wrote:
++++++++++(恕刪)


謝謝建議
文為主圖為輔,我的文不愛專程介紹照片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